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萬曆野獲編 皇帝召見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7-12-03 12:12:40
《列朝·召對》
孝宗關心政事、優待大臣,常常召見對話,有如古代一天接見三次,
這是本朝極盛時期才有的對待。
之前的憲宗天生稍微口吃,因此極少召見大臣,
但有次召見內閣輔臣萬安、劉吉、劉珝,
談到時政,結果三個都回答不出來,只能磕頭喊萬歲,
因此被譏笑是「萬歲宰相」。
(這三個又被叫「紙糊三閣老」,表示是擺著好看而已。
不過其實是因大權都控制在太監汪直手上。)
不過維基百科上是寫:
明憲宗在位二十三年,長期不召見大臣,處決政事均經內宦。
成化七年冬,彭時、商輅等人,藉口彗星久現,以天變示警為由力請皇帝朝見,
憲宗只好接見閣臣。
但事先司禮太監說:皇上好久不見群臣,第一次接見可能會有些不自然,
所以時間就別拖太長。果然,當天還說不到幾句話,萬安藉機叩頭高呼萬歲,
於是憲宗便宣布退朝;弄得彭時、商輅只好跟著叩頭請退。
宦官們就開始奚落大臣們,說:你們不是常說皇上不接見群臣,好了,皇上接見了,
你們卻只知道高呼萬歲了 (「若輩嘗言不召見。及見,止知呼萬歲耳」)。
一時之間傳為笑談,人們說這個內閣成員(萬安、彭時、商輅)為「萬歲閣老」、
「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從此,憲宗再也不曾見大臣。
今上 (萬曆皇帝) 也很久沒召見,
自從萬曆十八年 (1590) 元旦召見申時行、許國、王錫爵、王家屏後,
過了二十五年的萬曆四十三年 (1615) 四月,才因張差闖進太子宮的事件 (梃擊案),
再召見方從哲、吳道南兩個輔臣進宮內討論,
但方只能磕頭答是、其他的都講不出來,吳則閉口不出聲,
皇帝開始不爽時,在後面的御史劉光復突然越級發言又講個不停、不聽制止,
皇帝大怒、惡聲命人抓下劉,眾太監立即羣湧而上圍毆他,
事情發生得很突然,吳嚇到癱倒在地、甚至失禁,
皇帝離開後,才被幾個雜役攙扶出去,整個人像具人偶一樣,幾天後視覺聽覺才恢復,
正如東晉時王導所說「天子的威嚴就在面前,嚇得溫嶠呆到想謝罪都辦不到」一樣;
(語出《世說新語 捷悟篇》)
吳在金榜題名之後,都沒親眼見過皇帝,
結果當到輔臣了,竟然慌張失措到這種地步,
比起憲宗時的萬安等人,又更不如了。
作者: NIKADO (就是火氣大)   2017-12-03 14:50:00
答不出來不一定不知道吧.長官太爛也寧可當白痴好一邊嫌人不答.又對真的有實答的人"以禮"相待也難怪都沒有人想答.乾脆尸位素餐
作者: MotoDawn (折)   2017-12-03 16:47:00
商跟彭算是被萬安拉下水的
作者: k800i (K800i)   2017-12-03 17:02:00
萬安是首輔,另兩個大學士是被坑了。紙糊三閣老指的是萬安跟成化朝的劉吉、劉珝這倆內閣大學士。成化朝號稱妖風肆虐推薦一部網路小說「大明官」。
作者: ckshchen (尖酸苛博文)   2017-12-03 17:53:00
蔣萬安????
作者: zwx (王子麵)   2017-12-03 19:40:00
比起清朝的皇帝,明朝的這群朱氏子孫真是教人搖頭...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7-12-03 21:25:00
明憲宗這個有點爭議,他還有收回河套,內政也不錯可能是因為他重用宦官,史官不喜歡他
作者: ibise (清了清喉嚨 他繼續唱著)   2017-12-03 22:36:00
就像甯武子, 邦有道則智, 邦無道則愚
作者: tenshoufly (tenshou)   2017-12-04 01:07:00
明憲宗不算差,宦官太過分也是會被出處理最認真就是孝宗可惜命短,可能過勞功德太圓滿
作者: saviora (颶風之翼)   2017-12-04 02:11:00
憲宗史書評價還蠻好的啊 就只有萬貴妃和西廠這兩點被說嘴
作者: diablo81321 (流月城七殺提督)   2017-12-08 10:51:00
劉吉不就是垂不爛的棉花嗎?後來被孝宗直接說重話趕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