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nahsnib: 比方說你想描述一個人很聰明結果用的方法是他可以記得10/08 21:54
→ nahsnib: 一群人同時對他提出的飲料要求這樣10/08 21:54
→ nahsnib: 可以看出作者想捧但是捧的方式很爛
比較像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描寫。
這種一大群人同時講還能處理的有條有理來展現出聰明的橋段在古典小說用的不少
比如說三國演義描寫龐統的奇才筆法就類似這樣:
柴桑口臥龍弔喪,耒陽縣鳳雛理事
飛曰:「汝到任百餘日,終日在醉鄉,安得不廢政事?」統曰:「量百里小縣,些許公事
,何難決斷?將軍少坐,待我發落。」隨即喚公吏,將百餘日所積公務,都取來剖斷,吏
皆紛然齎抱案卷,上廳訴詞。被告人等,環跪階下。統手中批判,口中發落,耳內聽詞,
曲直分明,並無分毫差錯,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盡斷畢了,投筆於
地,而對張飛曰:「所廢之事何在?曹操,孫權,吾視之若掌上觀文,量此小縣,何足介
意!」
不過用在輕小這段就變成很不倫不類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