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不出門就沒事?貓狗待在家依舊引發「蟲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0-04-11 00:17:22
不出門就沒事?貓狗待在家依舊引發「蟲蟲危機」獸醫師曝:都是因為「你」
記者劉珮芬 / 報導 截自pixabay、業者、獸醫師提供 / 攝影 | 2020-04-10
防疫當前,不少飼主選擇不出門或減少外出、甚至連帶狗狗出去散步的時間也縮短了。但
可別以為跳蚤壁蝨這類的外寄生蟲就不會找上門,毛孩就算少出門 ,在家依舊危機「蟲
蟲」!加上據2019年台灣寵物寄生蟲藥市場調查(益普索市場研究公司)發現,台灣有超
過7成的寵物主人沒有按時每月預防外寄生蟲,專業獸醫師強調,不定期的投藥可能導致
跳蚤存活並產下大量蚤卵,讓毛孩置於高風險環境當中。
楊動物醫院楊斯尹獸醫師表示,即使毛孩減少出門散步,但跳蚤、壁蝨等外寄生蟲還是有
機會透過牠們去美容、洗澡、住宿及去動物醫院等,接觸到環境中的跳蚤、壁蝨;加上飼
主仍可能因生活所需出門,這些害蟲也都有機會藉由人類的褲管及鞋底,悄悄地進入家門

跳蚤是狗狗及貓咪身上最常見的外寄生蟲,跳蚤一旦跳到毛孩身上、生了蚤卵,蚤卵就能
孵化成幼蟲、形成蚤蛹,躲藏在家中的地毯和睡床、隙縫等潮濕陰暗處,且跳蚤對抗外在
環境可長達半年到一年之久,耐力超強。周而復始的生活史,毛孩身上的跳蚤越來越多,
環境中也累積了驚人的數量,飼主在毛孩身上看到的成蚤,往往只是整個跳蚤族群的5%!
當跳蚤叮咬毛孩後,除了會造成皮膚病,使得牠們因搔癢而啃咬、破皮、變禿;嚴重的話
,跳蚤更可能傳染絛蟲,造成貓咪狗狗下痢、腹痛、貧血、營養不良及食慾不振。
另一大害蟲壁蝨,生長環境跟跳蚤相似,母壁蝨交配後從毛孩身上掉落,躲在陰暗處產卵
,一次可產下2,500~4,000顆卵,繁殖力相當驚人。壁蝨性喜藏匿於草叢,需要進食吸血
時,就爬到沿路經過的動物(包括狗貓或人類)身上,常見寄生的部位有耳翼、指縫、臉部
及背部。壁蝨不僅叮咬毛孩吸食血液,楊斯尹獸醫師說,被壁蝨叮咬,除了造成牠們皮膚
膿瘍、貧血,更可怕的是會傳播許多疾病而威脅毛孩和家人的健康。例如台灣常見的犬艾
利希氏體症、焦蟲症或萊姆病,感染後會導致狗狗發燒、貧血、肝腎衰竭甚至死亡,而萊
姆病更屬人畜共通傳染病,若無適當治療則會在人類和動物造成嚴重後遺症,不可不重視

對此,楊斯尹獸醫師給出4大建議,1.定期對毛孩進行防蟲投藥:不只高溫的夏天,台灣
四季溫暖潮溼,讓跳蚤壁蝨等外寄生蟲容易生存。毛孩預防外寄生蟲,最基本的作法就是
使用外用驅蟲藥、口服驅蟲藥、心絲蟲預防藥等。楊獸醫師進一步建議,每個月定期使用
,可以避免時間間隔太長而忘記投藥,導致毛孩防蟲保護力下降。楊楊斯尹進一步表示,
市售像是蚤不到等外用滴劑,使用方便、不需要餵食或特地帶到醫院注射投藥,只要飼主
不偷懶,輕鬆就能幫毛孩防蟲。
2. 減少去「高危險」環境:跳蚤和壁蝨都需要寄生在活體動物身上,毛孩即使少出門,
但飼主本身應減少前往老鼠出沒、街貓街狗多的場所,甚至是野生動物會出沒的郊外地區
;回到家時,也可清潔鞋底,避免帶回外寄生蟲或蟲卵。
3. 居家環境清乾淨:室內環境清潔消毒,楊斯尹表示吸塵器就是很好的幫手,因跳蚤、
壁蝨的習性及生態,室內環境包括家具、櫥櫃縫隙、地板、寵物用品睡墊/床及織用品。
另外,太陽露臉時,可將寵物睡床、棉被拿去曬太陽,也可防蟲和除霉。若毛孩有出門,
飼主也要檢查狗狗頭部、腹部、腳掌及耳朵等地方,是否有異。如果不幸發現跳蚤時,要
趕緊使用環境驅蟲藥,如水煙等,但提醒使用水煙時,人與毛孩都不能待在室內,使用後
家具用品也需再全部清潔一遍,避免中毒。
4. 防蟲這樣選:目前市面上的驅蟲藥,有外用滴劑或噴劑、口服藥及配戴型用品;楊斯
尹獸醫師表示,無論使用哪類產品,產品的使用方式是否正確到位,攸關產品的效力。依
據門診觀察,曾有狗狗飼主定期讓毛孩吃口服驅蟲藥,但身上還是有跳蚤,為此感到納悶
與困擾,後來,才觀察到原來狗狗都偷偷把口服藥吐掉,沒有真正吃進去,造成效果打折
。而外用滴劑因為多半由飼主親自點藥,較沒有疑慮。最後楊獸醫師提醒,若是第一次使
用外用驅蟲藥的飼主,使用完畢後,一定要觀察毛孩狀況,避免誤食造成消化道問題。
https://partners.ltn.com.tw/article/780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