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V (不要猜我密碼)
2024-12-30 11:44:17※ 引述《pcv510 (you)》之銘言:
: 近幾個月看到許多youtube ig tiktok ....
: 許多輪胎老闆都建議,別使用太新的輪胎。
: 「輪胎橡膠需要熟成,約略一年以上的胎比較好。」
: 一年還是比較保守的,我還看過建議兩年以上的。
: 原先我是看看就好,但隨著越來越多,想請益是否為真?
: 是否有科學上的依據。
這是什麼神奇論點?如果在車板講這種話,大概要進永桶陪副教主了
我自己的心得
新胎跟舊胎(三年內)差異不大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最近我在測f1a6德國版跟中國版的差異
舊的德國版裝在前輪,新的(2024/31週生產)裝在後輪。
照理來說,前輪比較滑/後輪比較黏會因為高速丟入彎造成失控推頭
如果放後輪的新胎比較差,方向盤打快一點會跟之前測電控失控救車測試一樣後輪一撇轉
向過度。
我測出來的感想是兩條胎差異很小
所以橡膠需要熟成的謬論,我認為不存在。
除非是什麼特別的胎(歡迎推薦)
我比較好奇德製跟中製有沒有差,好像一直有聲音說有差
作者:
maniaque (maniaque)
2024-12-30 12:01:00要看熟成的"定義",就向前面講的,運輸倉儲時間就已經可以讓輪胎裡面的硫層結合達到規範的水準了剩下就是多的......
作者: cdplayer2022 (阿芹) 2024-12-30 12:02:00
我還是相信數據,若真的要測試,就用盲測,10個人下去開,用盲測,我才相信。否則,越南製造與中國製造
作者:
hy654 (兄弟乂家豪乂)
2024-12-30 12:04:00我認為就算有 差異也不是一般人能感受得出來的 所以無所謂
作者: cdplayer2022 (阿芹) 2024-12-30 12:04:00
的三星s24,能從外觀與摸起來的感覺,盲測分出廠地
作者:
fck01 (IDF)
2024-12-30 12:06:00產地沒差啦
作者: cdplayer2022 (阿芹) 2024-12-30 12:07:00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看到產地,也是會"高潮"的。看到日本製的橫濱輪胎,我一定會比其他生產國的更起敬。
作者:
alaokj (這麼多自以為是的人)
2024-12-30 12:12:00橡膠製品是真的有成份穩定期啦~只是通常最多6個月就完成了,而且有些輪胎廠本來就會擺一陣子才出貨、算上運輸配貨時間,真的路上能買到的輪胎也都出廠4-5個月以上了。至於說真的立馬出廠立馬荷重/滾動、會不會有什麼影響、這要看有沒有人能成功買到剛出廠的輪胎了XDD應該很難啦~原文說的兩年、就是被唬濫了啊~6個月就穩定了
有熟沒熟的 上動態機械儀去測一定有差好嗎 念過材料物理的都懂 你只是開車的感受 變因那麼多…熟成怎麼可能是謬論 該討論是熟成時間
作者:
maniaque (maniaque)
2024-12-30 12:36:00更何況,有誰開到輪胎的規格接近上限???熟成對於實驗室數據才有意義
作者:
benptt (TheRock)
2024-12-30 12:38:00蜜桃成熟時~
作者:
maniaque (maniaque)
2024-12-30 12:38:00像裝92V的胎(630kg,240km/hr),誰開到過這極限呢??
期待原PO的心得 我也是剛選德製的換 至少看了很爽XD
作者: austin0353 (Chen-hao) 2024-12-30 14:35:00
就跟有些黏著劑開始固化很快但完全硬化要一陣子類似吧
作者:
maniaque (maniaque)
2024-12-30 14:47:00用膠合劑的概念去看也差不多啦,不可能所有單體都可以在做好當下就全部跟硫架橋完成....表免硬化之後,內層的硬化得慢慢透出來但時間是不是要放到兩三年? 不可能啦反正出廠時品檢就得符合規格要求放一段時間的所謂熟成,頂多只是讓條件更好而已多那個超過規格的一兩個百分點的,也用不到的,ok ?你也不可能把 92V 當 99Y 用
作者: baritone7563 (翰哥) 2024-12-30 15:22:00
要看是乾式熟成還是濕式熟成
作者:
maniaque (maniaque)
2024-12-30 18:08:00熟成蝦米碗糕,沒意義啦,庫存推銷話術成分居多
作者:
cofejt (marcus)
2024-12-30 23:50:00你的測試心得連測試條件都寫不清楚,希望你更科學一點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