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體檢才發現攝護腺癌轉移 醫:逾50歲必做2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3-08-24 18:48:18
排尿沒異常 體檢才發現攝護腺癌轉移 醫:逾50歲必做2件事
2023/08/24 中時 鄭郁蓁
一名70歲的男導遊,平日排尿沒有異常,身體也無恙,沒想到4年前第一次體檢卻被發現
PSA指數(血液攝護腺特異性抗原)異常高,進一步前往泌尿科就醫檢查,才確診,就已
經是轉移性攝護腺癌。國內醫師警告,台灣攝護腺癌惡性程度高,50歲以上男性應每半年
定期至泌尿科做PSA檢查與肛門指診,才能預防疾病惡化。
根據衛福部統計,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台灣逐年增加,已分別占男性癌症的第五
位及第六位,雖然早期發現的病友五年存活率接近百分之百,但若發生轉移,五年存活率
僅剩不到4成2,高死亡率堪稱是男人的無聲殺手。
收治病人的台北榮總泌尿部男性生殖科科主任黃逸修表示,該名導遊在接受去勢療法、新
一代荷爾蒙療法以及化療後,病情仍持續惡化,而基因檢測結果顯示有BRCA突變基因,經
安排單一PARP抑制劑治療,雖然初期出現輕微貧血狀況,但輸血後症狀即改善,治療半年
PSA指數下降。
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表示,多數男性顧及自尊心,寧願穿成人紙尿褲也不
願至泌尿科檢查,再加上國內衛教宣導不足、攝護腺癌篩檢不如其他癌症普及,導致台灣
男性攝護腺癌惡性程度較西方國家高。
歐宴泉進一步補充,攝護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以骨轉居多,約佔75%,其次是轉移至內
臟器官或淋巴腺者約佔15%,骨轉移合併內臟器轉移10%,門診觀察到有些病友都是先至
骨科或其他外科就醫,因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一旦轉移性攝護腺癌病友的格里森分數達
到8以上或是PSA指數>20 ng/ml,其疾病進程較為兇猛,未來發生惡化的機率也較高。
至於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歐宴泉表示。除年齡為60-80歲外,有攝護腺癌家族史、帶有
如BRCA突變基因者、服用男性激素或平時攝取較多高脂肪食物的男性,都是罹患攝護腺癌
的高危險群。
臨床就有75歲的退休男子,長年有排尿異常卻遲遲不肯就醫檢查,拖到最後,4年前才因
為骨頭疼痛難耐就醫,當時測量PSA指數已高達280ng/mL,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攝護腺癌且
已轉移至淋巴腺及骨頭3到4處。
歐宴泉強調,50歲以上男性應每半年定期至泌尿科進行血液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
與肛門指診,若是高度懷疑者,建議進行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切片,及早發現
及早治療是與攝護腺癌和平共存之道。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824003335-260418?chdtv
作者: marathons ( 豆娘 囊鼠 蜂鳥 )   2023-08-25 03:04:00
教母在多板被水桶,到處流竄洗文貼簽名檔宣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