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自動駕駛限定電車嗎?

作者: kent21413 (kent)   2020-05-08 17:38:27
每個車廠好像都有在發展自動駕駛
但好像沒聽過油車裝自動駕駛的
目前只有特斯拉電車有裝載?
是因為電車是裝自動駕駛的基本條件
所以特斯拉可以在裝自動駕駛?
還是油車本來就不能裝自動駕駛
所以其他車廠必須先研發一台電車
才能在上面裝自動駕駛?
作者: bill97385 (Bill)   2020-05-08 17:39:00
目前沒有所謂全自動的量產車啊Waymo、volvo、Audi 都有有油車裝全自動駕駛系統,只是是實驗樣車而已
作者: Parhelia (Macroprocessing)   2020-05-08 17:41:00
沒這回事 大多自駕系統的開發載具都是油車 ...
作者: psdcgb (psdcgb)   2020-05-08 17:43:00
你的自動駕駛是指什麼等級的啊 一堆油車有level2 的自動駕
作者: Parhelia (Macroprocessing)   2020-05-08 17:43:00
特斯拉有海量駕駛人資料可以用來學人開車 ...
作者: psdcgb (psdcgb)   2020-05-08 17:44:00
駛啊
作者: Parhelia (Macroprocessing)   2020-05-08 17:44:00
差別是在這裡 這和是電車油車無關 而是特斯拉是連網車
作者: bill97385 (Bill)   2020-05-08 17:45:00
全自動駕駛或level 2跟車子動力系統一點關係也沒有都是獨立的系統
作者: lancelot123 (lancer)   2020-05-08 17:47:00
記得Scape之前發過一篇為什麼電車比油車適合發展全自動駕駛的文找不到了,他發文量實在太大
作者: bill97385 (Bill)   2020-05-08 17:53:00
level2的系統現在部分車型在油車上有,只是大部分油車的系統都沒有ota,沒辦法更新軟體!tesla只是多了ota然後常常在更新軟體提升level2的功能,目標是達到全自動駕駛的功能
作者: YJM1106 (YM)   2020-05-08 18:40:00
那智傑有電動車 他有什麼優勢?
作者: MacD89 (MacD89)   2020-05-08 18:47:00
好奇ota到底是優勢還是破口? 不會有變磚的風險嗎?
作者: bill97385 (Bill)   2020-05-08 19:04:00
目前沒遇過變磚,但是是有可能的!優點就是更新功能,
作者: bluezoo   2020-05-08 19:04:00
耗電吧,複雜運算晶片吃電很重.
作者: wuliou (wuliou)   2020-05-08 19:08:00
因為大部分電動車都是全電子訊號控制 要透過電腦控制比較簡單
作者: bill97385 (Bill)   2020-05-08 19:08:00
看你是想5年後買車一次換新軟體,還是常常更新但是有壞掉的風險
作者: wuliou (wuliou)   2020-05-08 19:09:00
而且傳統車輛的控制協定有太多包袱會造成開發上的困擾
作者: liknacamgal (恩巴)   2020-05-08 19:16:00
你已成為正版的受害者
作者: wisdom   2020-05-08 19:27:00
如果晶片運算耗電是限制的話,電車比油車更不適合使用自駕系統。油車上多個幾百瓦耗電並不難處理,電車會直接影響續航里程。
作者: secretrain (旋律)   2020-05-08 19:51:00
油車目前晶片能力做不到(特斯拉強項)油車跟電車開發跟供應商完全不同 你要油車開發當然沒問題 但他們要承擔汽車銷售慘跌跟瘋狂負債(因資源有限)應該沒有公司敢這樣做 對股東無法交代
作者: bill97385 (Bill)   2020-05-08 19:55:00
我是覺得晶片買就好了!重要的應該是技術實現的方法
作者: showingstar (showingstar)   2020-05-08 20:20:00
有次教主很肯定的說自駕測試都用電車或插電油電,結果過一個月蘋果的測試車出來...用Lexus RX油電非插電
作者: rsly1631   2020-05-08 20:30:00
很簡單,因為沒人再開發油車了...大改款或新車系基本都是電動車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0-05-08 21:17:00
樓上說得太誇張了
作者: lee28119 (德莫尼克)   2020-05-08 21:17:00
車廠只是要適應各國法規而已 沒人是傻子
作者: CMLeeptt (喵喵肚肚)   2020-05-08 21:37:00
我記得鳳凰城基金會那台AI自駕車是吃油的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20-05-08 22:10:00
油車早就電控化用電子訊號控油門/煞車 方向盤是因為法規要求要有機械實體連接,不然線控轉向也不是問題多數自駕開發選PHEV或EV只是為了車輛RT計算耗較多電
作者: SakuraHana (櫻花)   2020-05-08 22:29:00
https://i.imgur.com/izOkdMO.jpg特斯拉墊底而且大幅落後,你以為特斯拉厲害是因為老闆很會吹牛
作者: bill97385 (Bill)   2020-05-08 22:36:00
呵呵!樓上的圖有點膩了...來張新的換換口味吧?
作者: yusanhu (台南油飯)   2020-05-09 00:12:00
自動駕駛是tesla優勢,不是電車優勢,你搞錯了吧,大陸一堆電動車沒自動駕駛
作者: Phater (肥特)   2020-05-09 00:16:00
封缸只會貼圖嗎?資料來源是什麼數據量化的算法跟時間點呢?我也可以隨便做一張圖把裕隆放在右上角啊
作者: dsa35197   2020-05-09 01:42:00
特斯拉厲害是因為你能買到最好的就是他 董?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20-05-09 08:30:00
封缸那張圖是2019 navigant research針對自駕排名唷,跟2017比Tesla確實名次退步了https://i.imgur.com/O6fNXaU.jpghttps://i.imgur.com/bz9yXJj.jpg以上是2017的資料
作者: Scape (non)   2020-05-09 11:03:00
那不是針對自駕技術的排名,而是針對"誰比較有能力把自動駕駛技術推向市場並推廣"的排名。所以可以看到他的評分標準有快一半都是跟公司的營銷能力有關,而真正與科技技術能力相關的只有一兩項。幾年前就發文講過了,封缸卻還是只會拿這張圖來誤導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20-05-09 11:10:00
https://i.imgur.com/bz9yXJj.jpg 技術項分數有啊
作者: Scape (non)   2020-05-09 11:21:00
有但是佔比不多啊,他的評分標準大多與營銷能力有關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20-05-09 11:24:00
單看技術那項 Tesla比其它廠技術分數都還低
作者: Scape (non)   2020-05-09 11:29:00
他一份報告要幾千美金,一般人不會去買,也不會知道他的評分標準是怎麼來的。光是Tesla擁有的數據量遠比其他對手加起來還要多兩個數量級來講,我不知道他有何根據說Tesla排名低。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20-05-09 11:34:00
https://i.imgur.com/O6fNXaU.jpg 不是已經列了....
作者: Scape (non)   2020-05-09 11:37:00
他講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啊,有證據證明不用光達就不行嗎?Elon Musk用光達的時間遠比這分報告要來的早多了,他很清楚光達的優缺點。事實上就算你有了光達,你還是要跨過視覺辨識這一關,但是只要過了視覺辨識這難關,其他的傳感器就足以補償光達所扮演的角色。所以光達並非是必要的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20-05-09 11:55:00
https://reurl.cc/Mv69oL 那SAE引用也站不住腳囉?
作者: Scape (non)   2020-05-09 11:57:00
你怎麼會用"引用"兩個字?這是新聞不叫引用好嗎?SAE po 了一篇有關新聞就等於全盤認同?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20-05-09 11:58:00
那你為啥要去質疑專業呢?
作者: Scape (non)   2020-05-09 11:59:00
MIT 科學家甚至還直接開課講光達是非必要的呢
作者: showingstar (showingstar)   2020-05-09 12:00:00
算了啦教主就只想相信自己的信仰
作者: Scape (non)   2020-05-09 12:00:00
我不覺得那篇報告專業,他給的資訊太少且從已揭露的資訊來看內容偏頗。這以前我就寫過文講他了
作者: Scape (non)   2020-05-09 12:03:00
#1QNrED8x (car)在這篇文章裡,我早就質疑過這份報告的內容,它給Apple很低的評價,理由是"缺乏汽車製造的基礎設施"但是這份報告裡面排名在前的也是一堆公司沒有製造汽車的基礎設施,例如Waymo,還有排名靠前的那幾家新創也都沒有這種評斷標準不一的報告我不認為它專業。MIT 至少把完整的論述跟內容都講出來說明為何純視覺方案是可行的,比起這份報告我認為MIT 顯得還更專業。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20-05-09 12:43:00
作者: Scape (non)   2020-05-09 12:45:00
我上面已經拿了Apple跟Waymo的例子來說明為何我覺得它標準不一,要不要認同由各人,我已經把我的根據講的很清楚了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20-05-09 12:47:00
好啦信你想信的吧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