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國際書展2/21潘柏霖講座

作者: yalooo626 (yalo)   2024-02-22 00:28:00
1130221
台北國際書展講座
1.我討厭我的黃色尾巴
講者|潘柏霖 ? 吳曉樂
地點 |藍沙龍
2. 看不見我們的限時動態,仍可以「看見」我們
講者 | 林妏霜 ? 吳曉樂
地點 | 黃沙龍

第一場講座「我討厭我的黃色尾巴」,取自潘柏霖的小說名稱,他是近年深受年輕人喜愛
的詩人及小說家,白淨害羞的他戴著小熊帽子,十分可愛。
對談中提及創作過程,潘柏霖說,他習慣從結尾畫面先書寫,就像看見鏡頭的最後一個畫
面,故事才逐步開始。
「寫作像是時空旅人,當下的作品都是過去的思考脈絡」,潘柏霖表示,創作與生活的走
向有關係,生活繼續,創作就會前進。
創作之於他,就如同吃飯喝水,必須去做;寫作則偏向心靈層面,是一種理解自己的過程

吳曉樂回應,人會被自己的職業改變思惟模式。創作就是瞬間的抽離,更能延長對於時間
的看法,留下日記與文字,是一種無形資產。
她笑著說,那天她過世,她的伴侶可以透過文字重新認識「吳曉樂」,甚至重新愛上她,
因為她的創作內容與現實生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面向。

第二場講座「看不見我們的限時動態,仍可以《看見》我們」,邀請作家林妏霜與吳曉樂
對談。
林妏霜強調,創作是「尊重前一刻的我自己」,愛自己的轉變過程。
她提及,AI生成對寫作生活的危險,代表每個人都可以否定現實;AI生成缺乏一種偶然性
,僅是一種最大公約數的回答。
然而,人類生命的尺度極廣,與世間不相容的人,定義充滿各種縫隙。我們能否容許一個
人成為他自己?聆聽沈默底下的東西。
林妏霜說,恐懼與恨意,是否是人好好活下去的動力?
先碰觸才能感知,有些「看見」是為了讓自己被看見。我們無從理解覆蓋在別人傷口上的
是什麼,無須過於在意「看見」,文學可以容納各種天真,但文學無法讓生活模糊。
盲人世界裡是相同顏色的重疊,生命背負著無止盡的昨天與現在。
最後,林妏霜認為,理解當下或許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視為是一段不斷抵達的過程。
https://i.imgur.com/8aT70hO.jpg
左吳曉樂、右潘柏霖
https://i.imgur.com/YlgB33r.jpg
潘柏霖
https://i.imgur.com/x4D35hD.jpg
左林妏霜、右吳曉樂
作者: Qorqios (詩人Q)   2024-02-22 00:47:00
感謝!
作者: knmoonbd (鐵飛魚/野口皓)   2024-02-22 12:5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