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新手養貓

作者: NaoGaTsu (那歐卡茲)   2018-05-06 13:46:32
不太確定盡量提供關於幼貓相關的資訊,
是否對您有幫助,
因為不太確認您的焦慮來自何處,
但我認為若能妥善處理「未知資訊的範圍」(也就是獲得盡量多的資訊),
以及「幼貓到底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也許會讓您比較能預期幼貓的種種行為以及「幼貓接下來會做什麼」?
以下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 引述《jjisjj (姊姊)》之銘言:
: 文長慎入
: 最近領養了一隻幼貓
: 約兩個月大,已驅蟲驗血是健康又可愛的貓
: 下星期要打第一次預防針
: 之前會玩朋友的成貓
: 因為是成貓所以很穩定也很慵懶不愛動
: 領養時本來也想考慮成貓的
: 但因緣際會下卻遇到了這隻幼貓
: 大致做了一些功課後就帶回家
: 老實說,真的很愛她也很認真在照顧她
: 帶回大約七天,每天都在忙她的事
: 佈置採買,找尋適合的罐罐跟乾乾跟貓砂
: 該做的日常照護與醫療步驟持續進行
: 但有時卻覺得壓力焦慮大到一個不行
: 例如,小貓愛玩會出爪抓人
: 露牙想咬的樣子,討食有點大聲的喵叫
: 都會讓我挫折到一個不行
2個月大的幼貓是非常好動的時期,
16週大前的幼貓,會對眼前的一切充滿好奇心,
就像開始學爬的人類寶寶一樣,什麼都要摸一下咬一下,
若能放進嘴裡的東西肯定都不會放過,貓咪也是這樣。
由於16週大前是所謂的幼貓「社會化階段」,
因此這個時期的幼貓會透過極大量的探索以及模擬狩獵的遊戲,
積極培養未來的生存技能,
影片中的皮蛋和旺來正好是8週大(2個月大),
您可以從影片中看到,這是幼貓的典型行為表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21nw7lRQU
同時,16週大前的貓咪正因為在積極培養未來的生存技能,
因此可能會把「眼前的一切」都當成假想獵物,
用來不斷練習各種狩獵技能與生存技能:
像是撲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d7_CVzZBrs
或兔兔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HVW8JOAQk
同時,2個月大的貓咪正處於長牙期,
長牙的過程中,牙齒會非常癢,就像正在長牙的人類嬰兒一樣,
而且他們會「真的用力咬」,用以發展必要的嘴部肌肉,
這個「什麼東西都咬」的過程,
以貓咪來說,會持續到6~7個月大的換牙期過後才會慢慢消失,
我通常都會建議,在這個貓咪「非常愛咬」的階段,
可以買一些非絨毛材質的布娃娃(內裡最好不要是顆粒填充物,怕皮咬破後被吃下去),
或是人類嬰兒長牙期用的無毒矽膠玩具給貓咪咬,
一是因為口腔期不滿足的貓,未來比較可能有異食癖的問題,
二是因為16週大前的貓咪正處於社會化階段,且「什麼都會咬」,
而貓咪會將「咬過」、「抓過」的物體,都建立起「獵物」的聯想,
因此若這個時期不斷讓貓咪攻擊到人類的手腳,
貓咪未來就非常可能有「人類手腳=獵物」的錯誤聯想與印象。
幼貓所需的熱量非常大(至少是成貓的2.5~3倍),
且因為活動量大、正處於發育期,因此特別容易餓,
因此幼貓因為餓而喵喵叫,是正常的,
就像人類嬰兒餓了會哭鬧一樣。
此時貓咪也會發展出與人類溝通的語言(貓咪之間是不會用喵喵叫互動溝通的)。
: 偏偏他很好動,玩起來動作跟爪又特別明顯
: 我變成自己在嚇自己,下意識會閃躲
: 然後他又更興奮或生氣,再撲上來
: 這樣變成我更不敢接近他
: 雖然他抓人目前是不太痛,咬人力道也還好
: 但當下一個撲或是在旁磨蹭動作
: 我就會嚇得跳起來,覺得這都是我的問題
其實您的反應在與幼貓的互動上,
反而相較於「不怕幼貓抓、咬和撲上來的飼主」通常會有的互動行為來得正確,
因為通常不怕貓咪撲咬的飼主,比較容易因為幼貓真的太可愛,
且幼貓咬人和抓人都不像成貓這麼痛,因此用手腳去逗弄幼貓玩,
這反而非常容易讓幼貓養成將人類手腳當成獵物的錯誤習慣。
幼貓非常容易被玩具轉移掉注意力,
我個人會建議您隨身帶著一些小玩具,像小老鼠、小紙球、保特瓶瓶蓋等,
幼貓若真的有埋伏準備攻擊您的手腳或是撲上來的動作時,
就將玩具丟出去,以讓貓咪轉移注意力去追玩具,
如此一來,貓咪便不會以您的手腳為進行模擬狩獵的目標,
長期下來也不會讓貓咪養成以人類手腳為獵物的錯誤習慣。
至於磨蹭動作,這是貓咪向你表示友好與標記地盤的動作,
就像這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cKBJwnPSR0
通常貓咪在磨蹭時,並不會接著進行模擬狩獵遊戲的動作,
但有些貓咪在磨蹭之後,會接著倒地翻肚肚給飼主看,
這是貓咪在表示「跟我玩」的動作(不是「摸我肚肚」喔!),
若此時飼主不理貓咪的邀請就走掉,有些貓咪因為已進入想玩的狀態,
因此會跟著飼主而追咬飼主的腳踝。
我個人會建議您若看到幼貓有磨蹭後倒地翻肚肚的動作,
一樣以上述丟出玩具吸引貓咪注意力的方式進行,
就不用擔心貓咪會突然撲咬你。
: 因為我有吃一些抗焦慮的藥
: 常常會把小事擴大,養貓這件事也是
: 別人覺得他就是在玩,我也知道
: 但當下出爪或張口就讓我緊張出汗
: 不過他絕不是所謂的兇貓
: 可摸可稍微抱,也會翻肚玩
: 除了過動外,各方面都很乖巧討喜
基本上所有動物的幼年期都是超級過動的 XD
: 大概我是新手以往接觸都成貓
: 才會卡在這關,壓力很大
: 現在焦慮的藥每天+1
: 人也變得壓力很大,但我不想放棄她
: 窩都佈置好了,食物都買好一個月
: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我也很愛他>_<
: 不願意放棄他,請大家幫幫我
: 教導一些好方法,怎麼克服這些心理障礙
: 板上所有咬跟抓的文章都看過了
: 各種處罰與獎勵也知道了
: 但是~~問題他不是兇貓,也沒太誇張的
: 抓跟咬行為,純粹是我個人問題
: 不知道該怎麼克服?該怎麼心裡補強建設
: 也有人說等他結紮玩個性就穩定了
: 不再那麼好動了。這是真的嗎?
「通常」是真的,多數的貓咪會在一歲後進入成貓期,
個性會變得比較沉穩、不愛動、睡眠時間變少、發呆思考貓生的時間變多,
但這還是因貓而異的,
有些貓咪幼年期比較長(像豹貓就很典型),
因此我們也遇過到了三歲還是超級活潑愛動停不下來的貓咪,
雖然如此,但還是遠比幼貓期的貓咪來得沒這麼誇張。
若您對於幼貓的行為與幼貓到底可以活潑到什麼程度,
比較無法預期的話,
我個人會建議您利用幼貓充電快、放電也快的特性,
每天至少選擇3~4個時段(例如早、中、晚),連續30分鐘~1小時幫幼貓大量放電,
一來可以減少幼貓想進行模擬狩獵的興趣(因為在放電過程中就已經狩獵夠了),
二來可以降低幼貓在非放電時段的好動程度,
幼貓在放電後,通常即便進入「想玩」的狀態,玩起來也不會太誇張。
同時,在非放電時段中,
可以在幼貓的日常活動範圍內放一些他可以自己玩的玩具,
像是小球、小老鼠、固定式逗貓棒、紙箱、夠大顆的彈珠(避免他吃下去)、瓶蓋等等,
就像兩顆彈珠就可以讓旺來自得其樂超久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xawveZHo
讓幼貓自己有事情做,他們就不會特別找人類的手腳來玩 :)
: 請原諒我沒太接觸幼貓所以才問這些問題
: 我真的很想跟她繼續生活
: 當自己因為害怕而焦慮難受時也會鼓勵自己
: 然後流著眼淚跟他說,我們一起加油
: 謝謝大家看完我冗長的文章
以上,提供給您參考囉 :) 希望有點幫助。
大家其實都有新手期,對貓咪這種生物還不熟悉時,
會有許多未知和擔憂是正常的 :)
隨著和貓咪相處愈久,您對他了解愈多,
自然就愈能掌握並預期他的行動與行為,就不會這麼焦慮害怕了。
加油,祝一切順心 :)
作者: jjisjj (姊姊)   2018-05-06 13:55:00
太感謝了,我的貓咪的確很多就如你所說的行為,大家的意見都很寶貴我會好好學習跟他相處接近的。
作者: ArtemisDiana (黛)   2018-05-06 19:40:00
推好心辛苦回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