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韓國人買韓國車好像真的很便宜

作者: fhjqwefs (Kenshin)   2019-06-13 07:42:01
不要說韓國
單說大家覺得最便宜的日本神P
日本單這輛一年就超過10萬輛銷售
台灣冠軍神A一年頂多3萬輛就萬萬歲了
問題來了
今天牛爸爸要求四年各事業體
的COROLLA都要大改款
試問
同樣一組尾燈
日本汽車開模四年攤提四十萬台的費用
台灣汽車開模四年攤提十一萬台的費用
+原廠買圖費
誰的零件單價會比較高?
台灣廠商開模的行情價有到
日本的三分之一嗎?
想一想就知道了
不過這種對台灣消費者不利的事實
大概都會自動當作聽不見就是
作者: CleverKY (..)   2019-06-13 08:00:00
可是瑞凡 日本設廠、人力、研發、能源 全部比台灣貴
作者: orzzz (高雄是個好地方)   2019-06-13 08:18:00
又是這種台灣市場小的論述。 你這論述有理前提是平均總成本的谷底達成點高於台灣的販賣量,但如果台灣的量就足以達到最低平均總成本了呢? 套用你例子,搞不好模具耐用度就只有生產1萬台的程度,第二個1萬就要再做第二套模具,(同樣道理也套用於廠房、設備、管理成本),日本台灣都可達到最低平均成本。 至於研發設計費,台灣研發人員薪資慘況就不提了
作者: fhjqwefs (Kenshin)   2019-06-13 08:27:00
只能打一萬就要換模子的傳統廠商早就被淘汰了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9-06-13 08:30:00
那就不要做就好啦...這麼可憐就不會每年發那麼多股利了啦
作者: YCL13 (靜默)   2019-06-13 08:32:00
國瑞的燈具不是跟大億進的嗎?現在變成自己開模了嗎?
作者: fhjqwefs (Kenshin)   2019-06-13 08:35:00
人事費日本有高到3倍嗎?就算給你3倍 今天模具總成本假設台灣50萬 日本150萬 請問50萬分到12萬台份去攤 跟150萬分到45萬台哪一個單價會比較高?大憶的開模費難道他們會自己吸收嗎?資產還是國瑞的啊
作者: YCL13 (靜默)   2019-06-13 08:38:00
請問你知道大億是賣全球的燈具公司嗎?如果其燈具比較貴,那國外燈具就不用賣了吧
作者: AustinRivers (我盡力了Q___Q)   2019-06-13 09:03:00
原來是被動發財的概念
作者: spahappy (dennis)   2019-06-13 09:07:00
人家研發設計成本都不用考慮進去的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9-06-13 09:35:00
做AF市場就是售後市場 零件的要求跟 OE件(原廠裝車)是不一樣人家BMW原廠裝車怎麼不跟大億買BMW原廠裝車的配件商 假設是A廠商做的A廠商不一定能賣到AF市場 而BMW賣出的維修零件價很高昂所以AF市場 才有利潤空間 不一定是自己成本低而有競爭力真的能做到OE件的廠商 才是真的有競爭力
作者: qoo00116 (捲捲)   2019-06-13 09:58:00
O大說的對
作者: YCL13 (靜默)   2019-06-13 10:05:00
以燈具來講,臺灣多是OEM和AM都做,雖然主賺在後者,但前者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9-06-13 10:05:00
模具當然要看什麼件 射出跟鍛造壽命完全不同
作者: YCL13 (靜默)   2019-06-13 10:06:00
還是得拚呀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9-06-13 10:06:00
只是一般都會有十幾萬件的壽命 以上
作者: qoo00116 (捲捲)   2019-06-13 10:07:00
台灣車商的最大成本應該是拿去養立委官員的錢吧 呵呵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9-06-13 10:07:00
其他的成本 例如設備與固定資產 要算10年或是20年折舊10年裡面能做多少件 這才是固定成本的均攤量大與量小 也就是稼動率 這部分差別大研發成本的均攤 這是看這件產品的週期內的總件數 也是大小有用模具壽命一萬件 去解釋所有的固定成本均攤 離事實太遠我有個客戶有個件 一台車兩件 這款車一個月賣四萬多台另一款車也共用這件 賣一萬多台所以這個件 一個月就要十萬多的數量這種量 在台灣是根本不用想的我自己做GM的東西 一台變速箱一件GM原則上是全球採購 就是全球的這件東西在一個地方生產這件我也曾經一個月出過10萬件這種量大的東西 非常好做 不良率很低一條生產線 要做多種類似的產品 更換模具 調適 都要花時間稼動率就掉下來了 加上更換產品的初期不良率也較高
作者: CleverKY (..)   2019-06-13 10:33:00
日本產能增倍 產線 耗電 人力數量都倍增 還不是一樣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9-06-13 10:34:00
單純只做一種 一整個月做好做滿 這是最好的
作者: fhjqwefs (Kenshin)   2019-06-13 10:51:00
人家研發的圖給你台灣開模你認為那張圖的價格會比母廠的人事費用還低嗎?事業體就是母廠的金雞母啊
作者: allencc (努力奔向燦爛青春吧)   2019-06-13 11:49:00
這篇專業 日本一套研發/模具都是上看百萬台的規模在攤提相較台灣幾萬台規模根本差了很多倍
作者: NEWinx (yoyo)   2019-06-13 12:36:00
要都考慮的話,日本原廠的設計研發成本也要算一下
作者: fhjqwefs (Kenshin)   2019-06-13 13:19:00
你因為國瑞就沒養研發人員喔你以為
作者: thigefe (米麩)   2019-06-13 16:37:00
你這比法無法證明,消費端不會知道真實成本,看財報比較快,比較一下營業利益差不多就知道啦
作者: beanbeanrice (SuperRice)   2019-06-13 21:20:00
嫌難賺廠收一收關了啊 沒本土汽車工業會全民失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