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 香港學生採訪樹黨、綠黨的年輕候選人

作者: quendigay (小蝦媽媽來掃地)   2014-11-28 22:19:06
香港學生採訪樹黨、綠黨的年輕候選人:他們堅持「站在雞蛋那邊」
文:何慧欣
(香港人,現留學台灣。
開設Facebook專頁「看見香港」,希望讓港台兩地看見彼此)
11月29日(六)台灣將舉行四年一度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九合一選舉
),屆時選民投票選出九項公職,包括市長、市議員、縣長、縣議員
、鄉鎮市長、鄉鎮市代表、村里長、直轄市原住民區長及區民代表。
選民根據戶籍地(直轄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省轄市/縣)進行投
票。這次選舉將選出一萬一千多個地方公職,是台灣地方自治史上規
模最大的一次選舉,而參選人數破紀錄接近二萬人。
台北市和新北市選民(非山地原住民)屆時有三張選票,分別選出市
長、市議員、里長。雖然說是全國地方選舉,但重點都放在台北市長
兩大候選人身上-國民黨的連勝文和無黨籍的柯文哲,市長選舉打破
以往傳統,由兩位「政治素人」(沒有公共行政經驗者)帶頭角逐。
政治素人如何管治官僚團隊服務市民,是一個大問號,但每天兩位打
公關輿論戰成為台北人的日常話題。藍綠意識形態是社會大氣氛,其
他小黨和無黨籍候選人在主流媒體的能見度着實有限,政見理念唯有
靠每天努力「掃街」和社交媒體宣傳。
這次訪問的兩位市議員候選人分別出選台北市和新北市,他們分別來
自樹黨和綠黨。兩黨都以公民參政、環境保育、土地正義為核心,黨
員大多來自各式各樣公民運動的參與者。兩人從草根運動出身,現在
改變路線以參選建立清新政治,在街頭上喊出對政治和地方發展的理
想。三月的太陽花運動,喚醒新一代公民意識,究竟這反映多少在選
戰上?自己國家自己救,學運創造一個契機。翻轉政治,首先要翻轉
社區。
最年輕市議員候選人 立志終結權貴世襲
林佳諭是台北市議員最年輕的參選人,一名二十來歲的瘦弱女生,是
今年八月才創立的樹黨黨主席。競選辦公室門口停放幾台插著宣傳旗
子的單車,這是經費緊繃和環保理念之故。其中有一輛奇怪的三輪單
車,車後有一個擴音器、一支竹竿和一塊踏板,助選志工騎着單車,
而她每天扶著竹竿站在後面叫咪拉票,單車競選讓路人和司機在十幾
秒的等交通燈時間認識她。
佳諭出選的中正萬華區是「鬧區」—旅遊熱點(西門町、中正紀念堂
、師大夜市)、傳統文化重鎮、政府機關所在地,相對於其他非市中
心的行政區,中正萬華在台北市的政治地位比較明顯。
她是弱勢家庭出身,除了為「無聲的樹木」和「無聲的人民」發聲,
她意志昂揚說要推翻世襲政治。她受不了亂七八糟的政治人物,「你
們香港要爭取真普選,而我們現在是假普選」,傳統選舉只分藍綠,
老百姓在不斷循環的兩黨派系鬥爭下犧牲。台灣要終止禮金選舉、建
立多元的政治觀點和力量、建立屬於每個台北人的政治。
在太陽花學運期間,她發現她不是一路孤單。以往孤單是因為她在學
修工程的關係,「那是不會碰到政治,理工科是很直率的學科,但思
考就會僵化」。台灣的聰明有錢人都是理工科出身,而不是修法律政
治,她懷疑這是威權時代國民黨的部署。畢竟小時候受過黨國教育,
後來發現很多唸過的東西都錯得離譜兼扭曲事實,她的懷疑讓人感受
到洗腦教育遺害之深。幾代人走出沉痛的黑暗獨裁陰霾,擺脫白色恐
怖的自我恐懼,新一代準備好建立新政治。
佳諭的宣傳行程沒有對外宣布,在社交媒體只能看到她總結每天跑過
的行程,原來是為了避開騷擾,「你們(香港人)叫他們五毛,我們
叫作黨工」,不對外公開宣傳路線是非不得已的下策,讓她的單車團
隊更能專心「掃街」。單車拉票是很常見的宣傳方法,既環保又奏效
(車上大聲公一直在播錄音),但一條馬路同時出現幾種車速相差甚
遠的交通工具(汽車、機車、單車),着實有點危險。由林媽媽騎機
車帶頭,幾輛單車後隨在馬路上拉票。我跟在團隊後面,在車水馬龍
的羅斯福路緩慢地騎著單車,旁邊的機車快速飆過。在一個追求發展
和效度的大城市,繁忙的馬路能包容像烏龜一樣慢慢移動的單車隊伍
,這是台北眾生相。
王鐘銘(右三,棕色背心)和競選志工在三芝一戶人家的土地插放競
選旗子。市政府過去計劃在這裡建風力發電站,居民因設址太近民居
和安全原因反對開發案,而鐘銘協助居民抗議,最後成功令立委轉向
,使政府撤下開發案。居民因此成為他的粉絲。(照片由作者提供)
在地扎根 農業復興 打造陽光政治
「哩厚,哇系王鐘銘,請多多支持,甘蝦。」王鐘銘和競選團隊配以
四十五度鞠躬,向每家小商戶和路過市民拜票。王鐘銘是新北市第一
選區(八里、淡水、三芝、石門)市議員候選人,而這是他的第三次
出選該區,上次分別是2010年市議員選舉和2012年立法委員選舉,都
是落選而回。
他所屬的綠黨雖然是台灣第五大黨,但選舉團隊缺乏經費做大型宣傳
,唯有努力逐家逐戶拜票,日程表從早上七點編到晚上九點,有時競
選團隊一天連跑三個區。上星期日團隊在三芝拉票,鐘銘向每家店鋪
和路過市民自我介紹,而競選團隊將文宣放進每個信箱。
三芝位於台灣北端,也是前總統李登輝家鄉。在捷運淡水站轉公車搭
三十分鐘就到,沿途看到北海岸,一路風光明媚。「三芝最有名是茭
白荀」,他希望三芝人能食三芝菜。三芝是農村再生和永續環境的模
範,小農經濟有大好前景,但發展遇到瓶頸:農業產銷管道仍有限,
而市區的居民也沒有管道投入生產過程。他希望透過社區經營促進全
民參與,建立生產和銷售互相支撐的在地農業。社區經營需要把農民
、居民、農會、市政府等縫合起來,而鐘銘希望是那根針。
王鐘銘是淡水人,一直投入當地的環境議題,例如要求核一廠除役、
反淡海新市鎮土地徵收、八里消除污染、推廣小農經濟、同志平權等
。新北市政府的硬體建設發展觀為市鎮帶來巨額投資,也帶來公害。
四年期間,不斷有受害居民向他「求救」,他從不同管道參與公共事
務,親力親為協助居民。里長及市議員應做的事,他也能透過動員和
抗爭為民服務,「當選市議員有權限能決議預算和訂定環境自治條例
,但有些可能是內部沒辦法動,(影響環評的力度)在體制內外其實
沒差」。出選市議員,主要是希望能獲得充裕和穩定的資源推行在地
發展,畢竟「有一餐、沒一餐」的社運生活難擴張社區服務版圖。
鐘銘的當選機會本來樂觀(該區是六選四),但沒有旗幟海、看板海
、文宣海和人海之下,大量潛在選民被同樣是強調環境保育的大黨年
輕參選人吸引過去。太陽花學運所刺激的年輕人和中間選票給民進黨
大量吸收,而對於社運或獨立候選人是得到益處是微乎其微。這不是
選民不認同他的環境政治主張,而是選民根本不知道這位2號候選人
的存在,錢決定選戰好大部份。四年積極的地區工作和像農夫的辛勤
性格是鐘銘的本錢,大家都很希望他能選上,讓黑暗的政治透入一線
陽光。
不是政治素人、也不是八十後的鐘銘坦言感覺到民間的無力,肯主動
瞭解環境及地方發展的市民很少,只有當初受土地徵收、居住環境受
污染的苦主找他才慢慢建立社區關係。對於未來公民力量,他認為新
世代的價值觀就是「沒有價值觀」,把不是價值的東西當作價值。「
政治素人是理念嗎?獨立候選人也是嗎?」
太陽花學運喚醒年輕人反抗意識,多了年輕選民和首投族出來投票大
多是為了抗衡國民黨,而典範轉移真的有出現嗎?還是傳統政黨暗自
操控,將藍綠意識形態重新包裝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行銷給市民?
「我喜歡某候選人是因為他的公關宣傳和講話,而他的政見是後話,
因為政客都是講一套、做一套。」他面對緩慢的政治進成和各方牽制
(社會、學術界、社區團體),道出失望感,也很難說服其他人身體
力行支持他的理念。但他貫徹相信每個人的力量能匯集成為在地勢力
,令有實權的立法委員轉向,消除一些社會不公義。
結語:打造新政治從離開佔領區開始
明年就是香港區議會選舉及新界村代表選舉,預期有很多八十後九十
後參選,而「本土優先」、「環境/土地正義」、「公民代理人」等
將成為泛民主派的新政綱和焦點訴求。同時,青年投票率預期上升,
以對抗建制派的鐵票倉庫。雨傘運動讓你我透徹了解一點:對於民主
發展,香港人還未凝聚出一個最為人普遍接受的長期抗爭路線。
與其長守金鐘旺角,當前最重要是走入社區、佔領人心。我們無法說
服反佔中支持人,那至少我們必須自我準備,建立新香港想像,擺脫
設限和框框,才有機會走出困局,這是你我必須認真去想的,不要再
逃避了。我們還有不到一年時間在體制外建立民主力量,遍地開花首
先需要播種,佔領區村民是否準備好離開帳篷接觸其他偏遠村落?
台灣從過往獨裁政治邁向現在民主轉型的最後一步,對於站在雞蛋那
邊的兩位市議會候選人而言,體制改革固然重要,而人心轉變是必不
可少。這需要翻轉市民以往對政治避之則吉和厭倦的心態、跳脫傳統
藍綠統獨意識形態、打造多元政治和建立在地公民力量。到時候高牆
面對的,是一面堅固的民主牆。
Photo Credit: 林佳諭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http://www.thenewslens.com/?p=96676
作者: honeyombd (glot+ombd=?)   2014-11-30 17:39:00
認真看完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