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判斷電腦該修或該換的標準?

作者: toploader   2015-11-12 22:01:22
通常會考慮這個問題是在電腦壞了,完全不能用,
電腦公司告訴你有哪幾個零件壞了的時候。
如果壞的是主機板,問題也許比較單純,可以直接換新腳位的主機板;
如果壞的是其他零件,要怎麼判斷是否順便換新腳位?
如果電腦平日使用原本就覺得很慢,做這個決定比較容易;
如果原本的電腦使用上沒有什麼問題,
是否換掉故障零件就好,繼續沿用舊腳位的主機板?
如果有在玩PC game,或是使用一些大型專業軟體,
可以看在硬體需求會升級的份上,決定換新電腦;
如果只是文書使用、上網、看影片?
除非要換作業系統,否則硬體需求似乎不太會增加,
如果能找到零件,是否繼續沿用舊腳位即可?
除了上述講的看故障的是什麼零件、原電腦效能與規格是否堪用,
以及常用軟體的硬體需求是否經常隨著改版不斷增加以外,
有一個考量點在於重要零件的壽命。
比方說電源供應器或主機板若使用超過五年,
即便壞的不是它們,也許可以考慮汰換;
若硬碟使用MHDD檢查顯示有超過500個磁區有老化現象,
也可以考慮汰換作為備品。
零件還可以用卻買新的,是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這要看使用者是不是一個「錢不是問題」的人,
或是這台電腦的不可取代性是不是很高。
有一種情況可能是:這台電腦平常使用大致上沒有什麼問題,
但偶爾會不太順暢,比方說找資料的時候同時開很多分頁,
或是臉書看新朋友的一長串照片,
這種偶爾會遇到的需求無法被很好地滿足,
要不要花錢升級呢?
如果升級或維修的「單次費用」會超過買新電腦,那麼一般而言當然是買新電腦。
但從累計的角度來看,
假設一台電腦主機在電源供應器、主機板、CPU、記憶體、顯示卡、硬碟這六項
總共花費一萬元,
那麼在主機板陣亡以前,
這台主機在這六項上總共值得花費多少維修與升級的費用?
假設我們能接受一次故障的維修預算上限為三千元,
我們不可能接受很多次的三千元,那麼停損點會在哪裡呢?
作者: toploader   2015-11-12 22:04:00
這個版的好處之一就是沒有特別的發文限制
作者: cwl751005 (緯)   2015-11-13 12:10:00
看不出這篇到底是...?
作者: toploader   2015-11-14 09:57:00
納悶怎麼判斷花錢在電腦上的標準
作者: andy90498 (楓情)   2015-11-30 03:48:00
這見人見志 完全看個人財力 如果說電腦的每個東西都很貴 當然是壞什麼修什麼 一直到覺得這台電腦跟不上當時的負荷再整組換掉 然後舊的堪用的 看是拿去賣還是組進新電腦
作者: toploader   2015-11-30 17:45:00
謝謝你分享想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