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買新車的感想

作者: alur (眼神的堅定)   2018-11-04 14:27:26
補充一點可能地區的差異性也很大
小弟我在花蓮,最近買新的prius4
在花蓮問到最多就是折6.5w,還要綁乙式險
而且還是透過同事找到花蓮區T牌最強業務
還是一樣死豬價,
我們都跟他表明台北一樣2019年式新車,
折十萬到十一萬都有,
花蓮業務還是一樣不肯降,
還一直打電話來說要我考慮,
在花蓮有業務服務比較好,
找得到人什麼之類有的沒有的,
最後還說不然你自己出個價,看要折多少
我覺得這樣實在很沒誠意,要折多少還要我自己喊,好像我求你的樣子,
那我乾脆就去台北買就好了
另一個年輕業務也很好笑,
他說我這個問到的折價不可能,
裡面一定有問題,
他還打了個電話給他朋友,
說是宜蘭頂級業務,年銷售破百台之類的
擴音出來給我聽,
兩個人就在電話裡一搭一唱,
不可能折這麼多,一定有問題blah blah
後來還是跟網路上認識的台北業務買了,見面那一天才發現業務才23歲,
看起來就是個肥宅(宅宅相惜!?),
應該也不是什麼百大業務之類的
業務說花蓮一個月只進一台p4
台北光一個所,一個月就可能有5.6台
也難怪花蓮的價格這麼硬了...
目前交車剛滿兩個禮拜,
回花蓮保養廠第一次定期維修,
現在都用app預約了,
約好直接開過去,
到底還需要業務什麼服務呢....
附帶一提,花蓮人真的很可憐,
買車貴,裝隔熱紙差更多,
台北我問3m m70+m40 17000
花蓮我問,已經先表明台北價格了
問到的價格還是要到22000,
硬是多了三成多的錢.....
※ 引述《siegemode (接二連珊)》之銘言
: 車子的售價是車商決定,不是業務員決定,
: 業務員的任務是幫車商向消費者洗腦,叫消費者掏出錢來,
: 我舉個例子,數字並非實際狀況只是用來參考,
: 例如現在2018/11月消費者要買車,
: 車商即將有一班輪船要運來100台2018/10出廠的車到台灣來,
: 每一台都是成本150,表價200。
: 2018/01~03出廠,送保養+保險+120萬零利率,或者空車都不送底價170
: 2018/04~06出廠,送保養+保險+ 60萬零利率,或者空車都不送底價180
: 2018/07~09出廠,送保養+ 30萬零利率,或者空車都不送底價190
: 其實就是堆在倉庫裡面越久的賣相越差,
: 只得少賺一點(或者送多一點贈品)趕快把投注的資金拿回來,
: 否則又要多堆100台進倉庫而且我沒錢周轉哪~~~
: 假設2018/07~09出廠的車業務員成功洗腦客戶掏出191,
: 車商銀行匯款帳戶收到191,車商落袋190且拿出1給業務員。
: 簡而言之,2018/11買了車,
: 2018/01~03出廠的車掏175買業務員賺5,消費者: 爽! 我折25哩
: 2018/07~09出廠的車掏191買業務員賺1,消費者: 幹! 黑心業務員多賺我16
: 事實上基準點根本不同,
: 所以研究菜單的時候,買的時間和車的出廠日期都必須看清楚才能參考。
: 庫存賣完了就只能買新出廠的,沒辦法買到一樣殺很大的,菜單是有時效性的。
: 買到比較低價的不代表消費者本身很會挑,
: 有時候是業務員抓到你的心態塞了庫存給你,只注意折讓就成交了。
: 就省錢的角度而言是這樣沒錯,但這樣是車商讓利,不是消費者很會殺價。
: 以上是每一台車配備都一樣,往往不同批出廠時間的貨配備還不一樣哩,
: 有時甚至買到配備少的但是自己根本不知道。
: 偏偏網路上的菜單往往只寫折價,不說清楚幾月的時候購買何時出廠的產品,
: 車身顏色配備也都不說清楚,
: 是否附加貸款、保險、貸款利率、貸款開辦費等等資訊,也很少全數仔細交代,
: 除了在倉庫擺多久,也和景氣、以及對手策略有關,
: 假設對手佛心降價,或者推出超有競爭力的新一代,導致自己賣不好就只能降價出清

: 例如:
: 情境A(或者經銷商A)
: 2018/01~03出廠,倉庫有10台,底價170
: 2018/04~06出廠,倉庫有20台,底價180
: 2018/07~09出廠,倉庫有40台,底價190
: 情境B(或者經銷商B)
: 2018/01~03出廠,倉庫有20台,底價160
: 2018/04~06出廠,倉庫有40台,底價170
: 2018/07~09出廠,倉庫有80台,底價180
: 情境B的狀況下,就會大肆宣傳有優惠活動想辦法把庫存清掉,
: 而此時消費者可以走南闖北找到這樣的經銷商,趁你病要你命,
: 簡單幾個結論:
: 1. 買到折讓多不代表很會殺價,或者業務員很有良心不賺錢,
: 只是恰好在那個時候要買車且經銷商讓利。
: 2. 挑現貨庫存買、廠商大肆宣傳的時候買,或者改朝換代的時候買最省銀子。
: 3. 庫存顏色搞不好只剩下黑的,要白的只好挑出廠日期比較近但是比較貴的。
: 能撿便宜有個前提就是不挑什麼都可以,倉庫堆久一點不在乎、
: 最好遇到很醜的肉色皮椅再減10萬更好。
: 4. 各位消費者請努力多跑幾家經銷商各殺個幾輪,遇到衰退的經銷商更有殺價空間

: 5. 網路上參考菜單不要只看折讓數字,其他條件仔細追問清楚。
作者: t5p3ax (收集女孩的勇者)   2018-11-04 14:44:00
花蓮的工作,薪水也會比較高嗎
作者: fan0226 (YI)   2018-11-04 14:48:00
開上來台北順便玩啊,話說花蓮人自己會想走蘇花嗎還是只走蘇花改
作者: bandongo (簡單愛)   2018-11-04 14:51:00
買車真的要台北買。台北量大才便宜
作者: xvid (DivX)   2018-11-04 14:55:00
維修真的用不到業務
作者: grotwpig645 (張智良)   2018-11-04 14:58:00
可以去台北
作者: s39602104 (see)   2018-11-04 15:08:00
車子運到花蓮的運費呢?還是花蓮有廠區
作者: RDSON (Rds(on))   2018-11-04 15:21:00
偏遠地區沒競爭者就是這樣啊
作者: scs4869 (婆婆媽媽一起來)   2018-11-04 15:35:00
台東也是,同一台車折價少3萬,傻子都知道要去西部買
作者: Steve28 (嗯)   2018-11-04 15:51:00
不要相信什麼業務會給你多好的服務這件事了。業務說穿了只是把商品推銷給你而已,交易完就直接對原廠就好,根本不需要業務。所以買車還是買自己滿意就好,業務真的一點都不重要。
作者: everymoment (晴天)   2018-11-04 16:25:00
花蓮薪水很低啊...可是物價很高,不輸台北XD
作者: kobetree (hey Kobe)   2018-11-04 16:41:00
至少服務廠服務差不多~唯一慶幸吧
作者: berryc (so)   2018-11-04 18:21:00
花蓮東西貴正常...交通不便無解你可以去台北買便宜很多,開回花蓮的風險自負...
作者: applewarm   2018-11-04 18:44:00
推,真的是要多看多比較
作者: panzer1224 (panzer1224)   2018-11-04 21:20:00
不懂買了車還要找業務幹嘛??
作者: black209014 (噗雷克)   2018-11-04 23:50:00
直接托運回花蓮、也不用自己開
作者: xup6xu6 (一人一隻雞翅膀)   2018-11-05 06:42:00
不就台北開到花蓮是有多少風險差幾千就算了 差四五萬我寧願自己去台北開
作者: fuki (長不大的小孩)   2018-11-05 12:12:00
求開回花蓮風險
作者: fivepush (五樓)   2018-11-06 14:45:00
花蓮人推~ 上週才去中央路牛頭牌試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