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當年馬車轉油車有遇到什麼困難?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23-05-26 07:48:31
※ 引述《Sturmvogel (Schwalbe)》之銘言:
: 主要原因就是:
: 充電烙賽
: 電池烙賽
好了啦
其實EV就是歐美中三個汽車品牌/生產大國刻意製造出來的需求
當然EV只是其中的一環,背後整體的概念還是能源/產業和技術優勢
要知道在手機市場逐漸飽和以後,歐美中其實需要另外一個產業成長帶來動能
不然整體經濟體系就會慢慢陷入衰退
目標就是能源,環保只是其中一個口號(藉口)而已
你說能源能搞多大? 非常大
從基礎建設的各種發電設施,傳統燃氣甚至核能,綠能的大腸能、風機...等
能源效率設備更新、熱交換、到整體建築和都市規劃思維都要大改
不要以為台灣中國大腸能有多強,核心技術那些併網或儲能系統方案還是德國來的公版
金融方面有綠能憑證、碳稅、或是像載具產業的整體排放限制等市場
白話文就是歐美中三大超級經濟體搞出來的保護主義
你說那些開發中國家哪來的錢搞一堆綠能,平常供電都不太穩了
(阿你在說某島? 那是政策造成最近幾年退步)
所以已開發國家就可以保住高價值的生產鏈留存在國內
低附加價值的繼續丟給勞力密集國家去玩
歐美包括中國,現在都在享受RE100帶來的競爭優勢
尤其是中國,五年十年內一堆要求RE100的生產鏈根本腳麻到跑不掉XDDDD
而EV就是整體戰略拼圖的一部分
因為EV的特性就是可以在離峰充電,提升大型電網的平均效率和水準
歐美中三地都擁有跨緯度的氣候條件以及跨經度的時差
運用EV的充電特性可以減少綠能發電過量棄掉的機會
(要知道綠能多數裝置容量都搞很大,因為太不穩定以及容量因數都偏低)
而會因為EV政策受到傷害的,大概只有日本車廠吧?
韓廠也有受到一點波及,但韓國畢竟是半導體大國本身轉型速度還算快
說完這些,也許有人會說那EV不就是被政府硬捧的?
對阿,問題是由古至今跟政府作對有啥好處 (而且是當今經濟軍力都如日中天的政府"們")
歐美中政府做的就是保護自己的技術和經濟領先地位
嘗試利用整體能源政策去締造經濟體的動力,刺激技術革新和消費
小國想要跟上吃點肉喝點湯就是跟上阿
一個經濟體硬推可能會失敗,兩個經濟體硬推成功機率高很多
三個經濟體硬推,我是看不出來是不是被北韓洗腦過的才會說失敗機率高
當然小國也可以頭矇起來等個20~30年後再加入
到時產品都成熟了,穩是穩啦,只是也錯過浪頭上的機會了
我就不懂,一邊天天幹譙嚴家守舊不知長進拖累台灣汽車產業
一邊卻又想要跟歐美中等載具市場領導者政策反著做
口氣和概念聽起來就像是不姓嚴但非常裕隆的思考模式
作者: BigRollPeace (我不是佳里人)   2023-05-26 14:21:00
所以就是創造出來的需求嘛..消費者的話除非閒著沒事又錢多,不然沒必要跟著瞎起鬨政策的話消極應對就好,花錢去展望未來不是消費者的責任,如果你不會去理會募資平台上的產品,那為什麼要去考慮一個穩定性或實用性未知的量產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