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2016台北電影節】被忽略詮釋─B拷發燒友

作者: IJS (分清客套、禮貌與真誠)   2016-06-09 09:25:56
【2016台北電影節】被忽略的詮釋──B拷發燒友
http://goo.gl/J4Y6fU 橘貓‧夜空
本文中對劇情的介紹與對情節的描繪,可能會影響您觀影的樂趣
  在 2016 台北電影節放映的作品中,有一部紀錄片特別吸引人目光。泰國導演納瓦波
坦榮瓜塔納利的作品《B拷發燒友》,以盜版電影在泰國的輝煌過往為主題,這部紀錄片
訪問了那個年代的影迷,暢談那段在盜版溫床下孕育電影生命力的歲月。
  1990 年代,泰國還沒有專門播放藝術電影的戲院,雜誌上撰寫的國外電影評論,只
能讓影迷們從技術與理論去窺視這些作品,如果想要觀影,必須等待文化中心籌辦的影展
,沒有資源、沒有養分,文化沒辦法生根。在曼谷的假日市集裡,有一個人嗅到了這樣的
商機,他私下引進國外發行的錄影帶,並進行轉拷,在市集裡秘密發售。他姓范,發售的
錄影帶就叫「范氏錄影帶」。
  「范氏錄影帶」作工精細,不但每部錄影帶都會蓋上私人商標、影帶正面附上電影海
報、背後還會貼心撰寫電影評論,甚至有專人製作的泰文字幕。全不見盜版商品的粗製濫
造,一時成為電影影迷口耳相傳的地下天堂,影迷們想要看到王家衛、三池崇史、宮崎駿
,都要到這個地方來找。
  在《B拷發燒友》這部紀錄片裡,導演訪談了泰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從專業影評人到
電影導演,都曾經在「范氏錄影帶」的店鋪中尋找資源。「范氏錄影帶」的現象,被他們
評價為推動泰國藝術電影觀眾抬頭的文化暗潮,在表層找不到的世界,就讓它在裏層發光
發熱。
  評價「盜版」電影,《B拷發燒友》雖然刻意補足正反立場,但無疑持相對正面的態
度,從片中導演對「范氏錄影帶」的評價,顯現出創作者的熱情,比起放在電影的商業價
值,更在乎作品能否流傳廣泛。如果從「流傳」來看,范氏錄影帶(或所有盜版影片)確
實擔起了這份熱情的媒介,幫助其往各個角落發散。
  但是,《B拷發燒友》卻在討論正反立場的過程中,忽視了另一個對「版權」問題的
角度:誰能夠「詮釋」作品呈現的形象?不管是重新上字幕也好、選擇發行的影像版本也
好,討論這些盜版作品會不會帶給版權持有者經濟上的傷害之外,不該忽視了這些對作品
的詮釋與再造,背後可能造成的影響。
  一部經典的作品可能毀在不良的字幕底下、一個作者的名字,可能在錯誤的標示中被
誤讀。儘管影迷的「熱情」可以保護這些流傳品的品質,但之所以要談論著作權,背後不
正是希望釐清誰是這些作品在創作上與商業上的「持有者」嗎?《B拷發燒友》只討論後
者,卻忽略了前者,是避重就輕之路。
  當然,回到根源。在商業體系底下,持有版權的發行商也可能毀壞作者的意念,力道
與破壞性可能比盜版流傳高上不少,但如果我們討論的是「熱情」,那就不能不重新審視
自己看待這些作品的態度。正版也好、盜版也好,我們在乎這些電影嗎?這些電影的價值
,在高速流傳的自由世界中,究竟被張顯,或是被棄絕?看完《B拷發燒友》,或許我們
該多省思這些問題。
《B拷發燒友》http://goo.gl/Z1UWgj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