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Mitsubishi小改款Delica廂車自排車型試駕

作者: clazziquai (花哈噴)   2019-11-24 10:36:37
原文連結:https://pse.is/J4EAR
原文內容:
可以想像超過半甲子的命脈延續、在不斷更新車體動力與配備的狀況下持續成為市場主流
嗎?放眼全球不論是Sedan、Hatchback或是SUV,任何品牌或者任何車款幾乎都難以企及
的目標,在台灣有一台車做到了!始祖自距今50年前的1969年問世,在台流通則為第3世
代車型,歷久彌新的Mitsubishi Delica,在總代理CMC中華汽車為其不斷地續命下有著幾
乎奇蹟般的生存樣貌,而雖非絕無、卻在目前僅有的8人座Delica自排車型,究竟在被賦
予了新動力與新世代變速箱傳動系統之後,又有什麼變化呢?
始於1986年的Mitsubishi Delica第3代L300車型,經歷過無數次小改款更動後,即便CMC
曾導入1994年日本發表的第4代L400車型Space Gear,但由於底盤、動力與車款取向不同
,較偏向MPV用途的設定無法滿足多數商業用途的底盤車需求,最終存活下來的仍是那個
標榜耐用及堅實的3代骨架;與現行多數車款的設計風格不同,充分反映初始年代樣貌、
維持更加方正與多稜角的設計,2020的「得利卡」Delica不走圓滑風格主要是希望藉由堅
實硬朗的外表傳達耐用可靠等形象,只是在細節的考量上,除了跟最初始L300在下保險桿
部分往前推之外,大量塑料材質運用、分層式的大燈設計以及更向外推的燈組格局,都是
在兼具維保成本以及安全考量上做出的協調,而或許在造型風格跟小改款前相比差異沒有
想像中的大,卻也承襲了商用車一概承襲的要求與形象。
已成為全球特規的「得利卡」Delica,在2020年9月小改款之後將原有代號4G64引擎換裝
為與中華Zinger相同的4G69,2.4升直列4缸自然進氣引擎提供最大馬力98kW(133.24ps)
/5,250rpm、最大扭力20.4kgm/2,500rpm的動力輸出,並且變速箱除了原有的6速手排外,
繼當年三菱綠視界之後、為了提高對新手駕駛的親民度與吸引力又再次推出了自排變速箱
的選項,並且從當年的4AT提升到了更加泛用舒適的5速,從規格上來看,也確實增加了對
於手排商用車怯步的生手駕駛們在選購車款時的信心。
商用車最為重視的仍是空間以及載重能力,前者在鐵床木床或者底盤車上問題不大、僅看
法規限制的車體大小決定,後者則視動力以及底盤本身剛性而定;不分廂車、鐵床木床或
底盤車,2020「得利卡」Delica所採取的底盤懸吊為前扭力桿式獨立懸吊、後固定軸式葉
片彈簧,公布的規格數據可承重量為860kg(手排車型則為880kg),而在8人座廂車設定
之下,即便第三排座椅未拆都仍有著相當寬敞的空間,更遑論許多頭家為了追求更大空間
的載運,平時選擇二三排座椅全拆而拓展至最大使用空間。
除了載貨考量,2020「得利卡」Delica本身廂車8人座設定的空間與方便性也被廣泛用於
短程接送的載運車,撇開那明顯不用提及的寬廣膝部空間,包含快速傾倒功能的多段式傾
斜調整有效彌補了車體底盤較高而使大腿服貼度不足的問題,因應安全考量而僅有第二排
右側為單座旋轉設計,提供人行道側的第三排乘客上下功能,儘管如此,雙邊滑軌不論是
安全狀態下的第二排乘客上下車,或者是客貨兩用的上下都相當便利,加上車內相當多的
空調出風口,即便沒有精緻細膩的二三排恆溫控制,在這個級距中要找對手卻已是難上加
難,更何況,對頭家來說真的需要嗎?
相較於後方空間的原汁原味,駕駛座艙可就有著些許調整,在基本構型不變的前提之下,
小改款後2020「得利卡」Delica在佈局上做出了些許變化;排列組合了空調出風口、調整
介面以及簡易的音響系統,雖維持機械式旋鈕卻仍以直觀方便為主,沒有USB音源輸入而
維持簡易的Radio與Aux-in介面,加上超多的大小置物空間,完全符合職業駕駛在工作時
所需的簡潔卻方便,值得一提的是,電動窗上下以及兩側電動照後鏡的調整開關都位在排
檔桿後方的扶手置物區前,在操作上與一般「居家用」車型不盡相同,首次接觸的駕駛可
是要多花點時間習慣的。
講些較為實際的,從座艙空間與機能設置來看,2020「得利卡」Delica依舊維持輕鬆就手
的格局,包含多功能方向盤的角度、排檔桿操作位置、超多杯架空間、置物空間的數量與
轉換,考量到以駕駛為職業的客群所摸索出來的特殊商用人體工學,確實在駕駛過程中帶
來相當的便利性與輕鬆感,加厚的坐墊除了提高舒適性外,也一定程度的減輕來自前排座
椅下方動力機件向上傳導的熱能,加上小改款後新增的ASC車身動態穩定、ARP防傾覆、電
子煞車輔助與特定車型配置但位置相當耐人尋味的BSW盲點偵測等配備,從駕駛操作的角
度來看,2020年式的「得利卡」Delica與以往相比絕對是有進化的。
踩下油門實際上路,畢竟133ps與20.4kgm不是特別猛爆的輸出數據、和許多性能車款相比
也僅有扭力相當,然而從引擎動力曲線的調教到這顆Hyundai所提供的5速自排變速設定,
起步的扭力輸出輕快而充沛,即便在試駕的過程中為空車進行,卻也不會感受在全車滿載
的狀態下會有動力不足,而調整相當延後換檔時機的自排變速箱,興許是為了提供更好的
載重性能以及充分對應各種狀態的齒輪比,在駕駛過程中會有貼近於手排的感受,確實在
動力方面Delica加入自排變速後變得極易操駕控制,然而回憶著許多人在軍旅時光所接觸
的那台小綠.75(當然海軍就會是藍色的......),不免還是會認為:「商用車搭配手排
,如同雞排搭配珍奶一樣才是絕配啊!」
相當大的方向盤自由間隙對於開慣Sedan、SUV等居家用車,特別是追求性能車款的人來說
或許相當無法適應,但相對穩定的行車搭配這種調整主要是為了降低長時間駕駛所帶來的
負擔,配合車身動態穩定以及相對較為軟調卻骨骼硬朗懸吊特性,在一般道路與高速巡航
之下都能有相當高的行車穩定感受,同樣的,在轉向的過程中也會感受到在操控上需要比
一般家用車稍晚切入且帶入更多的方向盤舵角、只因輔助轉向機的設定較為寬鬆,但可別
認為上述原因會造就2020「得利卡」Delica不好操控,恰恰相反的,基於對職業駕駛的友
善設定,放寬心並且抱持更有餘裕的態度駕馭方向盤,你會感受到比起居家用車的一板一
眼、性能車唯有指向精準為上的那樣絕對,商用車寬鬆有餘的設定反而帶出更多自由輕鬆
的感受,並且即便是在瞬時需要操控閃躲的時候,也不會像許多老車所擁有的指向模糊,
該轉到哪裡、搭配ASC車身動態穩定的Delica在妥善操控下仍能有著相當不錯的轉向操控
性。
而提到軟調卻骨骼硬朗的懸吊,或許很多人會好奇為何要採取相對矛盾的設定,在駕駛過
程中,處理初步路面震幅的懸吊回饋確實是比居家用車更加柔軟,即便是微幅突起、甚至
只是坡度的變化,都能感受到懸吊彈簧已開始進行壓縮而令車體進入衝擊吸收的狀態,但
為了應對各種商業需求的載重情境,底盤本身的剛性以及後固定軸式葉片彈簧等設計卻又
能夠有效的支撐行駛間更加進階的路面反饋力,換句話說,柔軟卻不致失卻信心、就像是
人體強韌的骨骼配合柔軟的肌腱那樣,只是稍要提及的,出廠設定的輪胎採取較窄的扁平
比為185R14C,本身接地面積較為窄小的情況下給予駕駛者的信心會較受影響,倘若無法
習慣窄胎的特性,更換輪圈採取J值較大的輪胎便能有效改善。
就如同許多人高喊「出手排我就買」卻又萬人響應無人到場的情況,現實就是手排車駕駛
確實愈來愈式微,不論是商家徵求駕駛員或者是年輕創業購車,往往都只是「執手排駕照
而卻步萬分」,要說開著新世代自排的Delica會不會想起過去?肯定是會的,試駕過程中
每每介入回憶的思緒便是「要是現在能換檔就好了」,看向不自覺放置於排檔桿上的右手
,那固然是一種情懷沒錯,但情懷又值幾多錢?好開好上路、面對塞車不抓狂並且又能確
實幫助自己的事業,Automatic Transmission、自動波箱、自動牙又有什麼不好的呢?配
合足以通過六期排放法規的動力、有效幫助的行車配備以及那專為職業駕駛所打造的15平
方米移動空間,你說Delica為什麼能在台灣存活那麼久?當然是因為老闆們覺得耐操好開
啦!
2020年式Mitsubishi Delica客貨車自排車型基本資料如下:
引擎形式:2.4升直列4缸汽油自然進氣引擎
最大馬力:98kW(133.24ps)/5,250rpm
最大扭力:20.4kgm/2,500rpm
變速箱:5速自排變速箱
前輪懸吊:叉骨扭力桿獨立懸吊
後輪懸吊:固定軸式葉片彈簧
驅動形式:後輪驅動
煞車形式:前碟後鼓
車身座位:8人座
心得:認真覺得隔了這麼久才發布這種有改跟沒改差不多的小改款,那還不如不要改還不
會被罵得這麼慘,真的是沒對手所以隨便改改繼續賣的概念
*轉錄新聞/情報,必須附上原文及網址連結及心得或意見30字(不含標點符號)*
作者: HsuHsiangYun (CloudHsu)   2019-11-24 12:55:00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