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汽車節目某個車媒
再討論納牌的發展和其他車廠的車款設計差別
納牌剛出來的時候車款是用前衛的電子配備當作賣點
但是引擎和底盤等機械結構都是到處去全世界買別人的設計
所以車子看起來很不錯 可是開起來就是有一點怪 不協調
再加上電子配備當賣點的部分其他車廠也都做得比納牌好
前幾年 找了水野大師來幫忙改善及設計納牌的車款
聽說水野大師 現在設計一款 模組化的 水野底盤
引擎的部分 缸外要改成缸內
以上是我看車媒評論的
我疑問是 機械結構的設計 台灣真的沒辦法做出來嗎?
底盤 懸吊的結構設計 不是都只有那幾款?
為什麼納牌不使用? 譬如:多連桿 雙A臂之類的
是因為專利嗎? 專利的話每一間車廠也都有在使用不是嗎?
引擎 變速箱的部分 台灣也許程度還真的跟不上吧?
最近看的日劇 下町火箭 也把兩部都看完了
夢想 真的不是用嘴巴說的而已
裕隆 真的沒有想要把納牌做好的話
還是趕快把其他的代理權放手吧
好想買OPEL ASTRA...
廠規,汽車大廠的know how,先有這個再談結構&設計
作者:
s9221320 ((@皿@)--C)
2018-12-27 10:10:00你沒讀過機械工程很難跟你解釋底盤。
作者:
LastHuman (æ•£å‡éƒŽ)
2018-12-27 10:15:00各種力學 材料學 還有大量金錢投入,成本效益問題,台灣要做出來底盤不是不可能,只是那個都是經驗技術資本堆好的...這都是理組的事情,不是用想的用畫的就能造出的
中國靠合資拿廠規的進展速度,跟台灣自己摸索差很多理組再強也是兩手一攤 garbage in garbage out
重點當然是錢啊...新設計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不如買現成的 反正成本也都疊在車價裡
作者:
jason0330 (哈哈滅修乾魔哈哈問題,9)
2018-12-27 10:34:00舉TNGA為例,雖然比以前的豐田底盤進步非常多,但是駕駛感受跟歐洲車還是差那麼一點點。連豐田這種經驗、銀彈什麼都有的世界大廠,在這個部分依舊無法超越業界的標竿,就大概可以知道,這種東西真的不是那麼簡單。
作者:
x4068 (x4068)
2018-12-27 10:43:00哪那麼簡單 直接拿保時捷底盤逆工程也做不出保時捷的操駕感
我覺得買沒關係啊,不過買爛貨我真的不能接受用人家淘汰的東西來做新款車給消費者,到底誰的問題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12-27 10:55:00我覺得豐田做得出來 只是要做就是要堆料而豐田的企業文化又是主要做"會賺錢"的車子而非好玩的車子TNGA終究還是一個平價車為主的平台 自然不可能為了操控去設計太多操控導向的細節浪漫的車子豐田也不是做不出來 就做個一兩款火力展示
作者:
leo01018 (ptt41251)
2018-12-27 11:07:00要操控買86 或 牛魔王
可能有人會嫌棄 不過我覺得86就很浪漫而且只要外匯c300的價位(硬要扯xddddddd)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12-27 11:21:0086的問題比較像是動力單元太少
作者:
youGG (Denzel)
2018-12-27 11:45:00工程師很多都去國外了啊
作者:
Yench (閑閑沒事)
2018-12-27 11:59:00差不多該出傳動軸門了
作者: jasterliang (小葉柳) 2018-12-27 12:34:00
能做出車子專利的工程師留在台灣幹嘛...會留下來都是等著養老的非工程人員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12-27 12:41:00我說的動力單元是原廠動力單元 民間改裝廠還叫豐田?
作者: ru04hj4 (純樸鄉下人II) 2018-12-27 13:27:00
汽車是難在工藝品質
作者:
sanhu (sanhu)
2018-12-27 21:24:00很久以前,有人告亨利福特侵權,福特打死不理,之後幾乎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