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愈淡泊愈美好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4-01-26 21:57:32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讀後心得:愈淡泊愈美好的四個感觸
淡泊一點也無妨, 活出快意人生的禪練習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act-less/
最近我讀完了一本輕鬆好讀的書,雖然小小的一本,卻帶給我大大的啟發。如果你覺得自
己經常太過緊張、得失心太重、好像跟不上別人的腳步,或者是人際關係和工作帶給你很
多焦慮和煩惱,那麼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這本書會告訴我們,活得淡泊一點也沒關係,
人生反而更美好。
這本書在說什麼?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作者是日本國寶級的庭園設計師枡野俊明,他的這本書融合了
禪學的智慧,告訴我們即使淡泊一點,也能活出美好的人生。書中涵蓋五大主題:「人際
關係」、「擺脫負面情緒」、「停止磨耗心靈」、「不自討苦吃」和「活出快意人生」,
幫助我們放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
這本書的篇幅很簡短,總共有 99 個禪學的小智慧,每一個智慧兩頁就能讀完,整本書只
有 200 頁,輕鬆又好讀。作者強調,其實許多事情超出了我們個人控制的範圍,只要了
解並接受這一點,可以讓我們更集中精力在「當下」,還有我們「可以掌控」的事情,就
能找回內心的平靜。
如果你想在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寧靜,或者渴望擺脫負面情緒、停止心靈磨
耗,這本書就是很適合你的小品讀物。枡野俊明的這本書提供我們實用的建議,鼓舞我們
成為一個不被人際關係操控、對工作保持積極態度、而且每天都過得愉快的人。
以下分享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四個感觸。
1.現代人被訓練成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我就知道「中了」。書名直接打中了我心裡面的一個痛點
。那就是,我們現代人似乎被訓練成了「對每件事都要有反應」。沒有反應的話,就好像
你很無情,你很遲鈍,或者你很自以為是。我仔細思考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可能的原因
有三個。
第一,社會文化對個人的影響。在許多文化中,特別是東方社會,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追求
完美、勝過他人、或是符合社會的期望。這使得我們在面對各種事情的時候,經常感到壓
力很重,擔心自己的表現或是他人的評價。
第二,成長背景對個人的影響。如果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被要求對細節加以關注,
或是在犯錯時受到嚴厲的批評,我們可能會發展出「過度」在意每件事情的傾向。深怕只
要少注意到了什麼東西,就會變得萬劫不復。
第三,資訊爆炸對個人的影響。我們每天都被大量的新聞資訊和社群媒體所包圍,除了增
加我們接受和處理資訊的負擔,也讓我們更容易對身邊發生的事情產生反應。我們看到大
家都在談論某件事情,好像我不發表一些意見,我不參與討論,就很像不食人間煙火一樣

例如,在社群媒體上,一個人可能會對朋友的每一條動態更新都有所反應,無論是點讚、
評論還是分享。即使這些動態更新對他個人來說根本沒有實質意義,但由於社群媒體環境
的影響,他仍然感到有必要做出某種反應,來維持社交互動和刷刷自己的存在感。這種過
度反應不只消耗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也可能導致我們忽視了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
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作者提醒我們,當我們遇到困難或煩惱,有時候「過度關注」這些
問題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心情變得更糟糕。因此,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反應,保持
冷靜和適度的抽離,更有助於我們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情境。
2.承認不知道是一種自信的展現
現代這個社會,資訊已經太豐富而且取得容易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想要炫耀自己學富五車
,好像什麼都知道。
尤其是社群媒體的發達,我們會覺得自己要多吸收資訊,才不會落後給其他人。有些人看
到或聽到消息,總是想要表示自己很有料,就急著留言:「啊,這個我知道了。」或者嘲
笑別人:「你竟然連這個都還不知道?」
對於這種態度,作者提出一個相反的建議:「堂堂正正地回答不知道,被嫌落伍也無妨。
」他認為,就算我們「不知道」某件事情,也不用因此感到鬧彆扭或覺得丟臉。如此一來
,我們反而能夠輕易躲開,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那種「你好像必須知道所有事情」的
攻擊。
我自己的感覺是,要建立這種勇於說出「不知道」的心態,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必須
很清楚知道「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事情」,而我們只需要對那些事情表達我們的反應就好
。有趣的是,儘管我們只在乎極少數事情,但我們認真投入和鑽研,把這件事情做到最好
,就已經非常足夠。
我認為,與其急著彰顯自己什麼都知道,我更願意很誠懇地這麼說:「我不知道的事情,
可能跟你一樣多。」不知道才是常態,都知道那是太奇怪。勇敢承認自己的不知道,反而
是一種自信的展現。
3.老是看別人臉色是卑微的表現
我們小時候可能會被大人教導「要懂得看人臉色」。畢竟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對別人的
臉色做出反應,變成我們必學的功課。
可是書中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看法:「別老是看人臉色,這個舉動的背後是卑微。」
作者指出,有很多人「過度」在意別人的臉色,像是他們可能會心想:「我如果做這種事
,對方會罵我吧?」 「我如果說這種話,對方會不開心吧?」作者提醒,如果我們這麼
做不是出自於體貼,而是害怕自己留給對方壞印象,那麼最好別這麼做。因為「老是看人
臉色」的這個舉動,背後的意義是「你卑微地想要配合對方」。
如果我們面對十個人,就要準備十種不同的面具,到最後哪一張臉才是自己真正的模樣,
反而會變得愈來愈模糊。作者建議我們面對每個人,都盡量要以自己真實的模樣去應對,
這才是建立互相信任的關鍵。
這讓我想起一位醫師 Peter Attia 說過的:「如果我們真的在乎某些人或某些事,哪怕
為數不多,也會發展出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關係。隨著年紀增長,不論是工作上還是私人
生活中,無意義的人際關係會變得愈來愈令人受不了。所以,應該把力氣放在和別人百分
百的真誠互動上。」
讓自己過得更好的方法,就是盡可能真誠,不要假裝。
或許,我們要學會拒絕,和自己在乎的事情建立關聯,貢獻給那些我們在乎的「少數」;
而不是為了迎合,服務那些我們必須費盡心力、強迫改變自己才能迎合的「多數」。我們
寧可冷酷無情也不要假裝在乎,別對每個臉色都有反應。
4.把反應保留給少數但重要的事
書中的每一個禪學練習,讓我更確信一件事情:「真正活得自在、活得豐富,能活出自己
人生成就的人,不會對每一件事情都有反應(除非你是政論名嘴或者需要蹭時事才能活的
網紅)。」
為什麼他們做出更少的反應,卻能過得更好?
根據之前我讀過的一些科普書籍,我們可以從一種科學的角度來看「反應」這兩個字。
心理學的「認知負荷」理論顯示,人類的工作記憶容量是有限的,當我們同時處理太多任
務的時候,會導致認知負荷太過沉重,導致效率變低、錯誤變多、決策能力變得更差。神
經科學則顯示,大腦每一次對外界刺激要產生反應,都必須消耗能量,太過頻繁的反應會
導致認知疲勞,降低專注力和判斷力。
簡單來講,我們一天的腦力就是這麼多,如果對每件事情都有反應,會先累死我們自己。
因此,當我們在面對永無止盡的訊息和要求的時候,要學會「選擇性」的反應。
不要對每一篇社群貼文都反應,而是只專注於對自己真正重要,或有意義的內容,其他都
捨棄。
不要對每一封電子郵件都反應,而是設定特定時間檢查和回覆,而且刻意選擇不回覆某些
信件。
不要對每一件生活小事都反應,專注在對生活品質有正面影響的事,避免在每件小事上面
糾結。
作者也提醒我們:「偶爾關上資訊的入口,是保持內心安穩的必要習慣。」就像是另一本
書《刻意暫停》提到的方法,我們要定期給自己暫停的時間,停下來檢視自己,再重新出
發。
透過有效管理我們的反應方式,我們可以更聰明、更有效率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後記:多一點放下少一點反應
總結來說,你可以把《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這本書當成一個輕鬆的小品,我花不到一個
小時就看完這本,快速紀錄了書中最有感觸的重點。但這本書的輕薄短小也正好是它的缺
點,對於求知慾更強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有點搔不到癢處,每個觀念的篇幅太短,以至於
無法更深層地探究。
最後,我想補充一件事,很多人讀完這本書之後可能會想:「那麼,什麼才是重要的事情
呢?」畢竟,我們總不能用鴕鳥心態的想法,去忽略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吧?如果你想學會
如何判斷最重要的事情,我會推薦《少,但是更好》和《高成效習慣》這兩本書給你。
淡泊一點也沒關係,讓我們放下大部分的事情,把反應留給少一點的事情,但是反應得更
好、更深、更真誠。這樣的人生不是更美好嗎?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4-01-27 00:56:00
人生的優先順序是什麼?又是本期待待讀書單的書!
作者: rtoday (rtoday)   2024-01-27 04:09:00
哇,寫得真好
作者: levs (levs)   2024-01-27 06:29:00
在書店有翻一下感覺很棒 謝謝分享
作者: EDGE (選前擾民選後隱形)   2024-01-28 01:23:00
推!感謝分享~!
作者: GameTheory9 (賽局)   2024-01-29 00:18:00
謝謝分享,寫得很好。現代社會很多人都犯了控制狂的毛病,往往講話10分鐘之內就能感受到對方開始干預個人的生活、想法、空間、將來規劃,好像一定要照著對方的期望及路徑直行才是對的。或是見面5分鐘開始打量別人的穿著、鞋子、手錶、詢問交通工具,試圖判斷出別人的身分地位經濟能力,然後調整自己應該擺的姿態及高度。這些行為其實很突兀、很明顯、也很不禮貌,本質上把每個人當成“物品”看待,而不是當成“人”在尊重看待,完全忽視人性基本尊嚴,及康德強調的人不容許被人客體化的公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