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如何寫出一篇不一樣的分手文

作者: RayMinRay (Leon)   2015-04-07 16:08:31
[接續]
謝謝之前不厭其煩看完我文章並給予鼓勵的網友們,
看到那些回應和信件著實感到一股暖流。
這次發這篇文章其實也沉澱了一陣子,
比起上次的樂觀和看淡,
或許是受到最近事件的影響,
多出了幾分惆悵和困惑。
///
[對未來的路感到困惑]
那天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了一位對心理有研究的人,
對方沒有放照片,但因為也對他說的事情很有興趣,
就這樣你來我往的聊了起來,
連假當天的晚上對方跟我要了電話,
希望我可以把最近發生的事情詳細跟他說,
不疑有他的我,就這樣一五一十地跟他說了,
大概是因為相信他的專業能力和判斷力。
說完之後,對方沉默了一陣子,
告訴我,我應該不只是憂鬱症或焦慮症,
而是一種稱之「邊緣性人格障礙」的問題,
隨即傳了一些資料給我看。
看著那些診斷標準和對於該病症的敘述,
由於自己本身也是醫療相關背景的,多少容易產生病識感,
也到那天才發現,原來自己可能也是這樣的障礙的患者之一。
隔天下午,一個人坐在咖啡廳念書的時候,
對方突然跟我說,其實他覺得很害怕,
因為他其實對我已經產生情愫,可是害怕我也會這樣對他,
所以他沒辦法當朋友下去,我說好,那就刪好友吧。
對方還用了前陣子的社會新聞,
台大某高材生亂刀砍死前女友的例子來比喻我,
說我的狀態很可怕。
當下我還沒意會過來他指的是什麼,只覺得自己沒那麼糟,
後來我一個人走到湖邊看著遠方,突然間感到強烈的害怕。
連一個學過心理諮詢的人都覺得我很可怕,
難道我這個狀況就真的一輩子要依賴治療嗎?
是不是到我狀態沒調整好之前,我都不能再談感情甚至建立人際關係?
眾多的自我疑問交雜在一起,突然覺得心情很複雜很亂,
對方說的話、這陣子刻意避開我的朋友們、消失的前任,
那幾個晚上無法自拔的低潮和恐懼的畫面映上來,
對於未來可能要一輩子一個人,再也不敢愛的恐懼,
想到了這些念頭,突然就在湖邊背著人群落下眼淚。
老實說,連我自己都快要不知道如何看待自己,
難道以前對另一半的付出、相處、分開,
最後竟然都是因為我人格有缺損造成感情的陰影嗎?
///
[無話可說,只是因為千言萬語]
在上一次的諮詢前一個小時,
我在咖啡店翻著關於處理情緒和生活等的相關書籍,
在晤談之前不禁覺得心情舒暢,以至於不特別想講什麼。
其實每天都還是會點去看前任的所有資訊,
他的創作粉絲專頁、短詩寫作、和臉書上的公開訊息,
但也就僅止於看著、關心著,難過失落的情緒漸漸平靜了。
但那一天諮詢師卻覺得我步調太快,
認為我應該再度去正視前任的問題,
於是出了一項作業,把想對前任說的話寫下來。
我早就想過這件事好幾遍,
關於我如果在路上碰到他,我該怎麼反應,
如果是最後一次對話了,我該對他說些什麼?
但結論都是,在面對這些複雜的情緒之前,也只能選擇沉默,
所以直至今日,這項作業我都還是生不出什麼字。
///
[因為期待不了,還是完全絕望?]
這幾天面對一個新的可能的診斷名詞,
我不斷在想,該怎麼樣去看待這件事情?
是不是我能理所當然地把過去和現在的許多情緒推給疾病?
還是因為我這些障礙有可能對他人造成的傷害而自責?
有時候突然很絕望,覺得為什麼是發生在我身上,
那些童年的陰影,家裡發生的扭曲的愛和關懷,
哪一件事情是我們可以自己去選擇的,
而我又有多少把握可以控制自己成為想要的模樣?
好幾度很想跟身邊的人開口,但又打住了,
或許是因為太擔心給他人造成更多負擔了,
開始連抱怨和發洩的權力都失去了。
我還對任何關係抱有希望嗎?
還是就真的絕望到只能擁抱孤獨,
所以才去說服自己其實也沒有那麼糟。
///
[疲態]
總覺得恢復的過程,出現越來越多的自我要求,
而不知道路能走到哪裡,卻又出現更多的問題,
心,覺得有點累,一切都太過於複雜,
而離我想要走到的簡簡單單的那一天,
感覺還是好遠好遠。
只能用熬夜和工作的疲累去掩蓋自己的多慮,
用表面呈現的健康和樂觀去隱藏自己的低潮。
我還是不斷問著自己,我是什麼樣的人,
本來最該知道答案的人,此刻卻最是沉默。
作者: NeverEver (never?)   2015-04-07 16:13:00
祝福你能找回自己
作者: s84373 (Yen Chun)   2015-04-07 16:40:00
放寬心別想太多,做原本開心的那個自己吧。
作者: Perhaps (或許)   2015-04-07 17:28:00
順其自然就好,然後為自己所做的選擇負責。
作者: loveyouwei (小哲哥哥)   2015-04-07 17:52:00
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十有八九總之不要自虐不要自己猛鑽牛角尖. 身體跟心理的狀況比較容易快回覆
作者: wojciech (Bing)   2015-04-08 08:34:00
任意給出一個心理師需要衡鑑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會輕易給出的疾患名詞,我覺得並不是妥當的。別讓這名詞框架了自己。
作者: Joelephant (FreezingGold)   2015-04-10 09:43:00
這位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朋友有點沒有sense耶,基本上如果決定要提供諮商,就必須避免情感涉入過深。再給自己一些時間,不必太早下定論,最終能完整定義自身的,還是只有自己。心思細膩的人真的比較辛苦,但長遠來看,也是最有可能變得比其他人更加堅強的。給自己時間,ㄧ點ㄧ點地改變,有改變就是值得期待的。加油!
作者: s150w150 (akio)   2015-04-10 17:43:00
不覺得一通電話就可以判斷出複雜的人格,別聽他胡說八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