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の思考:高畑勲與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四十年的點滴回憶
圖文好讀:https://vocus.cc/article/68cd5d62fd89780001ae8732
前言
如果你熱愛吉卜力系列動畫《龍貓》或《神隱少女》,這本書堪稱完整的吉卜力編年史
。兩位天才大師高畑勲與宮崎駿的才華無庸置疑,而真正讓這些經典誕生的推手,則是製
片人鈴木敏夫。他像「馴獸師」般調和兩位性格迥異的大師,既能引導靈感,也能化解衝
突。《天才の思考》便以鈴木的視角,帶我們走進二十部動畫作品的誕生現場,看見吉卜
力如何從夢想、矛盾與掙扎中,一步步走向傳奇。
2段心得感悟
高畑勲:慢工出細活的大樹獺
高畑勲(暱稱:阿朴)的動畫以慢工出細活而著名,像是在製作《柳川堀割物語》記錄片
時,因為過度考究,考察到一半就把從《風之谷》賺來的製作費花光,逼得鈴木敏夫(暱
稱:鈴木)緊急向宮崎駿(暱稱:宮先生)拜託再製作一部賣錢的電影來籌措費用,這部救
命電影就是《天空之城》。
拍攝《螢火蟲之墓》時,阿朴又來個大延宕,著急的鈴木跑去工作室查看,他發現繪
畫現場是一架B29轟炸機空襲神戶的畫面,阿朴還把飛機的方向,被轟炸的主角家方位模
擬的相當仔細,導致鈴木抱怨說,搞成這樣想也知道來不及,為了兼顧完成度與上映日期
,電影留下主角偷菜的殘缺白色線稿,還好大部份觀眾都沒發現。
《兒時的點點滴滴》為了搞懂胭脂原料〈紅花〉的製作方式,阿朴特地跑到山形取經
,到栽培紅花的農家深度學習,弄到幾乎變成了紅花學者,這樣鉅細靡移的態度讓擔任製
片人的宮先生氣得半死,到底要拖到何時啊。鈴木形容,阿朴是每天漫無目的都能過的很
幸福的人,所以宮先生稱呼他為「大樹獺的子孫」,事實上,阿朴年輕時真的幾乎沒怎麼
在工作。
《平成狸合戰》以大自然為中心,拍攝擬人化的狸貓抵擋多摩新市鎮開發的過程,而阿
朴所呈現的狸貓成員是以多年前在東映動畫的同仁為範本,他是樂天的主角正吉,宮先生
是脾氣暴躁的權太,據說宮先生看完電影後哭的不能自己,他說:「只有我和鈴木能說阿
朴的壞話,我絕不允許其他人說他的壞話。」這份愛恨交織,道盡了他對這位『大樹獺』
無法割捨的情誼。
《隔壁的山田君》是鈴木從朝日新聞的四格漫畫構思而來,交給阿朴後,他一口氣生出
五個小時的劇本,為了刪減片長,阿朴提出「拿掉讓人捧腹大笑的片段」想法,因為劇情
是多個小篇章聚集而成,如果過度讓觀眾停留在某一篇章,就會讓人覺得劇情銜接不順。
而「月光假面」創意橋段,則是道出了中年大叔也想當個英雄保護家人的幻想。
高畑勲的魅力在於:執著於刻畫人物日常的細節,作品充滿了社會觀察與現實反思,他
視動畫為藝術,寧願拖延也不妥協。宮先生曾提到自己永遠無法達到阿朴的電影高度,只
能默默跟隨他的背影前進。
宮崎駿:積極奮起的狸貓權太
宮先生的個人風格鮮明,但他並不擅長指導別人。他經常事事過問,甚至乾脆把作品收
回來自己畫,在他心中,理想的動畫師應該能成為「自己的分身」,唯有這樣的極致堅持
,才能創作出好看的吉卜力電影,他雖然很喜歡小孩,卻無 顧及家庭生活,兒子吾郎曾
說過一句話,十分傳神:「他是個一百分的導演,卻是個零分的爸爸。」
《魔法公主》涉及「殺死森林之神」的情節,與日本傳統觀念相衝突,最後改以架空世
界呈現。鈴木以「活下去」為標語展開全國宣傳,即使麻瘋病人或武士「身首異處」的場
景預期會引發爭議,也不改策略。結果票房大獲成功。鈴木認為,或許正是作品裡殘留的
不完美與粗糙,反而成就了它的獨特魅力。
《神隱少女》靈感則來自客戶的女兒千晶。宮崎駿以她的模樣為藍本,想像她在父母教
育下的成長過程。鈴木笑說,宮先生就是愛多管閒事。故事的的背景源於兩人都喜歡的 N
HK「故鄉的傳承」紀錄片,由此發想出「連神明也會去澡堂泡澡」的情境。
為了取回名字而在澡堂打工的千尋,與湯婆婆、錢婆婆展開了對抗。至於無臉男,原本
只是宮先生草圖中默默站在欄杆旁的一個神明。但鈴木卻一眼看出潛力,或許觀眾能從無
臉男身上投射出自身內心的陰影。他將「無臉男」作為宣傳重點,並打出「喚醒生存的力
量」的標語。這讓宮先生直呼:「這不是千尋與白龍的故事嗎……?」然而結果證明,宣
傳策略極為成功,《神隱少女》創下吉卜力史上最高票房,並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動畫
長片。
宮崎駿的一生,始終圍繞在創作與執念之間。他固執、嘮叨、控制欲強,讓身邊的人既
頭痛又敬佩。對他來說,動畫不是單純的娛樂,而是用來展現他內心中無窮無盡的想像。
值得記錄的關鍵字
Animage、阿朴、宮先生、大自然、海浪、
反戰、藝術、活下去、隨便
這本書讓你啟發了什麼
《與夢同行 宮﨑駿》阿朴與伙伴沒有死去,而是活在心中
宮先生在 2013 年《風起》發布會上,第七次宣布退休。他參考了許多國外導演的晚年
作品,發現評價普遍不高,才決定作這樣的宣示,阿朴得知消息後,氣得喝斥他:「電影
導演是沒有退休的!」宮先生只好摸摸鼻子,與鈴木展開「蒼鷺與少年」的製作,至於退
休這檔事,他乾脆賴說是鈴木的陰謀。
2018 年,阿朴肺癌過世。宮先生在喪禮上哽咽地說,《龍貓》海報中下雨的公車亭,
是引用自 55 年前阿朴在雨中跟他搭話的那一幕。他哭得老淚縱橫,也感嘆自己年紀大了
,這部新作或許會是告別作。事後鈴木吐槽:「宮先生到底是活在自己構築的異想世界,
還是現實?誰也不清楚。」
即使身體早已不如年輕時硬朗,他仍像個頑固的工匠,日復一日待在工作室,對畫面斤
斤計較,甚至將已完成的構圖全數丟掉,重新再來。他常因靈感枯竭,一個月畫不出五分
鐘的分鏡,口口聲聲說要放棄,最後還是再次拿起畫筆。這一次,他將自己投射為主角真
人,把蒼鷺大叔作為鈴木,把阿朴化為遠方守望的舅公。在 75 歲到 82 歲之間,他仍孜
孜不倦地創作。
創作過程中,與他並肩作戰多年的伙伴陸續離世,就連幫忙打理生活的管家也不在了。
一位老同事告訴他罹癌的消息,這次宮先生不再沉默,而是直率地對他說:「加油,戰鬥
吧!」他明白,每一次與舊友相見,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動畫製作後期,米津玄師帶著為作品創作的主題曲〈地球儀〉,請宮先生和鈴木試聽。
雖然米津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大明星,但面對宮先生時仍緊張不已,因為他說自己也是看著
吉卜力動畫長大的。宮先生始終不理會外界聲音,只專注描繪心目中的幻想世界,卻不知
這些故事早已深深影響數個世代。木村拓哉繼《霍爾的移動城堡》後,再度參與《蒼鷺與
少年》的配音,完成後還特地趕來打氣,讓宮先生和鈴木都感到一絲溫暖。
雖然《蒼鷺與少年》號稱「零宣傳」,其實工作室的人緊張得要命。直到首日票房傳來
捷報,宮先生和鈴木才真正鬆了一口氣。如今超過八十歲的宮先生,已經不再提「休息」
二字。或許創作動畫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他離不開、也放不下。在 2025 年的此刻,他和
鈴木正悄悄醞釀著新的故事也說不定。
我的觀點
第一次接觸吉卜力電影是小學去親戚家玩時看過的「龍貓」,那時還是用VHS錄影帶播
放的時代,看「龍貓」就像徜徉在田園鄉間的奇幻生活,不管是龍貓本人、貓公車等等,
在夢裡都能夠回味再三,是個很美好的童年回憶。
這次為了好好沉浸在吉卜力世界,我把未看過的系列電影全部補完,最驚豔的莫過於是
「輝耀姬物語」,這是高畑勲耗時8年製作的作品,發想自日本童話「竹取物語」,竹取
翁在竹林中發現一位會發光的嬰兒,取名小竹子並視如己出。這部作品從山林到京城,寫
盡人心的欲望與無奈,卻留下一股揪心的惆悵,原來想單純快樂地活著,竟是最難的事…
這份不捨的心情,讓人為之動容。
導演是創作的靈魂,而製片人則要兼顧劇本、預算、宣傳等細節。偏偏兩位導演又各自
擁有極強烈的個人風格,因此我覺得,能在兩人之間來回周旋,把矛盾化為奇蹟的鈴木
敏夫,或許才是「天才中的天才」。鈴木說道:「看到創作者苦苦掙扎的模樣,製片人其
實會很興奮、很期待哦。拜宮先生所賜,我再度意識到這一點,創作真的好有趣啊。」我
也深深覺得,因為閱讀這本書,再次認識了吉卜力動畫,心裡滿滿的都是開心與感動。
若這本書只能帶走一句話,你的選擇是?
電影不是用腦看的,要用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