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以前的台灣汽車市場比較大嗎?

作者: saitou68201 (漂泊不定)   2019-02-19 15:20:04
※ 引述《kashima228 (承)》之銘言:
: 如題
: 就我所知
: 我家以前有過Renault twingo 1997 ,Opel astra 1992, audi a6 忘了幾年的,vw vento 1998,peugeot 605 忘了幾年的,peugeot 205 1992 , 大發新象 也忘了幾年
: 日系車只有過喜美三代
: 聽我爸說以前買vento時有和a4比過
這是個好問題,雖然我不是反鹽大將軍Sturmvogel,不過我就搶一下可能是他的工作好了
,希望他不會介意 XD
其實這問題不難,從戰神最常用的臺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的資料裡面就可以找得到了
http://www.ttvma.org.tw/cht/information.php
從臺灣國產汽車銷售年統計表(1979-2017)的統計來看,以你說的那個時期,約莫是80年代
晚期到90年代前期。當中,國產車銷售量最高的一年是1992年,共422,756輛
這裡面包括了羽田、三富這些車廠,生產標緻、雷諾等廠牌的車
我一時沒找到1997年以前進口車每年銷售量的資料,但根據這份經濟部標檢局的資料來看
https://www.bsmi.gov.tw/wSite/public/Attachment/f1226034137828.pdf
90年代末期時,臺灣每年汽車總銷售數量大約在42~47萬之間,單就數量來看,臺灣在2016
、2017到2018之間,總銷量也大概在43~45萬之間,差異沒那麼大。真正臺灣汽車市場最慘
澹的日子是2008金融風暴前後的那段期間,市場總銷售量跌到30萬附近
所以我認為,臺灣現在跟90年代的市場規模差異算不上極大
我個人覺得你提出的問題的答案,比較偏向於一些車廠經營上策略的改變,或是一些缺乏
競爭力的車廠、車款退出臺灣。例如你說自主變更設計這種事情,以前鹽董家的裕隆集團
代理Nissan的車款時整天都在幹,包括甚麼Cefiro、Teana之類的都被鹽董拿來魔改過
後來原廠經營策略在一定程度的調整後,就不太允許他這樣搞,但這跟市場大小有多大關
係就比較看不出來。另外一個部份是早期車輪黨政府的經營策略上,還是比較傾向於保護
國產車業,也就是Stu最常幹的一點,你要說圖利財團也是可以,所以會希望外國車廠能以
合資的方式進入臺灣生產
至於後來像羽田、三富這些車廠倒掉,那就是另外的問題了
再說,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有些」國外原廠大概多少也會覺得讓國產車自主改款,或者
說偷料之類的,對於銷售或品牌形象而言未必是好事...
但我覺得與其說是市場萎縮,倒不如說是市場結構改變,越來越多的外商直接原廠進來臺
灣直營或是代理權的轉移,這肯定會某種程度上改變原本的銷售或生產策略,像Mazda就變
得跟以前很不一樣;而早年在臺灣相對多的美系、法系車市場,現在衰退到幾乎看不見,
轉被德系、日系進口車佔領
要說這是臺灣市場大小問題的影響嗎?我不太認為
因為那些買不到的美系車,有些連原廠都已經消失不見了,臺灣的美系車市場衰退,並不
完全是因為總市場衰退,看起來或許更像是人們在汽車消費習慣跟市場的轉移
或許德國、日本車還是更合臺灣人的胃口跟需求一點吧
: 價錢差十幾萬 vento 70十幾萬
: 但除了車殼內裝不同外 底盤引擎等零件都是共用的
: 掀開引擎蓋也可以發現 零件上都有奧迪和福斯的標誌
: 這台真的耐用一直開到2014年左右吧
: 雖然變速箱一直壞(R檔常常卡住,要熱車才能倒車)
: 06年買2.5代CRV後因為沒車位就都丟戶外停了
: 每年水沖一沖 烤漆依然亮麗如新
: 相比astra,a6 來說vento真的很棒
: astra也開到12還13年吧
: 啊不過一樣丟戶外 車門都生鏽 烤漆都曬到掉漆 後車廂還長了小植物= =
: 因為丟台北 也沒常常開就報廢了
: a6則是後輪軸有問題(放到壞掉吧) 修的殘值也沒了
: 一直放車庫內到爺爺去世後才報廢
: 而且這台幾乎很少開 一直到報廢大概開沒10萬
: 原因 耗油
: 而且剛買來就去A到牆
: 我爺爺就很少開車了
: 而標誌的車因為親戚在羽田上班
: 員工價聽說很便宜
: 只是妥善率好像不是很好
: 我的印象中只坐過一次
: 後來三臺都是給親戚接手了
: 我也沒什麼印象啦
: 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大發新象了
: 不過那個印象很不好就是了
: 開高速像要解體 很怕
: 發現到以前台灣能買到的品牌真的很多
: 而且很多都有國產化
: 甚至還可以自主改款
: 現在不是改進口就是根本沒進
: 以前的汽車市場是不是很大?
作者: MunezSu (Munez)   2019-02-19 15:23:00
小時候的夢想是開有V12北極星引擎的美國車,這輩子大概達不到了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9-02-19 15:26:00
二手的應該還找得到吧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9-02-19 15:32:00
市場還沒成熟的百花齊放時期,就像以前量販店有萬客隆 特易購 高峰 亞太量販 東帝士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9-02-19 15:34:00
以前有段時間沒有頭又大可以買阿~
作者: MunezSu (Munez)   2019-02-19 15:34:00
不是在美國開啦,以前的夢想是開濱海找奶奶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9-02-19 15:34:00
廝殺十年後,看不見未來的廠牌就會自行退出了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9-02-19 15:43:00
我的奶奶找不到了 只能在濱海找西施的奶奶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9-02-19 15:55:00
1970年代停止日本新車進口~到80年代末美規頭又大進口所以我小時候路上開始有車的時候 頭又大很少...
作者: Lambo1228 (ㄩㄩ)   2019-02-19 16:01:00
我家還有克萊斯勒
作者: abcd425heart (鮪魚蛋)   2019-02-19 19:31:00
小時候計程車都福特啊,自家車裕隆
作者: kashima228 (承)   2019-02-19 20:02:00
了解 謝謝解答~
作者: qq441122 (路過的鄉民)   2019-02-20 02:07:00
以前的時代Toyota也不是龍頭呀XDD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9-02-20 09:16:00
以前的時代沒有TOYOTA買阿... 日本車不能進口 80年代頭又大在美國開工廠之後才用美國車的身分賣來台灣國產要到1989年才有~
作者: takachen (其實我想過正常的生活)   2019-02-20 14:28:00
不成熟的市場會百花齊放,等成熟了不夠力的廠牌自然會消失。想想當年手機剛普及的年代有多少手機品牌現在已經不見了。不論國產品牌或國際大廠都一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