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Volvo休旅車壓水坑打滑自撞護欄車頭毀(圖

作者: bearland (夜鷺食穀)   2019-09-15 23:13:03
[ettoday] 國1北上泰山段突下大雨 休旅車壓水坑打滑自撞護欄車頭毀
https://is.gd/Uu5jYG
2019年09月15日 18:14
https://i.imgur.com/8jFpyke.jpg
https://images2.imgbox.com/cc/a4/DkDXabI3_o.jpg
記者陳以昇/新北報導
國道1號北上35.8公里泰山路段,15日下午1時許,一部白色Volvo休旅車疑似天雨路面積水打滑失控,自撞上旁邊護欄,車頭撞爛零件四散,所幸後面車輛即時煞車,沒有造成追撞。
施姓男子開著一部白色Volvo休旅車,從桃園北上要到台北,在行經國道1號北上35.8公里時,因突然下大雨,視線不良加上路面積水,車子輪胎打滑,整輛車失控自撞上旁邊護欄,車頭嚴重毀損,幸好當時後面車輛即時煞車,沒有釀成更大事故。警方獲報到場將事故車輛移置,施姓男子僅受驚嚇並無外傷。
==心得==
車速越快、輪胎胎紋越淺,車子就越容易打滑。
輪胎胎紋的深淺程度會大幅影響雨天行車的安全性。
根據國外研究,雨天行車,輪胎的胎紋深度要超過3mm以上才安全。
如果輪胎磨耗,胎紋深度不到3mm,會大幅拉長雨天的煞車距離,
輪胎的抗水漂能力也變差了,遇到積水路面時會更容易打滑失控。
(圖) 水漂效應:隨著車速加快,胎面逐漸來不及排水,最後輪胎就會浮在水上
https://images2.imgbox.com/83/98/RZgwqcB6_o.jpg
https://images2.imgbox.com/87/d1/zTF0PihU_o.jpg
(圖) 胎紋深度與磨耗程度關係圖
全新胎的胎紋深度為8mm,等到只剩下3mm時就該換新輪胎了。
https://images2.imgbox.com/1f/50/Rft7B1Id_o.jpg
(圖) 時速100公里時,胎紋深度與濕地煞車距離長度的變化圖
https://images2.imgbox.com/6c/eb/ugVilOgh_o.jpg
(Photo: Springer.com)
胎紋越淺,時速100公里的濕地煞車距離就越長。
在胎紋深度3mm時,煞車距離會比新胎拉長25%。
胎紋深度1.6mm時,煞車距離會比新胎拉長超過50%以上。
(圖) 胎紋深淺與排水能力解說圖,8mm vs 3mm vs 1.6mm
https://images2.imgbox.com/63/8f/kYqwEMAU_o.jpg
本圖表,由左到右分別是代表全新、磨耗到3mm、磨耗到1.6mm。
1.圖左邊是全新輪胎,胎紋深度8mm時,排水性最棒,在時速72公里仍然有抓住路面。
但是在時速96公里(60mph)時,輪胎的前段和中段部份都被積水抬了起來,
只剩下輪胎後段和兩側部份還有抓到路面。
2.圖中間的胎紋深度只有3mm,在時速72公里,部份胎面已經被水面抬起阻隔路面,
胎面的接地面積明顯縮小。
到了時速96公里,它的胎面前中後段,整個都被積水貫穿,只剩兩旁部份還能抓到地面,開始有風險了。
3.圖右的胎紋深度只剩1.6mm了,胎面嚴重磨損。
在時速96公里,胎面被積水前後貫穿,輪胎幾乎都被積水給抬起來了,非常危險。
(圖) 胎紋深度與在濕地以時速80公里煞停距離關係圖
https://images2.imgbox.com/3f/17/MmHRxnNl_o.jpg
英國實測某一款輪胎
1. 在胎紋深度8mm時,它的濕地煞車距離最短, 80~0kph煞停距離只有25.8公尺。
2. 當胎紋深度剩下3mm時,煞車距離會增加22%,拉長到31.7公尺,
比新胎多煞了5.9公尺, 相當於撞上1.3台Altis。
3. 胎紋深度只剩1.6mm時,煞車距離會增加52%,變成39.5公尺,
比新胎多煞了13.7公尺, 等於撞到3台Altis。
由此可知,胎紋深度1.6mm雖然能合法上路,但雨天行車並不安全。
眼神閱讀
◇更多輪胎相關圖表
[圖解] 雨天開車 輪胎的胎紋深度要超過3mm以上才夠安全
https://www.ptt.cc/bbs/car/M.1552454011.A.007.html
◇幾款常見輪胎的抗水漂、抗打滑能力
[集體評比] 固特異F1A5 vs 馬牌PC6 vs F1A3
https://www.ptt.cc/bbs/car/M.1564307295.A.CAE.html
[集體評比] 馬牌PC6 vs 歐規Primacy 4 vs 普利司通T005 vs 固特異EFGP
https://www.ptt.cc/bbs/car/M.1564282841.A.9CD.html
作者: crossevangel (cross)   2019-09-15 23:52:00
作者: ProChristian (ProChristian)   2019-09-16 00:26:00
這篇很優
作者: a12a13a14aaa (北海英雄小)   2019-09-16 00:48:00
結論就是下大雨還是降低時速比較安全,水漂等於車子變船,穩定系統怎麼介入都是打滑,就算介入,也已經滑到不知怎麼了。
作者: chandler0227 (錢德勒)   2019-09-16 08:59:00
0.9公分積水厚度 各家新胎水漂速度大概都90左右
作者: justhandsome (香薄荷)   2019-09-16 09:01:00
logo不對!如果是他牌可能被酸船馬船T..
作者: berice152233 (WASHI買的zenfone2)   2019-09-16 15:42:00
推 太用心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