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山路開很慢但過彎G值還是很大

作者: tommy751022 ((H))   2022-08-19 11:34:47
大家好,社畜爸爸又手癢忍不住回文了~
根據這篇報導,暈車暈機暈船(不是約砲的那種),其實應該正名為"動暈症".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1603608
先說好,我認為每個人會暈的因素不同,所以只能用身邊的例子說明.
我個人是中華民國海軍退伍,待的船叫PCL,中文名為港巡艇,目前已退役.
https://imgur.com/YHv3hHS
那是一艘不到20個人、只有前後兩支機槍的小船,最遠開到馬公.
還記得我第一天上船就是馬上啟航,四個新兵被老鳥叫去船艙休息.
還真的是一路搖啊搖,人家是搖到外婆橋,我們是一路掛到澎湖灣.
因為船太小,所以連靠港都在晃,吃飯晃、睡覺也晃,不晃真的會被撞到地上.
第一次休假的時候還記得下船的感覺,原來真的會覺得陸地在搖晃.
去馬公一次以後,我們艇隊貌似就有點半退休了,長期都在左營岸邊掃地.
晃久了也就習慣了,但還是會有不舒服的時候,那是準備出航演練之前.
出航前會把所有機電發動,全船都會聞到濃濃柴油味.
那個對我而言嚴重起來還可能引發頭痛,到後來搭遊覽車都還是微微有感.
在船上我大概深刻認識了我自己怎樣會暈:搖晃、柴油、黑暗中動態凝視.
人少就算了,人菜被人欺. 還好我們一次有四個新兵,至少是輪流被欺.
我們一開始是睡去馬公,中間跟回程就沒這麼幸運了,我被操到快掛掉.
那是我人生中唯二萌生"不如死了算了"念頭的時刻.
我是補給兵,但開船的時候另外的任務叫舵手,聽起來好像很屌,可以開船這樣?
但其實船不是我開的,船是上尉艇長或一級士官長輪流開的,他們負責喊,我負責轉跟
應.
"左滿舵"
舵手覆誦「左滿舵」
"右舵45度"
舵手覆誦「右舵45度」
"航向么八洞(詳細用詞這個我有點忘了)"
舵手轉舵讓航向到指定方位以後回應「航向么八洞到」
船不是車,隨時都在位移,其實要維持在一個方位是需要聚精會神的.
尤其是晚上,船不能開燈,所以一片漆黑的狀況下,只有儀表亮著紅光,不是五菱宏光.
儀表跟舵配置類似這樣,所以舵手永遠不是看著前方,而是看著指針開船.
https://imgur.com/MSLjmKW
航行中執行輪班制,一班4小時,我第一次跟一位中尉班長值班,聽說出了名的會帶人.
他先開了一陣以後,就叫我接手,問我ok嗎? 跟我說盡量,不行就叫他,他去外面抽菸.
他這一抽,應該就抽了兩小時,中間當然有回來問我行不行,但其實很明顯希望我繼續
撐.
正向的是撐久了就是你的以後就不會暈了;負面的也是有一些激將法,這樣就不行了喔?
云云.
後來我真的不行了他才接手,吐、吹風、放空都沒用,就是眼睛閉著,想著我他媽的為什
麼在這裡.
但退伍的都知道,當兵越慘,以後越有故事可以講,安然度過以後那就是一段人生的故
事.
我其實是感謝他的,因為從那次以後還真的幾乎沒暈過,雖然後來他媽的就沒再去過馬公
了.
繞了好大一圈,我要講的是,我知道我怎樣會暈;但您知道女伴怎樣會暈嗎?
您應該先大聲斥喝她:"現在是在暈幾點的? 是看到我太帥覺得暈嗎?"
開玩笑的,首先我建議您應該先跟她好好討論一下是怎樣會暈,暈點是什麼?
我自己是:柴油、黑暗中動態凝視、不斷加減速、近距離的畫面移動
社畜媽媽:看手機、身體移動、不斷加減速
這些應該可以從日常生活歸納出來.
比方說我國中曾經玩CS玩到去網咖外面水溝吐,我只有bloodstrike這張圖可以一直玩.
https://imgur.com/sqC76dt
其他真的沒辦法,特別是沙漠撐不了多久就掛了.
https://kknews.cc/game/aeypnln.html
老了以後比較常覺得不適的點更怪了,是google map.
當我想看某個點的街景圖,放到最大以後再執行左右移動.
幹就真的一陣噁心,哪裡有病我也不懂,只知道盡量避免就是了.
https://imgur.com/ZJTnoqx
我平常公司跟家裡往返路線是這樣的,尖峰時刻平面通常會顯示慢5~10分鐘.
https://imgur.com/J3X1U4B
但我嘗試過,只要兩邊時間差不多,社畜媽媽寧願希望走山路,因為走走停停容易暈.
這又要說到某次我們搭機場接送回市區,那個司機真的開到我也覺得快要暈了.
一路就這樣一直踩了又放、放了又踩,我某個同事也是這樣,真的很想叫他下車我來開.
是影片請點進去欣賞
https://imgur.com/QZ0rUKW
該不會世界上還是很多人不知道:剎車/油門跟老二是一樣的吧? 都是拿來含的啊大哥~
https://imgur.com/Miv40k1
基於每天坪頂-稻香來回快兩年的經驗值,我想分享一下我覺得比較不一樣的開法.
雖然是與眾不同的大尾翼房車,但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適不適合就自己嘗試囉~
先講大結論:我覺得G值根本不是重點. (G點還比較重要!?)
這段山路,不管從哪頭基本上都是先上後下,我的原則是這樣:
上坡不踩剎車、下坡不踩油門. (前提是順暢無車的情況下)
基本上維持一定的速度,上坡時利用坡度減速,應該都可以順暢無虞.
油門含著,速度不夠就補,但是緩補不重踩,入彎前就緩鬆、出彎後就緩補.
不用腳很忙覺得自己像拓海,剎車油門一直換,車身很平靜、內心很熱血這樣.
下坡也是含著,入彎前就要抓好距離緩降到適合的入彎速度,出彎後再緩鬆.
我今天早上特別觀察,我下坡的過彎速度大概40左右,也不用嘴我是龜車.
基本上這條山路目前開都只有我超人沒有人超我,半夜我沒開過不知道.
我最近每天都在挑戰一個自己的小遊戲,因為住比較遠,小孩通常出門都在睡覺.
我下坡路段會不時觀察後座的小鬼的頭,是否安穩靠在汽座上.
基本上不要有車來亂,都可以全程維持讓他不點頭,頂多左右互換靠在頭枕上.
所以,速度快慢其實不重要,重點是不要讓速差急遽變化,利用慣性讓身體適應.
搭配截彎取直,降低轉彎時過大的角度,基本上這樣開應該就差不多了.
其實我認為如果進彎需要特別加大剎車力道,那就是路況掌握度不佳,多開幾次吧.
以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首先還是要先了解TA為何而暈、為誰而暈.
如果真的歸納不出來,那就停路邊讓她睡著再上路,或是回去看一開始文章的第四個預防
方案.
請女伴眼睛閉上幫她穴道按摩 "以食指腹按壓3到5秒後放開,按5到10分鐘,有助緩和暈
車症狀".
最後還是想向所有職業司機宣導:請把油門跟剎車當作自己的老二,含情脈脈善待它.
※ 引述《eulbos (鳳山下智久)》之銘言:
: 是這樣的
: 小弟最近去風景區都跟一般山路遊客開差不多快
: 過彎收油,出彎含油,維持一個勻速這樣
: 應該沒有以前被嫌的忽快忽慢、左右晃動等老毛病了
: 可以說是定速40在開~
: 結果女伴還是喊頭暈
: 實在沒道理啊...
: 後來想起,暈車跟橫向G值好像蠻有關的
: 但小弟車上沒有G sensor可以看
: 於是就突發奇想跑去買了包香蕉放在避光墊上
: https://imgur.com/Wyjyqon
: 看看香蕉的滑動狀況
: 前幾個彎香蕉不動如山,我還以為穩了
: 一定是女伴沒睡好才暈車~~
: 結果中間開始就大走鐘,香蕉給我亂滑
: QQ
: 代表小弟過彎時的側向G值應該還是太大了
: 小弟知道再慢再龜一點或許有用
: 但很怕山路猴子看到香蕉就受不了跑來攔小弟的車
: 徒增行車風險@@~~
: https://imgur.com/GIBfd8x
: 所以還是希望老實的練技術
: 但小弟實在想不出什麼招了,黔驢技窮的狀態@@
: 不曉得大大們有沒有什麼小撇步能讓體感G值更小一點
: 可以提出來一起討論~~
: 最後按照慣例
: 附上前天開山路香蕉滑動的紀錄器影片
: https://streamable.com/mbnu0m
: 謝謝各位大大不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