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英軺私記 節選

作者: Pellaeon (秋風孤劍李鴻章)   2023-12-26 18:40:42
〈國書未著名銜〉
這天(1)下午一點多,英國前任兵部尚書喀得威拉(2)帶著妻子來拜訪。晚上七點,威妥瑪
帶來外相德爾秘的訊息,說大清國書上沒有我的名字,按照規定不能一起覲見國主。國書
沒寫到我的名字,其實在北京我就聽說了(4)。當時正使已經拿著國書先出發了,所以來
不及更改。我認為本次雲南的案子(5)關係重大,這次出行如果我能輔佐郭嵩燾大人,妥
善處理消除爭端,我就滿意了,不必留下我的名字,之所以需要提到我的名字,是因為未
來三年要駐紮歐洲,才要特別提到。按照洋人的規定,只要公使沒覲見過國君就不能上任
,也不能與其他國家的官員、仕紳與公使交流。
現在英國人因為國書沒有我的名字,認為我不是正式副使,不願意按禮儀接待;不讓我覲
見國君,那我沒辦法上任,只能白領朝廷薪水而不做事,我怎麼能不感到慚愧?於是準備
奏摺,請求朝廷將我召回。郭嵩燾大使也以自己沒檢查國書粗心大意為由,準備寫奏摺請
求朝廷的懲處,同時也跟威妥瑪講了,請他再跟德爾秘溝通一下。十二月二十一日,馬格
里傳來威妥瑪的意思,這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叫我別這麼快上奏。到二十三日,仍然沒
有確定的消息。
(1)應為農曆12月18日
(2)按年份與發音應是1874卸任的Edward Cardwell, 1st Viscount Cardwell,兵部尚書
應指Secretary of State for War
(3)按年份與發音,應該是時任英國外相的Edward Henry Stanley, 15th Earl of Derby
,以德爾秘稱呼應該是誤認他爵位為名字。
(4)本來派出的副使人選是許鈐身,出發前總理事務衙門臨時改派許鈐身出使日本(最後
也沒成行),讓劉大人擔任副使,原因稍後詳述,總之可能因為這樣,國書已經寫好而上
面的名字是許鈐身而非劉錫鴻。
(5)指馬嘉理事件,是本次郭嵩燾與劉大人去英國謝罪的主因。
原文
是日未初,英國前任兵部尚書喀得威拉偕其婦來拜。戊正,威妥瑪來述德爾秘之意,謂國
書無鴻名銜,例不得進見其國主。查國書未及臣鴻,曾於都中聞人言之。時正使已奉書先
發,不可追挽。余意以滇案關係重大,此行能左右郭公,善為修好弭釁,私願即畢,不必
定著己名,為三年駐紮計,故遂置之.又洋例;凡駐紮公使未見國君不得蒞任視事,亦不
得與其國官紳及他國公使往來。今英人以國書無鴻名,為奉使無據,不欲以使禮接待,則
鴻固無由自效其職,徒耗朝廷俸薪矣,能勿自愧?爰備摺稿,自請撤回郭公亦以接受國書
時未及檢點,備摺自請議處,且以告諸威妥瑪,與德爾秘再商。二十一日,馬格里致威妥
瑪意,以事可轉圜,囑余勿遽發摺。至二十三日,仍無確耗。
〈英人知禮〉
十二月十八日,使團成員張斯枸跟僕從到市場採買,遇到英國本土醉漢,故意用手臂把他
的帽子打落。當地巡捕一起抓到那人,送到羅地美亞(1)審判(羅地美亞是鄉長的意思,英
國制度,地方的公共事務都仰賴鄉長來治理。)。美亞認為中國使者才剛到倫敦沒幾日,
當地人這麼快就敢任意妄為,量刑從重判刑兩個月監禁以示懲處,還要登上新聞報報,要
求大家一起保護大使及使團成員(英國只要有甚麼命令公告,都會在新聞報紙上刊登傳播)
。郭嵩燾正使寫信給外相德爾秘,請他們當作喝醉開玩笑寬恕那人(各國大使如果有事請
求地方官,都需要請外部總理大臣轉告,不能直接命令,也不能派屬下去吩咐,是西洋的
規矩。),仍然沒有將其釋放。前些日子,在北紹爾(2)船上,有同船洋人罵我僕人,船長
看到,到亞丁(3)就把那個洋人驅逐下船,經過我幫他說情才作罷。我以前一直以為英國
是個偏僻的海島,只知道逞強,毫無尊敬禮讓之道。現在看他們全國從上到下,都是講禮
的,竟然可以做到這種地步。
(1) Lord Mayor of London
(2) 不確定何處,還請指點。
(3) 應為亞丁灣。
原文
十八日,隨員張斯枸之跟役入市采買,路遇本土醉人,以肱戲擊其顛,落帽。巡捕共擒是
人,送羅地美亞審辦(羅地美亞者,鄉長也。英製地方公事皆鄉長治之)。美亞以中國使
者憩駕甫數日,土人遽敢妄為,從重羈管兩月示懲,並刊布新聞紙,令眾力同護使署隨從
人等(英國凡有號令,皆以新聞紙傳之)。郭正使致書德爾秘,請以其醉戲寬之(凡各國
使臣於地方官有所請,皆須函會外部總理大臣轉飭,不得逕行其下,亦不得遣屬宮為其下
言之,西洋通例也),仍未得釋。又前在北紹爾舟中,有附載洋客訶詈余僕,掌船者見之
,到亞丁遽逐洋客於岸,亦經余為之討免,乃罷。向疑英人僻處海島,惟知逞強,無敬讓
之道.乃上下同心。以禮自處,顧全國事如此。
這次選這兩篇 算是交代一下這次出使的前情
雖然劉錫鴻一開始確實是由郭嵩燾提拔的
但一開始就有人跟郭說劉這人脾氣硬 不懂人情世故
後來在同治十三年 郭跟劉就因為洋務開始筆戰
劉大人堅決反對洋務與任何西洋器物、制度
可惜洋務運動支持者有李鴻章、奕昕、世鐸等大咖
最後朝廷才勉強開始執行洋務運動
由此可知 總理衙門臨時換副使
絕對不是因為他的學經歷有多適合
恰恰相反 是看中他堅定守舊的立場
才派他出來牽制郭嵩燾 免得洋派的郭"勾通洋人"
據郭嵩燾說 劉大人出發 除了奏摺(要來彈劾郭)之外啥都沒帶
甚至據說劉大人受任謝恩的當天晚上
就到郭嵩燾家把郭大人噴了一頓 "詞頗激憤"
但郭嵩燾這樣說也有錯
劉大人可是帶了滿滿的思想準備
準備要反擊一切"用夷變夏" 要當個大清忠臣來"用夏變夷"
知道這一節之後 就能知道劉大人為什麼這麼傲嬌
每次都感覺真香 但最後還是要回到聖人之道
因為他沒辦法打從內心的接受西洋觀念、事務、制度、器物
正如他所說 他本來以為英國是偏僻蠻的小島 島上都野蠻人
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 又不太願意直接承認
所以英國人知禮、文明的表現 其實就是四書五經上講的美德
英國人的選舉制度 "與漢之三老、明之里老"略同
英國的東西好歸好 但總之不適用我們大清
大清有大清的玩法
到後來可以發現劉大人一再強調大英與大清
在文字、制度、器物、人民、文法甚至時間上都不同
好歸好 但就跟咱們大清不一樣 所以不適用
我們有自己的玩法
也算是一種超級強烈的傲嬌與防衛心態吧XD
作者: rehtra (武英殿大學士爾雅)   2023-12-26 21:52:00
第一段第三行,正史?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3-12-26 23:13:00
推一個
作者: winered (愛到牲畜無怨尤)   2023-12-27 02:22:00
跟現在的某強國好像
作者: eudamonia4u (賊寇)   2023-12-27 07:41:00
北紹爾可能是North Shore(北岸)的音譯吧?
作者: Zacoe (十塊)   2023-12-27 09:06:00
強國已經自欺欺人到新的境界了,不一樣
作者: foolishgod   2023-12-27 09:48:00
他對英國統治特色是有理解的,跟大清消極治理完全相反才說英之政治,無一不殫力講求..常有不必用而用
作者: chichung (胸肌腹肌三角肌)   2023-12-27 11:57:00
以前的歷史也是把八國聯軍寫的像侵略一樣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滿狗屁的)   2023-12-27 20:31:00
作者: Segal (Dino)   2023-12-27 23:11:00
這"劉姥姥真香記"堪比深夜食堂 另外"英製地方"繁簡轉換問題維基文庫等電子文檔有許多已是簡中轉寫過的,悲夫哀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