[心情] 期待遇到同樣是被收養的男同志朋友(二)

作者: TenorKevin75 (Kai)   2016-03-27 18:10:45
我與阿公的關係
這篇文章主要是談我跟阿公之間的互動狀況,不同時期的互動狀況會有所變化,我試圖反
思我跟他之間關係中兩個主要的主題,分別是「被別人看得起」與「回報」,而即使是不
同時期的互動狀況都圍繞著這兩個主題。
「被別人看得起」
我的養父有思覺失調(精神分裂),我會在之後的文章深入談我與養父之間的關係,所以我
阿公當初收養我就帶著很大的期待,他期望著我能夠「代替」我養父的角色,因為我的養
父對阿公來說是個「背離親緣」「失敗」的兒子(因為我阿公不識字,不然我真的覺得他
該讀一下最近很暢銷《背離親緣》這本書),養父一來沒有跟我養母生子,二來也無法像
大多數同輩的人一樣有個不錯且穩定的工作。因為我養父無法達成阿公的期望,所以「光
宗耀祖」「傳宗接代」的責任都寄托在我的身上。阿公的想法是養父的狀況讓阿公被別人
看不起,所以希望透過我的努力讓別人看得起。雖然我成長在這樣的期待之下,但我並不
是一開始就努力透過課業的表現以求得阿公的歡心。從幼稚園到國小三年級我其實都在玩
,在功課方面也都只是應付了事,一直到小四時我遇到一位比較用心教育的老師她都會用
下班時間把我們這些「問題學生」特別留下來加強輔導功課,也因為她的用心我才開始努
力認真學習。
社會上的主流故事的敘事模式是「流浪少女讀哈佛」(改自中譯書《最貧窮的哈佛女孩》
) ,如果你生長在社會的底層你必須要靠自己爬起來,如果你爬不起來是你自己的問題,
也是你自己不夠努力才會留在底層的生活。這樣的說法其實忽略了人是活在社會之中,人
多少會受到社會的影響,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社會資源。當然我不是說生長在社會底層的
人完全無法有階級流動,而是活在底層社會的人所擁有的資源相對比較少一些。相關研究
詳細的討論可以參考最近出版的一本書《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還有
之前群學出版的《家庭優勢》。
而我阿公深受「流浪少女讀哈佛」主流敘事模式的影響,所以他很常對我說要讓別人看得
起我們家,而那必須透過我的努力。從小四開始我在校的課業成績開始好轉也常拿到班上
的第一名阿公會把我拿回家的獎狀貼在一樓客廳的牆上讓來我們家的親戚朋友看到。阿公
也會因為我考了幾分給我多少錢算是一種獎勵(天阿!千萬不要用這種方式教育小孩!
這會窄化小孩對學習的想像。)之後我考上縣內成績最高的高中,後來也就讀國立大學英
文系。這些累積的成果都符合了阿公的期望,很多親戚朋友鄰居都會跟阿公誇讚我很乖又
認真讀書真的沒有白白收養我了。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我在大學所英文系所接觸的學問與思
想是反思批判的,也因此我後來研究所選讀社會學相關的研究所。
下一篇文章會談「回報」這個主題。
作者: zxcv200298 (聽說傅大喜歡啪啪啪)   2016-03-27 18:26:00
首推,先卡位
作者: xavierak (ChangJohn)   2016-03-27 20:49:00
推好文
作者: etute (戀習曲)   2016-03-27 21:57:00
推好文、社會學和推薦的書
作者: dodolinman (血性漢子)   2016-03-27 22:14:00
很棒的文章 期待下一篇
作者: crediam1990 (A Cage Bird)   2016-03-27 22:16:00
看到一半突然覺得好像在修教育社會學XD 推推
作者: bridge850108 (座敷童子)   2016-03-27 23:03:00
期待
作者: greentee   2016-03-27 23:37:00
書單收起來
作者: danfisher (漁人之地平線)   2016-03-28 00:3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