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魔途振劍錄 484

作者: D7Inglet (contextualist)   2018-08-02 03:34:47
第六十五章 登原 6 禁地何懼
  侍桐從北霆門歸來,便被殷遲瞧見了,於是有了夜林追逐、舊情重燃
之事。對殷遲而言,與風渺月的決鬥剩下一個月,亦即揚名立萬的大好良
機距此只得一個月,倘若早些獲知「迴空訣」的奧秘,不僅可助他八月報
仇,亦有望讓劍技在決鬥前有超乎意外的突破。雖說江璟曾略窺畫水劍殘
本,世間畢竟未曾有人能將高階畫水劍以迴空訣使動。所以,無論如何,
他必須去求侍桐,去令她心軟,讓自己伴在她身邊。
  若然戰勝了風渺月,他便可讓北霆門答允一件事,司倚真便能回到安
全的所在……他說不準司倚真遭到甚麼意外,是否被北霆門所關押,如果
他在一個月內探聽不到,然則要求北霆門負責將司倚真找到、令其安然現
身,也是一樣。
  殷遲要讓北霆門答允的事,便是:「讓我親眼看一看,貴派弟子范倚
真是否安然無恙!」
  康浩陵懷著司倚真所盜抄的北霆門賞罰錄,與黎紹之重聚。司倚真在
韓濁宜的荒原木屋中被北霆門人搜身,原本藏在身邊的諸般大逆不道物事
,幸而無一暴露,其中一件便是這份抄錄的名譜,其上載有司遠曦、韋岱
兒、康靚風的彌天恨仇。臘月之時,康浩陵、殷遲相偕奔赴無寧門,司倚
真私下將這抄本交給康浩陵,回到北霆門,又將其餘物事分別交給數人,
即為她預估之中的「有用之人」了。
  康浩陵記得真妹教他:「這名譜別讓黎紹之瞧,也千萬別提裡面逆徒
的名字,你就告訴你黎老兄,你已知道了好些舊事,問他:那兩名逆徒是
怎樣的人?詳細的謀逆作為是甚麼?跟你爹同門反目的故事又如何?」
  他想,名譜不能讓黎紹之瞧,乃因名譜為盜錄所得,有違北霆門規,
讓黎紹之知道了,平添黎紹之的尷尬。但怎又不能提逆徒的名字了?總之
「翻疑莊」師徒智計無倫,聽她的便是。
  黎紹之見到他的第一句話是:「我正要找你!」不等康浩陵反應,便
洪聲宣布:「我有一個很大的疑團,是你爹和他女人留給我的,咱們要辦
『旦夕篇』的大事,首先要查明你爹推測的對也不對。我這便起行,你在
西蜀等我消息。」
  康浩陵愕然,待得見到黎紹之呼呼轉身,大踏步離去,才理清了自己
的諸多疑問:「我爹娘留了甚麼疑團給你?怎地從未聽你說起?是寫在書
信裡麼?是給了你信物麼?他們推測了啥事,你倒是給我一句明白話啊!」
  最怪異的是:「這麼大一件事,你叫我在西蜀等消息?你這是人話麼
?」卻見黎紹之逕自入莊,他自己總不成再效法赤派那一套,隨著潛入,
只得匿在附近,等黎紹之出莊,連忙跟上。
  途程之中,黎紹之屢屢勸康浩陵回轉,勸得火氣上來,罵也罵不走,
亦曾試圖疾奔擺脫。但他乃是徒步,二人輕功皆非所長,康浩陵身懷「迴
空訣」,上了山道,比起黎紹之倒是更顯得履險如夷,不時超前,還得停
下來,回望黎老兄走的是哪條路。如此這般,二人一個驅趕、一個糾纏,
不明不白地一同進了大岐地界,卒之在這原上、這堪比帝王陵寢的地宮前
相會。黎紹之再趕不走「不怕死」的康浩陵了。
  黎紹之蹲在那兒,鼻中噴氣,貌似不願妥協,過一會兒,悶聲說:「
那些兵,哪個時候換更?」
  康浩陵一聽大喜,當即看了看天色,道:「再過二刻,這一班的守衛
便該放飯了。」黎紹之曉得他熟悉岐軍換更換哨的時刻,那樣問他,便是
要趁守衛略鬆懈時,離開這悶死人的草叢,前往真正能探求秘密之所在。
  想到此處,他心中大動,又乘著一陣風過,蹲了下去,問:「難道咱
們要去之處,十分接近岐王的地宮?」心中疑惑:「地宮興建之初,早已
遷走左近民家,將四野農地夷平,更掘地甚深,重行夯地,確保地宮所在
的土壤堅固,一路上也見著馳道上不停運送石材,只因原上並無大石材,
只是一堆堆的黃土。這附近能有甚麼不為人所知的地兒,藏有爹娘曾推測
的秘密?」
  他料想陵寢修建的步驟,僅憑當時世人的一般認識,十分粗淺,也不
知是兒時甚麼時候從義父那兒聽來的。實則此一岐王夫妻同陵異塚的浩大
工事,掘地深達四五丈,此際已從地底深處回填,以築造磚石墓室。他和
黎紹之登原之時,曾在工事四圍疾奔丈量,發現長闊幾乎各達四十里。而
陵寢前方筆直敞闊的神道,已然豎起一尊一尊精雕的人、馬、獸石像,石
人像均作文武官員朝服打扮--那是對於帝皇儀仗最明確的模擬。
  康浩陵身為李繼徽的義子,總知道一些儀仗規矩,再如何選擇堅信岐
王是恭奉大唐正朔,心底亦明:岐王這一陵寢,不折不扣,實是帝皇陵的
規模。
  黎紹之揚眉道:「甚麼接近?咱們要從這掘到一半的甬道進去。」說
著隨手向旗幟之下的竹棚一指。竹棚之內,隱隱傳出工匠吆喝之聲,聲音
極悶,顯然是地道回聲。
  康浩陵大吃一驚,幾乎沒坐倒在地,此事牽涉之大,已超乎他想像不
止千里。他張大了口,指著黎紹之,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黎紹之道:「是你逼我吐實的。怎麼,害怕了?」
  他見到康浩陵驚駭之狀,心裡想到甚麼,便問了出來,倒並無相激之
意。但聽在康浩陵耳中,卻刺耳得很,他立感不忿,啐道:「那是岐王千
秋之後的地宮!我總歸是岐王的義孫,如何能帶你進去瞎胡鬧?」
  黎紹之擺了擺手,動作大了些,康浩陵忙將他手臂抓了下來。只聽黎
紹之道:「你不敢進去,我一人獨闖便了。我不是岐國的人,北霆門人去
鬧南霄門把守的場子,天公地道。」
  康浩陵好氣又好笑,罵道:「去你的,北霆門人進我南霄門把守的場
子瞎鬧,我更加要監看著。」
  黎紹之道:「你爹說到此事的書函,我現在便給你看。你看了以後,
進不進去,悉隨尊便。」說著從懷中摸出一隻木匣,遞了給康浩陵。
  康浩陵喃喃道:「沒想到你這麼好耐心,現下才給我瞧。」接過木匣
打開來,裡頭共是四封信。二人從蜀道趕入關中,泥塵遍體,黎紹之那樣
的莽漢,絕無可能沿途洗澡洗衣,天時雖寒,一身玄袍氣味仍未免難聞。
這幾封珍貴的信件藏於木匣中,不致染上臭味,先人留下的陳年殘墨,竟
仍保有淡淡香氣,也多虧黎老兄一番細心。
  黎紹之道:「你先看第三封。那首怪歌,第一次讓你爹提到時,便在
那封信裡。」
  康浩陵剛剛展開信箋,黎紹之又急著說:「看不完也罷了,快還給我
。守衛一動,咱們便得動。」
  康浩陵白了他一眼。黎紹之將康靚風的密信存留近二十年,這幾封關
乎「旦夕篇」的,只怕他看了沒有五百次,也有三百次,自然不在意下。
但他一直不曾提起這幾封信,康浩陵直至此刻,方知黎紹之還存了爹爹其
他的遺筆,且是武學關係重大的遺筆。他小心翼翼地攤開信箋,每個字恨
不得讀上十遍八遍,黎紹之卻不瞭解他這份心情。
  黎紹之口中的「那首怪歌」,信箋一攤開,他便瞧見了!信箋正中,
爹龍飛鳳舞的字跡寫著「鳳兮鳳兮,翔乎迴兮,旦夕高舉,逐烏驅兔。」
上文是「途聞此四句,怪不可釋。豈非吾輩所疑者?弟夫婦苦思經日,似
有所獲,未敢即作。書與師兄參詳。」
  康浩陵驚喜又復駭然,這四句歌在他眼中最觸目者,自然是「鳳」、
「翔」、「旦」、「夕」四字。當日劉夫人向李繼徽提起少年時在武林中
聞得這首歌謠,二人也只對「鳳翔」二字略微留了些神,便即放過一邊。
可是在康浩陵與黎紹之眼中,意義絕不相同,那是說旦夕篇的秘密,必與
此地有關。
  這二人,是北霆南霄兩名最大的「武學叛徒」,可以說除他們之外,
當今武林有望解得這四句歌的,怕只有兩門的門主了。
  康浩陵亟願閉目思索,但關心至極,眼睛哪裡閉得上,反倒睜得更大
,三兩下便將康靚風的前三封信函讀完。頭二封信倒並未談及重大情事,
只說與愛妻隱姓埋名、遊歷關中,只疑關中有他們所要追索的真相,第三
封信才說起在鄉野父老的口中聽見這四句歌,而傳唱者卻與武林沒有一絲
半點的淵源。
  第三封信末尾說道,鳳翔府經李茂貞數十年經營,城內外早已開發淨
盡,在前朝時又是兵家重地,與朝廷的往來絡繹不絕,後更因劫持天子之
事,遭朱溫等軍多次踐踏,若有秘密,若保存完好,應在南霄門之內;而
鳳翔府北邊的高坡,頂部平坦,被本地人稱為「原」,居住著零星農人,
倘若秘密散落在這荒涼的地方,倒不易著手云云。
  康浩陵拾起第四封信,興奮之際,雙手微顫。以他眼下的修為,縱與
冷雲痴對敵,肢體亦絕無些毫顫抖,實是期待緊張過甚,信箋在晚風中不
停顫動。黎紹之低聲道:「看快些!那些守衛該吃飯了。」手指之處,果
見遠方一隊兵士向此處行進,定是更值的隊伍。
  康浩陵屏息凝神,攤平了信箋:
  「紹兄如晤:弟與內子潛入南霄門數次,察妘渟與眾弟子之行,料其
未得旦夕之秘。唯有一怪事:妘某獨處時,劍勢有我列霧刀殘意,而絕不
傳於弟子。豈其未得旦夕篇之明證?我夫婦即日轉往北原續訪也。但教旦
夕祖師不願絕學湮沒,必善藏某處。觀四句歌,旦夕之上,別有要旨乎?
鳳兮鳳兮,此其名乎?」
  康浩陵慢慢折好了信,心頭說不出地悵惘與激盪:「我爹娘一齊來過
南霄門。在我幼小的時候,他們潛入過我的師門。我娘親……她在私奔之
後,原來曾回到南霄門去,暗暗地瞧了幾眼兄長。」
  康靚風寫這些信給黎紹之,一則是通報安好,二則是參詳旦夕篇的下
落,而後者是最要緊的,因此他全未提及愛妻暗訪南霄門時的心情,他自
己深入敵門的心情更無可能提起。妘苓那樣的女中豪傑,恐怕甚至沒向夫
郎說起自己的百感交集,倆人一心只是察看妘渟是否懂得旦夕篇的武學。
然而康浩陵作為他們的兒子,知道妘苓曾以師門賜劍自刎、換得自己拜入
南霄門下,想像父母在南霄門中的潛行,以及娘親的心境,不得不為之盪
氣迴腸!
  黎紹之手一伸,將信函與木匣搶了回去,隨手塞入懷中。康浩陵提醒
:「收妥了!一會兒要是打起來--」
  黎紹之嘴一張,似乎要哈哈大笑,硬生生忍住了,輕聲道:「老黎打
架,要是連懷裡的物事也保不住,咱們還找旦夕篇管屁用?你放心,就是
跟你師父放對,這些信也丟不了。」
  康浩陵道:「信我看完了,卻沒見我爹說起秘密在甚麼地方。你拿得
準一定在這裡面?」
  二人眼望守衛換更,黎紹之道:「你跟我來,咱們一路走一路說。」
康浩陵微一猶疑,黎紹之又說:「我總算比你大了二十幾歲,聽過很多傳
聞,很多本門死囚的說話--」
  康浩陵心中「啊」的一聲大叫,陡然記起,早在自己被囚「旦夕樓」
之前不知多久,黎紹之已知曉那些神秘留字,為了解開康靚風未能尋獲的
秘密,十多年間,曾多次瞞著門主進入旦夕樓,聽取那些私通敵門、謀求
刀劍同修之死刑逆徒的臨終言語。拼拼湊湊,必有所得!
  黎紹之忠於師門,本來未敢興起半點當真追索「旦夕篇」原貌的念頭
,若非康浩陵一意孤行,一再挑戰,令他的好武之心不可抑制,只恐他一
輩子都將奉行冷雲痴之教,只能在午夜夢迴時,揣摩一下刀劍同途是怎麼
回事了。
  這兩人本來心中均只有師門忠義,各自絕不願逾越師門規訓,命運卻
終令他們追求武學的熱切壓過了愚忠!
  暮色漸合,晚霞最後的殘照,已照不亮莽莽蒼蒼的原上林野。
  兩人繫緊褲腳,紮了紮袍帶,同時長身而起,向那一列黯淡了的旗幟
悄聲奔去。
  這二人當真藝高人膽大,又勇武過人近乎魯莽,只因急切要覓尋武學
真相,竟不肯事先在外邊計議,也不顧慮自己並未身具絕世輕功,這便要
一路潛進蚊蠅難入的地宮深處,一面密談。自然,對這兩名「旦夕篇」的
高手而言,地宮內外的守衛絕對稱不上「蚊蠅難入」,然而又確然是荊棘
重重。他們各自有著決計不可在此間暴露的身份,要在莊嚴的陵寢工事內
私自搜索,所欲搜索的,又是離經叛道的武林機密。
  如此一來,即使守衛的武技不值得入他們之眼,即使他們旦夕篇刀劍
之技初成時,便曾大鬧千人軍營,這一夜,於他們而言,此座修建將畢的
神秘地宮,便如同蚊蠅難入、潑水不進一般森嚴了!
 
 
作者: O97 (097-最近有時無法打中文)   2018-08-08 23:01:00
何不易容成工人進去?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8-08-09 00:24:00
結果還是想吃的............
作者: ghed (ghed)   2018-08-09 11:39:00
秘密藏在陵墓裏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作者: laste (拉斯提)   2018-08-09 18:54:00
黎紹之跟小康康 怎麼有種日後要為武道殉節身死的flag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8-08-09 20:50:00
小康康應該不會那麼早 但是黎老大.......
作者: Jabez (MADAO)   2018-08-11 11:48:00
小康康雖不會太早,但感覺這便當是領定了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