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古代中國人對於死後的看法?

作者: bm061596 (我得了桌球病~)   2014-09-03 03:58:18
※ 引述《iamsheep (??)》之銘言:
: 現在華人主流觀念認為死後會輪迴會到陰間去審判
: 但是那是佛教的觀念
: 在佛教還沒傳入中國之前
: 中國人對死後是怎樣的觀念?
以先秦時期來說,有兩種觀念,一種是死後升天,一種是死後歸於地。
人死升天例子如甲骨文中有「貞咸賓於帝」之句,貞咸就是商湯。
商人認為他們的王死後應該儐配於天帝身旁。
周代銘文、《詩經》有記載周文王死後賓於天
《左傳》、《史記》中也有記載人死後登天的內容。
所以可知此時有人死魂魄升天的觀念。但在殷周時期只有君王、領袖有這資格,
一般老百姓沒有。
而人死後歸於地的觀念最早可能出現在《左傳》隱公元年,
鄭莊公將其母姜氏置於城穎,並立下:「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的誓言。
但此「黃泉」代表的涵義為何,是不是代表當時已有地下世界觀
其實眾說紛紜,未有定論。
至於到兩漢時期,人死後的歸處,可看馬王堆帛畫,
帛畫中其中間為人世,上層為天上世界,
下層則是地下世界,中間有墓主畫像,並且升向天界。
但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紀事木牘有出現「主贓君」一詞,
有學者認為可能就是泰山府君出現前的閻羅王,也就是認為人死後可能歸於地。
至於為何帛畫中是畫人死升天,木牘卻言人死入地?
《禮記‧郊特牲》提到:「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便知中國古代可能有人死後魂魄離散,一入天,一下地之說法。
而古人的冥界觀,從先秦到漢代,
冥界主權漸漸從天上轉移到地下
像《後漢書‧烏桓傳》就有魂歸泰山(岱山)的說法。
到魏晉時泰山治鬼的思想已經很普遍,
像《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中管輅就有提到死後希望能入泰山治鬼。
而像《列異傳》〈蔣濟亡兒〉、〈蔡支妻〉等都有提到泰山府君審案治鬼。
其實中國古代冥界觀內容太龐雜了,光兩漢就有人寫出一本博論了......
我也只略懂皮毛而已,供原po參考......
作者: Yenfu35 (廣平君)   2014-09-03 07:15:00
原來,冥土究竟是怎麼樣的,也有不同的說法與演變。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4-09-03 07:38:00
大至上古代不是人死後到地下,而是“水中”,黃泉和北冥,而後來的奈河橋差不多是類似概念。大概是水可以讓人沈下去,或者是渡河有遠離感的聯想吧
作者: ko007x (有情有義退隱江湖)   2014-09-03 21:56:00
中國人不拜神 但事鬼 而且沒有輪迴觀念鬼都是祖先 也不像現在大家一想到鬼就害怕 感覺會害人
作者: saram (saram)   2014-09-03 22:33:00
孔子說 非其鬼而祭之....不是你的先祖你不能拜他.當時鬼神是一體的. 跟 天/上帝 不同格位.有種儺的儀式, 好像是人扮去世的人出來遊行. 孔子當場立正致敬.近代中國人不提祖靈為鬼. 祭祖而不祭鬼, 除中元普渡.
作者: li7915566 (James)   2014-09-03 22:55:00
所以死後變成鬼,意識無限存在?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4-09-03 23:49:00
用軟體來形容,實際上只有一個,但他能在原始檔案格式化前,在神主牌墳頭或往生點留下不完整無法存檔的意識,有的只會Replay我講的就是三魂的觀念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   2014-09-04 09:23:00
三魂七魄民說法是 一魂在神主牌 一魂在墳裡 一魂去報到七魄則散歸天地三魂七魄民間說法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4-09-04 09:45:00
記錄於抱朴子,也算是列入道教理論了
作者: e9089   2014-09-05 13:20:00
明鬼
作者: supertako (麒)   2014-09-07 02:03:00
沒聽過七魄散歸天地這種說法 魄散了怎麼投胎?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4-09-07 13:27:00
魂才重要,魄是人體運作用的系統,類似印度脈輪,當你投胎拿到新的身體,就有新的七魄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