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清稗類鈔 戲曲名伶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6-09-26 21:20:32
「伶人畜徒」
北京的伶人,都買入七八歲窮人家小孩來當弟子,教他歌舞,最貴的也才十貫錢,
契約寫好後畫一道黑線,稱「一道河」,十年之內生死存亡,父母都不能過問。
同治、光緒年間,北京劇團都養十幾個小孩,
都是從外地買來,以蘇州、杭州、安徽、湖北最多,
挑五官端正的,要他學說話、眼神、步法,每人學兩三齣戲、都必須練到精;
臉長得俊美、皮膚潔白的,則另學別的,且每天早上用淡肉汁洗臉、喝蛋白湯,
吃的菜餚都極精美,晚上則全身敷藥、只留手腳,叫「洩火毒」,
三、四個月之後,美妙有如少女,回眸一看、百媚橫生;
只是外貌好壞、聲音粗細各有不同,都將相近的分組互相學習。
也有的是八、九歲時先學老生喊開嗓子:每天黎明時到空曠處、或森林邊、
水邊隨意發聲,練到能從丹田直衝喉嚨,有如道士練吐納一樣,
久了之後,越喊越大聲,到時上場就能讓滿場觀眾都聽見;
聲音細的就學旦角、小生,外貌難看的就學淨角、身瘦嗓音不高的學花旦,
因戲曲界最重視老生,之後是旦角、花旦、小生。
小孩學唱戲稱為「作科」,雞啼起床喊開嗓子後回房間唸劇本稱為「唸詞」,
晚上床舖都故意弄濕、容易起疹子而癢到無法睡,讓人繼續記劇本,稱為「背詞」,
剛學成曲調配合樂師演奏稱為「上絃」,關起門教導演練、師兄弟互相學習、不准人
偷看、一笑一動都要按規定來,一有錯誤就立即被鞭打,稱為「排身段」,
三月登台稱為「打礮」,學滿三年畢業稱「出師」,演唱為生稱為「作藝」。
這些都是科班必經之路,受到的苦難甚至比讀書人還多,十個裏可能不到一半可成功,
其他人背了滿肚子的戲曲台詞卻毫無用處,只好甘願做配角演小兵,稱為「擋下把」,
不然就幫人打雜稱為「潤場」:整理後場稱為「看衣箱」,照顧前場稱為「拉前場」;
伶人淪落到此,一生前途都完了。
作者: zoonead (...)   2016-09-26 21:46:00
打ㄉㄚˇ 礮ㄆㄠˋ
作者: Dissipate (雲消霧散)   2016-09-26 23:20:00
也只有京劇重老生吧能成名的畢竟是少數……現在戲校招生也是靠免費吸引人去念很多人也可能覺得難出名 隨便學學混個文憑
作者: freely10469 (  ̄ (工)  ̄ )   2016-09-27 00:32:00
霸王別姬QAQ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27 00:48:00
我也想到霸王別姬霸王別姬裡十幾個小孩也就只紅了兩個
作者: taichungbear (taichungbear)   2016-09-27 03:59:00
想到霸王別姬+1...還有吃著糖葫蘆上吊的.....
作者: nsk (nsk)   2016-09-27 06:56:00
為何你不懂~我就是不懂~為何還是淚眼濛濛~
作者: Kukuxumusu (Kukuxumusu)   2016-09-27 14:28:00
肉湯洗臉 =_=?!!
作者: taichungbear (taichungbear)   2016-09-27 18:14:00
是因為富含膠原蛋白?
作者: ikki (鳳翼天翔)   2016-09-28 18:43:00
完全就是電影《霸王別姬》所演的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