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Tesla首席電池科學家宣布離職

作者: Ekmund (是一隻小叔)   2017-08-03 17:42:07
原新聞標題:
首席電池科學家 Kurt Kelty 宣布離職,特斯拉 Model 3 量產計畫生變?
原文連結:
https://goo.gl/92V29P
原文內容:
http://i.imgur.com/sxXYUIE.jpg
來自彭博社的消息,特斯拉電池供應鏈和業務發展高級總監、首席電池科學家 Kurt
Kelty 已於近期從特斯拉離職。Kelty 是 Model 3 搭載的新型 2170 電池順利量產的頭
號功臣,這樣的專家在 Model 3 產能提升的關鍵時期離開,是否意味著 Model 3 量產計
畫再度生變?
先來聊一下 Kelty 強在哪裡。自 2006 年加入特斯拉以來,他領導特斯拉一步步從電池
行業門外漢變成 2016 年「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和消耗企業」。從特斯拉離職前,Kelty
負責的計畫達 11 項之多:
‧代表特斯拉與松下牽線協商人員確認就 Gigafactory 1 建設計畫達成合作關係。
‧負責特斯拉上游電池原材料(包括鋰、石墨、鎳等)的本地化採購合約的談判和敲定。
‧負責特斯拉上游電池原材料供應商在 Gigafactory 1 的整合、談判及後續合約的敲定。
‧領導高級電晶開發小組。
‧負責特斯拉電晶(指新型 2170 電池)的設計和實施策略──包括化學材料及外形設計。
‧代表特斯拉與松下牽線協商人員進行談判和確認電晶(2170)共同開發工作,敲定數十億
美元的合約。
‧負責所有電池的採購和庫存管理。
‧領導電池品質控制小組。
‧領導電池品質測試團隊,負責電池循環測試和壽命預測。
一句話總結,Kelty 是特斯拉電池執行層的最高負責人、2170 電池之父,精通電池研發
、製造及測試、原材料採購和供應鏈管理的全能型人才。別的不說,在特斯拉公布 2170
電池的設計後,動力電池領域的圓柱形電池玩家三星 SDI 和 LG 化學,隨後跟風發表了
自家 2170 電池,規格與特斯拉如出一轍,這在一定程度說明了特斯拉產品的前瞻性。
在 Kelty 帶領下,特斯拉汽車電池組成本完成了從 2008 年特斯拉 Roadster 的 1,200
美元 /kWh 到 Model 3 的約 125 美元 /kWh 大幅下降。在電池衰減方面,之前有文章揭
示過,特斯拉實驗室曾測試 Model S 的電池組,在模擬運行了 50 萬英里(約 80 萬公
里)後,電池組容量衰減到出廠原始容量的 80%。而電池組在整個生命週期內支持的行駛
里程達到 100 萬英里(約 160 萬公里)。
http://imgur.com/yndQ2q3.jpg
3 月 22 日,國際電池研討暨展覽會將年度電池創新者大獎頒給特斯拉,代表特斯拉上台
領獎的 Kelty 隨後發表了題為《特斯拉 Gigafactory 1 電池材料的採購和生產》的演講
,演講中 Kelty 表示,特斯拉和松下並非傳統的供應商關係:
「我們共同開發和最佳化了 2170 電池的化學特性和外形尺寸,松下在動力電池製造方面
的能力是無與倫比的,他們知道如何製造高品質的產品,高品質意味著一致性、可靠、合
理、低成本。」然後他指出了特斯拉和松下的差異,這是使兩家公司合作取得進展的主要
原因:「他們有高效的製造水平和非常保守的商業策略,而特斯拉會布局非常前瞻和瘋狂
的技術,這樣的組合對兩家公司來說都是非常好的互補。」
回到今天的議題,特斯拉發言人已經回應:「我們可以確認 Kurt Kelty 已經離開公司探
索新的機會,感謝他為特斯拉所做的一切。他的職責將分配給特斯拉現有的團隊。」
前面已經提到,Kelty 是推動 2170 電池從研發到量產的核心人物,眼下正是 Model 3
量產爬坡的關鍵時期,Kelty 的離開會不會對量產造成不利影響?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另一個例子為類比。2016 年 11 月,特斯拉 Autopilot 計
畫負責人 Sterling Anderson 突然宣布離職。然而 10 月初特斯拉宣布搭載 Autopilot
2.0 硬體車型量產的時候,Musk 放出豪言,宣布年底將推送 Autopilot 8.0 系統更新,
使第二代硬體車型的高度輔助駕駛功能追平老款車型。
在這節骨眼上,計畫負責人突然離職,最終結果是什麼,特斯拉在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推送了 Autopilot 8.0 系統更新。不過體驗 8.0 系統的車主發現,這個推送是 Musk 給
自己一個台階下,新車型高級輔助駕駛體驗距離上代車型仍有差距。
為了儘快解決體驗問題,Musk 找來蘋果軟體前高層、Swift 語言之父 Chris Lattner 擔
任 Autopilot軟體副總裁,由 AMD 前首席架構師 Jim Keller 擔任 Autopilot 硬體副總
裁,兩者統領 Autopilot 計畫的研發。
3 月底,特斯拉 Autopilot 視覺部門副總裁 David Nistér 從特斯拉跳槽到晶片廠商輝
達,特斯拉發言人回應稱:「伴隨著 Chris Lattner 成為新任 Autopilot 軟體副總裁,
David Nistér 在公司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繼續留在特斯拉讓他遇到了瓶頸,我們
感謝 David Nistér 為公司做出的貢獻,並祝他未來一切順利。」
6月22日,Chris Lattner 也宣布從特斯拉離職,同時 Musk 投資的另一家 AI 研究公司
Open AI 研究科學家 Andrej Karpathy 宣布加盟特斯拉擔任 Autopilot 軟體副總裁。
在 Autopilot 高層如此頻繁更換的情況下,在特斯拉財報會議、股東大會、各個公開場
合中,高層表態關於「2017 年底從加州至紐約長達 4,500 公里全程無人為干預的自動駕
駛技術展示」目標從未改變。
事實上,從 2016 年 3 月開始,已經有超過 20 名特斯拉高層離職,他們的業務範圍涵
蓋了金融、通信、監管事務、生產、製造、產品和計劃等各個領域,可是你看特斯拉既定
的產品規畫,可曾因為哪位高層的離職被迫延期執行?
說到 Kelty,Kelty 是全球最頂級的電池專家之一,誰可能接替他做特斯拉電池業務的決
策人?
這裡做一個預測:Jeff Dahn。
Jeff Dahn 是加拿大 Dalhousie 大學的教授,2016 年,特斯拉電池業務部門和 Jeff
Dahn 領導的電池研究小組達成合作。之前 Jeff Dahn 電池研究小組曾與 3M 公司合作研
究電池有超過 20 年的歷史,特斯拉新成立的「NSERC / Tesla Canada 工業研究協會」
成功「策反」了 Jeff Dahn,使他加入特斯拉電池研究隊伍。
Jeff Dahn 與特斯拉非常合拍,3 月 22 日,代表特斯拉在國際電池研討暨展覽會發表演
講的一共兩人,除了 Kurt Kelty,另一位便是 Jeff Dahn。
Jeff Dahn 現在的研究重點是提高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和電池壽命,以降低特斯拉汽車
和儲能的電池成本。
事實就是這樣,不管你多厲害,沒有人能影響特斯拉整個公司的前進腳步。不過,全球最
頂級的電池專家 Kurt Kelty 從特斯拉離職了,寧德時代、比亞迪、三星 SDI、LG 化學
還等什麼呢?
心得/說明:
特斯拉走來一路風雨
其成就和處境造就了不少粉粉和黑黑
打從創立之初
高牆要倒了的傳言便不絕於耳
死亡車禍、員工職災、高層離職、股價過高等等
每一次都一定會掀起一波喊衰浪潮
但大多也是讓我笑笑就算了
可是這次 是不同以往的層次
最根本的電池技術負責人出走
完全不是上述事件可比擬的狀態
或許特斯拉在快速成長的腳步中
真的犧牲了什麼留下頂尖人才的要件
我不認為 Chris Lattner 和 Kurt Kelty 是偶然
這類師範級人物 在職場上對共鳴的要求是極高的
儘管這並不動搖特斯拉已打下的深厚基礎
但未來發展 就令人擔憂了
作者: qazwsx6107 (Green.pn)   2017-08-03 17:48:00
癌董表示:來我底下吧!
作者: demo68 (打爆章魚哥)   2017-08-03 17:49:00
不是特粉發的文,桑心
作者: refgdata (Sean)   2017-08-03 17:53:00
個案
作者: tamander (請給我食物)   2017-08-03 17:55:00
玩不下去當然跳船,然後特粉又要拿自己沒消化的外媒文章做反駁,事實上車子的本質就是代步,讓使用者感到方便才是重點,你看特粉對於這則負面新聞就不會貼了
作者: wheat1130   2017-08-03 17:57:00
被挖走惹?
作者: puamystery (Mystery)   2017-08-03 18:00:00
Scape:
作者: demo68 (打爆章魚哥)   2017-08-03 18:05:00
特粉:
作者: cfk301 (WHY ME)   2017-08-03 18:12:00
看看就好
作者: endless0121 (囚鳥不要開招 開招時機?2)   2017-08-03 18:12:00
令人遺憾~
作者: refgdata (Sean)   2017-08-03 18:15:00
開始走下坡了要被拉屎菌追上了
作者: jason0330 (哈哈滅修乾魔哈哈問題,9)   2017-08-03 18:16:00
未看先猜不是S/E發的呵呵
作者: a001ou (肉蟲)   2017-08-03 18:20:00
一家有規模的公司重要資料不會只由1人把持,且肯定有歸檔,所以關鍵人離職雖有影響,但不到天崩地裂啦
作者: Scape (non)   2017-08-03 18:20:00
2170量產了才走,大概是想自己創業或休息吧他在松下跟Tesla都待了好長時間,應該也不是那種用錢能挖走的人才。
作者: tamander (請給我食物)   2017-08-03 18:24:00
我相信車版其他人並不討厭Tesla,只有腦粉護航讓人看不下去,產品有疑慮還不讓人質疑,講一堆似是而非的東西,電動車一分實力說一分話,不是無限上綱到電動車是唯一,用燃油車就是差勁,結果護航那位還不是車主
作者: nonpolar (Nonpolar)   2017-08-03 18:26:00
不就是用18650?!
作者: tamander (請給我食物)   2017-08-03 18:27:00
你看我上面那位回的,還兼差當起算命來,你又不是他肚子的蛔蟲,他的生涯規劃你怎麼這麼清楚,要不要算算看Musk今天早餐吃什麼?
作者: jason0330 (哈哈滅修乾魔哈哈問題,9)   2017-08-03 18:27:00
推t大,講出大家心聲
作者: gk1329   2017-08-03 18:27:00
因為利多出盡吧 離職就可以賣股了 現在不離待何時?股票賣一賣就可以退休了
作者: easyman (oops)   2017-08-03 18:28:00
但是挖來了CPU , SW 強者, 來搞AI
作者: Scape (non)   2017-08-03 18:28:00
哈哈哈 猜他是去創業/休息這樣也不行?你要不要回去看看自己說了什麼? 玩不下去才跳船?
作者: easyman (oops)   2017-08-03 18:29:00
2170可以撐好幾年,接下來就不是鋰電池了
作者: a001ou (肉蟲)   2017-08-03 18:29:00
特粉歸特粉啦~反正他這麼好戳,去他文章或等他耍腦再戳戳就好,沒必要連別人的文中也離題戳他吧
作者: Scape (non)   2017-08-03 18:30:00
譏諷我算命那你自己算什麼? 天眼通?
作者: xxxcat (喵凹~~)   2017-08-03 18:30:00
除了股價,特斯拉啥東西高速成長。
作者: a001ou (肉蟲)   2017-08-03 18:32:00
不過沒想到馬上就開始耍腦了XD
作者: Scape (non)   2017-08-03 18:32:00
想戰就來我文章內戰,想說理辯論我每個都奉陪。只會躲在這裡對我個人攻擊而不是針對文章辯論算什麼東西
作者: cystal (專業代PO)   2017-08-03 18:34:00
怎麼一堆大咖跑掉
作者: Scape (non)   2017-08-03 18:36:00
之前BMW也有幾個大咖跑掉,但沒什麼人在意。但是Tesla有高管離職,就很容易變新聞。
作者: JEON (果然是鄉民的世界)   2017-08-03 18:38:00
特粉教主認為tesla靠musk一人就可以了吧 XD
作者: Barolo (Barolo)   2017-08-03 18:38:00
真的~要戰就去我們家Sca葛格的文中看他用 我只是負責翻譯
作者: Scape (non)   2017-08-03 18:40:00
作者: Barolo (Barolo)   2017-08-03 18:41:00
自己去問原作者 或者 這已經離題了所以不再回應 等大絕多謝Sca葛格貼圖支援 看吧就說我為人寬大 不像有些小人會跑去偷偷檢舉 你說是不是阿Sca葛格
作者: cystal (專業代PO)   2017-08-03 18:52:00
可能BMW是老廠 特斯拉這種新興車廠 人才流失的震盪會較劇
作者: d88647511 (Ricky Rubio)   2017-08-03 18:53:00
其實特粉還是會幫燃油車說話 例如他就曾質疑神A的保養比起SKODA低 是大家過度神話 All 4 one一下去還不飛天
作者: loat (虛累累)   2017-08-03 18:53:00
JB Straubel 在這方面更重要
作者: d88647511 (Ricky Rubio)   2017-08-03 18:54:00
SKODA養起來比神A低 我明天就去下單 不過他講話確實
作者: cystal (專業代PO)   2017-08-03 18:54:00
而且特斯拉這種電動車的領頭羊 本來關注度就會比較高
作者: oiolo (浜森守)   2017-08-03 19:00:00
極致cost down的兔死狗烹?
作者: jason0330 (哈哈滅修乾魔哈哈問題,9)   2017-08-03 19:01:00
保養低,過保後零件呢?
作者: XR125 (All day thinkin)   2017-08-03 19:22:00
不勞你費心,強者多的是,上面的滾了自然有強者可補上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7-08-03 19:27:00
加入後援會會有ModelS抽獎嗎?
作者: overclock   2017-08-03 19:41:00
可能覺得再不走被榨乾的不是電池效率而是自己吧XD
作者: jabari (Still不敢開槍的娘娘腔)   2017-08-03 19:52:00
去三星挖電池工程師好了...
作者: a001ou (肉蟲)   2017-08-03 19:59:00
以目前特斯拉Model3已上線來說,短期目標已入軌道,長期目標未來還有1到3年的緩衝時間,所以個人認為影響不大不過值得看的是,未來新團隊是如何建立,這我比較好奇
作者: puamystery (Mystery)   2017-08-03 20:14:00
說理辯論 認真嗎 ?連IIHS都可以質疑 說要跟人說理?
作者: bnnann   2017-08-03 20:32:00
EM 下個重心說不定是hyperloop, 可能Tesla 和電池的生產線搞定後就比較放心了
作者: capitalofz   2017-08-03 20:35:00
其實我認為他的離職在三五年內不會有重大影響model 3三年內能夠出完單就已經很拼了有影響的是後繼車款 大概在五年後才會浮現缺口不過特斯拉來講要在三年內組成新團隊應該不算困難
作者: driftingjong (長空浪子雁)   2017-08-03 20:41:00
時代變化的太快 要是固態電池能脫離氣相沉積 電池革命就要來了 一旦革新成功松下可能也會退出一線 是好是壞仍未可知 唯一能確定的是Tesla的Model3量產不許失敗 後勤要在兩年內全數到位 電池技術反而小事了
作者: henrylin8086 (小木)   2017-08-03 21:05:00
想自己開公司吧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17-08-03 21:48:00
人來來去去其實是IT界的常態...做google spanner的也是跑出去自己搞了個蟑螂這例子幾乎俯拾皆是 實在沒啥好大驚小怪的囧
作者: TaiwanNeko (台灣小小貓)   2017-08-03 21:53:00
我有看到新聞但不敢PO,怕被貼上特黑標籤
作者: FESTUM (邪影)   2017-08-03 21:55:00
牛皮穿破 就不玩了
作者: lavign (一懸命部隊)   2017-08-03 21:57:00
看不起豐田式管理 產能拉不上來
作者: trickart (我小魔啦)   2017-08-03 22:07:00
某非車主特粉真的很不可思議 還怕承認自己不是車主XDDD
作者: tamander (請給我食物)   2017-08-03 22:08:00
從財務長離開,這次換成電池科學家,員工、材料、工廠都有了,怎麼還是產能不足,成長中的企業,核心成員離去,真的讓人有聯想空間
作者: JEON (果然是鄉民的世界)   2017-08-03 22:20:00
狡兔死 走狗烹
作者: loat (虛累累)   2017-08-03 22:30:00
至少有心翻譯外訊 更新訊息有貢獻 對我這種洋文弱智的幫助很大
作者: LLika   2017-08-03 22:49:00
尖端品牌就是要不時換血換高層,這樣才有嶄新的創意
作者: xixixxiixxii (住...)   2017-08-03 22:51:00
這麼好賺的東西當然要自己跳下來賺
作者: SakuraHana (櫻花)   2017-08-03 23:03:00
應該是看苗頭不對,逃命去了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7-08-03 23:08:00
個人認為電動車可以去申請一個專版電動車廠的生態 跟傳統車廠有一定差距 當然車的特性也不同專心想去研究電動車的愛好者 也比較能好好討論
作者: JEON (果然是鄉民的世界)   2017-08-03 23:18:00
真的 不然整天宣揚教義看得很膩
作者: yanli2 ( Yan™)   2017-08-03 23:25:00
總裁夠神也能說IIHS 不準Der
作者: thigefe (米麩)   2017-08-03 23:39:00
如騎士沒了詹黃
作者: suntex01 (tears in my heart)   2017-08-03 23:44:00
我有認識的以前待過spacex...只能說,musk帶出來的公司文化,容錯的空不大.一點小包就可能得走人.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17-08-04 00:16:00
並不一定有差就要弄新板 要弄新板是要看你願意容納多少你要把新能源車都包含進去 也都可以的就像有歐車板 並不一定就要有美車或是日車板如果覺得討論的範圍太少 再把別的納進來也只是投票與共識爾就像有歐車板 車板也並沒有拒絕歐車討論當然啦 預期電動車會越來越多 可以討論的事也越來越多說不定電動車板或是新能源車板變成主流一些比較深入的事 普羅大眾一知半解的事 還是專板討論好
作者: Barolo (Barolo)   2017-08-04 00:47:00
不過現在電動車的討論還沒有大到車板容納不下 我是覺得沒啥必要特別分版啦
作者: penny31029 (~快樂跳恰恰~)   2017-08-04 10:09:00
就像通訊板=安卓板 車板=油車板也不意外
作者: jinmin88 (晝伏夜出)   2017-08-04 16:16:00
好奇這種等級的人年薪多少 會破億嗎
作者: vancedai (晴天)   2017-08-06 02:09:00
這麼大串竟然沒有人發現2170是錯的..是21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