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lycess (ulycess)
2025-03-26 00:24:21※ 引述《bird09 (鳥九)》之銘言:
: 這個問題以前有看過討論
: 除了一些像佛塔,岳陽樓,這種建築物,中國古代似乎很少有高層的住宅、寺廟之類的
東
: 。對比的是同時期的歐洲、甚至日本、印度的城堡或教堂。
: 有看到一些說法是受限於天然木材的尺寸。不過我是好奇中國磚造技術也發達,怎麼沒
有
: 麼磚造的高樓?
中國建築物是以實用主義為主
但是西方建築物是為了要彰顯上帝偉大,所以要設計到內部單一巨大空間
底層的邏輯就不同了
https://i.imgur.com/lkT8GbQ.jpeg
這是中國古代傳統抬樑式建築
房間的大小主要是受到樑的長度決定
長度越長,房間大小就會越大
如果要讓內部空間變大,免不得柱子數量就會變多
不可能創造出單一巨大的空間
https://i.imgur.com/tPdq1j4.jpeg
中國有沒有想過要改良這個架構,讓房間可以更大?
很遺憾中國底層的觀念就不覺得要讓內部單一空間變大
反過來西方建築主要功能是在彰顯上帝偉大
所以單一巨大的空間就很有必要
一樣是木造天花板,這是西敏寺會依靠懸掛式結構產生單一巨大的空間
https://i.imgur.com/kROEUFi.jpeg
其次是中國古代沒有做水土保持
現在看清朝照片,整個都市都是一片荒蕪,沒有樹木生長
明朝時皇宮要修建宮殿,都要從雲貴深山老林砍伐木材運到北京
最後沒有磚造高樓部分
佛塔基本上是印度技術就不提了
中國古代建築物的承重是靠柱子支撐,並沒有承重牆概念
所以中國會說牆倒屋不倒
但是西方建築物為了彰顯上帝偉大,內部要創造單一巨大空間,不能架設柱子
只能靠牆壁作為承重材料
又因為牆壁作為承重牆,會受到向外推擠的應力作用
牆壁外圍還會使用支撐架防止牆壁向外傾倒
例如巴黎聖母院構造
https://i.imgur.com/Jb2A51X.jpeg
作者: maxsu (Paylow) 2025-03-26 07:54:00
大空間跟上帝的關係是?
作者:
bird09 (鳥九)
2025-03-26 07:56:00中式佛塔也不是印度技術吧,外觀開起來差不少
作者:
bird09 (鳥九)
2025-03-26 11:50:004
作者:
Segal (Dino)
2025-03-26 13:39:00西方那段有點倒果為因了,起先是羅馬有點出砂漿、混凝土技術,還有圓拱等希臘、伊特拉斯坎重技術傳統。有了客觀條件支持才能蓋出宏崇建築榮耀神(萬神>一神)。即便如此,早年圓拱還是常常崩掉,聖索菲亞那種等級的大型建物是無數羅馬人改良後的成果。之後雖然進入黑暗時代,但卡洛林復興使得羅馬式*在10世紀出現,進一步推動更大更騷的哥德式出現,把那些飛扶壁、肋架券玩得飛起,弄出超大空間。而中式則是在斗栱衍梁結構上一根筋點滿,全靠柱承重。拱承重技術多僅在石橋上使用,而且從唐代成形後就沒啥重大突破,到明代大抵還是那樣子。建築條件決定了高度上限。
中國到現在人口也是集中在都市,除非緯度夠低不然樹木沒有像在雨林一樣那麼茂密,水源問題解決後才能大規模種稻中國的地震不像台灣日本會那麼密集發生臺北盆地的地層是軟的,要是震央是在台北就連101是不是扛的住都很難說~~
作者:
saram (saram)
2025-03-26 14:40:00建築技術的發達與當地是否有好的(或適合)材料關係.因為要運石材是很昂貴的.遠來的材料便宜但是運費嚇人.假使台灣像義大利那樣蘊藏良好石材,我想本地人早就利用了.沒石材,只能燒磚來用.成本相當高.如南京城.
作者:
bird09 (鳥九)
2025-03-26 15:23:00除了西方以為,像是波斯,印度也都蠻多高大建物的。像是泰姬瑪哈陵7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