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泰國日系車銷量比台灣好嗎

作者: Friedman (安豬火男)   2023-05-19 03:46:07
1. 若要跟主要靠東南亞鄰國賺錢的泰國比
請問"大汽車廠本來以東南亞為主要出口目標"的說法到底從哪兒來的?
大汽車廠是政府與民間企業和豐田合資
可說是豐田臺灣廠 性質接近對岸的一汽大眾/東風本田/長安福特等合資車企
事實上當年豐田一直和政府爭執外銷比例問題
政府既要求豐田入股不能過半又強硬要求外銷量對後者很不利
(對照組:匪區的合資車企大多內銷 應該沒有要求一半產量必須外銷)
畢竟豐田鍥而不捨想在臺灣設廠看中的是我國內需市場
否則和政府合資案告吹後就該拍拍屁股走人了
後來能自由掌控的國瑞才是他們想要的
即便如今國瑞業績優異 但能要到多少外銷訂單仍要看母廠臉色
現在雖有生產銷往中東的Altis 但合約能否一直簽下去可不是國瑞自己說了算
2. 東協自由貿易區(英語:ASEAN Free Trade Area,縮寫作 AFTA)於1992年提出,現包
含東協的6個創始成員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汶萊)和4個新成
員國(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共10個國家
↑泰國汽車業全面爆發的真關鍵 後來PRC也加入東協 東協現在很多方面要看共匪臉色
請教一下中華民國和多少東協國家簽訂汽車相關自貿協定?
3. 以下皆引用本文:https://cm.csu.edu.tw/wSite/public/Data/f1393817124904.pdf
"1978 年,泰國政府調高轎車 CBU 及 CKD 的進口關稅,幾乎阻絕了國外汽車的進口,
進而保護國內汽車產業,而此時的政策也導致日後泰國汽車配裝廠與汽車零組件製造商
的成功發展。"
↑1980年代泰國產量成長的重要原因 本地工廠受惠 但後來受外商施壓又逐漸放寬限制
4. "1985年的「廣場協議」造成日本汽車公司被迫遷廠至國外以降低成本,泰國也立即成
為首選,日本對泰國汽車產業的影響也因此更加深化。此時,日本跨國公司選擇泰國,
做為進入ASEAN區域內貿易的跳板,也將泰國定位為ASEAN汽車生產樞紐(佐土井有里
2009:104-105)。另外,亦可透過泰國進入ASEAN市場,更可利用區域內貿易進行國際
分工,不僅可達到降低成本之效,也可使生產達到規模經濟(Nopprach 2009:98)。"
↑泰國就是靠地緣優勢取得東方底特律地位 根本沒證據證明這和大汽車廠告吹有關
日廠要建廠擴產吃東南亞市場當然選距離近又有基礎的泰國 別再持續腦補了!
5. 最後來看看泰國外資汽車廠的建廠資訊:
  製造商 建立年份(開始生產) 地點
  Nissan(Siam Motors) 1962 Samut Prakan
  Toyota 1964  Samut Prakan
  Hino 1966 Samut Prakan
  Mitsubishi 1966  Bangkok(Lad Krabang)
  Isuzu 1966  Samut Prakan
  Mazda 1975         Bangkok(Bangchang)
  Nissan(Siam Nissan Auto)1977         Samut Prakan
  Nissan Diesel     1987         Pathum Prakan
  Honda         1993         Bangkok(Minburi)
  Mitsubishi      1992  Chonburi(LaemChaBang)
  Toyota 1996  Chachoengsao(Gateway)
  Honda 1996  Ayutthaya(Rojana)
  Isuzu                 Chachoengsao
  Auto Alliance Thailand(Mazda/Ford) 1998   Royong
  GM 2000(1998) Royong
  BMW 2000 Royong
↑可以看出1985~1995年間在泰國建廠的主要是本田/日產/三菱等其他日廠而非豐田
不要把其他日廠和豐田混在一起偷換概念!
若硬要說和大汽車廠的關聯......
日產當年也有爭取和我國政府合資 但政府選了豐田
不過並無證據顯示日產1987年在泰國建廠和這事有關 我可不敢亂腦補瞎掰
※ 引述《Sturmvogel (Schwalbe)》之銘言:
: ※ 引述《Friedman (安豬火男)》之銘言:
: : 日本車廠開始在泰國大舉投資應是1960年代~1970年代的事
: 泰國汽車1960年代以前都是進口
: 1960年代開放組裝
: 看一下泰國汽車產量:
: 1960 3,232
: 1970 22,055
: 1980 73,347
: 1985 83,105
: 1990 304,843
: 1995 525,680
: 看到沒有
: 以1985年為分界點
: 開始爆發
: 1985是發生了什麼?
: 就是廣場協議生效
: 大汽車廠被搞砸之後
: 日本人才在泰國大肆投資
: 而本來這個"大肆投資"是台灣
: 台灣絕對有年產30萬台的能力跟實力
: 就這樣拱手讓給泰國了
: 泰國汽車產業可以參考:
: 國家機關與產業發展:馬來西亞與泰國汽車產業政策的政
: 治經濟分析
: 其實講到大汽車廠
: 就會有人說豐田當年其實是想去中國投資
: 問題是1970年代中國人還在文革吃屎吃土
: 他們的重工業叫做:全民大煉鋼
: 講到大汽車廠被裕隆阻撓改投資泰國
: 他們又說日本人早就在泰國"大肆"投資
: 我就不知道,1985年年產量不到8.5萬台汽車的產業
: 是多"大肆"了
: 你知不知道1985年台灣國產車銷量是15萬台?
: 1985年台灣國產車銷量:
: 裕隆:58,218
: 福特:25,765
: 三富:9,817
: 中華:24,322
: 三陽:17,777
: 羽田:13,181
: 國瑞:2,600
: : 比某些人愛提的大汽車廠起碼早了十幾年
: : 絕對不是那些人唬爛說泰國在大汽車廠告吹後才引進日廠的
: : (題外話:豐田當年想要的大汽車廠已經在國瑞完成 但和政府想要的不同)
: : 其實這很正常
: : 東南亞這麼一大塊市場
: : 聰明人當然先插旗先贏
: : 而政經環境比周邊國家相對安定很多的泰國自然是首選
: 1951 曼哈頓叛亂
: 1957 1957年泰國政變 沙立·他那叻推翻時任泰國總理鑾披汶·頌堪。
: 1958 1958年泰國政變 沙立·他那叻發動自我政變。
: 1971 1971年泰國政變 他儂·吉滴卡宗發動自我政變。
: 1976 1976年2月泰國未遂政變 軍事政變未遂。
: 1976 法政大學大屠殺 桑加德·差羅如推翻時任泰國總理西尼·巴莫。
: 1977 1977年3月泰國未遂政變 以差叻·希蘭亞西里
: 1981 1981年泰國軍事叛亂 叛亂的派系軍官一概被逐出陸軍。
: 1985 1985年泰國未遂政變 瑪暖吉·魯甲沖上校發起
: 1991 1991年泰國軍事政變 成功
: 當然你如果跟赤柬高棉動輒死幾百萬
: 文化大革命餓死一億人的政權比
: 泰國政治似乎相對安定
: : 後來東協成立後從泰國出口的車還有稅務優勢
: : 證明日廠的先知能力
: 你是指豐田先找年產量超過15萬台市場的先知能力嗎?
: 可惜豐田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裕隆的靠山有多大
: 趙耀東倒是有很好的先知能力
: https://imgur.com/rlIOwTJ.jpg
: https://imgur.com/kK4P7GL.jpg
: 這樣的品質,拿得出去呀?
: https://i.imgur.com/2QwZuxm.jpg
: : 臺灣內銷市場不夠大也沒和什麼大國簽訂汽車出口相關的FTA
: : 還想跟泰國比規模經濟?別鬧了!
: 你是指年產不到8.5萬台跟年產超過15萬台的規模經濟嗎?
: 不知道是8萬規模還是15萬規模?
: : 我國有些車款因此跟著泰規走十分正常
: : 但話又說回來 泰國國內的車價好像和我們半斤八兩(同款車相比)並沒有多便宜
: : 但車款選擇多很多就是
: : 比方說想買SUV但買不起RAV4/CRV/CC等車的人還有許多其他選擇
: : 包括不少經濟實惠但絕不會引進臺灣的小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