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yson:詹姆斯.戴森的發明人生》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4-01-02 12:13:08
《Dyson:詹姆斯.戴森的發明人生》傳奇創辦人的精彩故事
世人眼中的成功來自於 5,126 次的失敗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vention-dyson/
這是一本我讀過最多「失敗」的傳記;這也是一本我讀過最「成功」的創新故事。這本書
紀錄了一個被低估的學生到成為發明家的過程,還鉅細靡遺展示了他如何將每一次的失敗
轉化為成功的機會,打造一個跨足國際的家電王國。這本書就是 Dyson 創辦人的親筆自
傳。
這本書在說什麼?
《詹姆斯.戴森的發明人生》是 Dyson 創辦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親筆撰寫的
自傳。他從一個被老師認為資質中庸的學生,到後來成為革命性的發明家,打造出
Dyson 這家享譽國際的家電品牌。這本書就是他從平凡到非凡的奇幻旅程。
這段旅程從他進入藝術學院開始,他額外自學了工程和設計,成為當時英國罕見的兼具設
計與工程學的專家。他第一次創業發明了球形手推車獲得了成功,卻被公司股東趕離公司
,失去手推車的專利權。此時,他的心中卻浮現了新款吸塵器的構想,成為他人生的轉捩
點。
在他發明吸塵器的過程中,經歷過五千多次的失敗,在幾乎傾家蕩產的狀態下成功發明出
來,並且花了很多心力才搞定專利訴訟和市場行銷的問題。後來的 Dyson 繼續推出革命
性的吸塵器和創新家電,打造出龐大的家電企業。戴森的每一步都彰顯了他對創新的熱情
和堅持。
以下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得到的三個收穫。
1.如何透過失敗來學習
戴森覺得「失敗」太重要了,他甚至原本要把這本書的書名取為《戴森的失敗人生》,但
是被出版社勸阻了,因為這可能會傳達錯誤的印象,畢竟人們買傳記想看的都是「成功」
的故事。
他在書中寫到:「我們都是從錯誤中學習,所以應該放膽去犯錯。」他為了發明第一款無
袋吸塵器,製作過 5,126 個被丟棄的失敗品。直到第 5,127 個原型機才真的成功。但是
這些失敗的作品可不是隨隨便便的失敗,他提醒我們:「一次只做一個更動,看看這個更
動會產生什麼不同。」
這種「一次只改一個地方」的做法,就像是在做科學實驗。他就是秉持實驗精神,克服對
失敗的恐懼。他建議我們要接受、甚至享受失敗,而且要持續不懈地根據觀察到的科學結
果進行改善。
同樣的,如果我們想做任何新的嘗試,像是新年新希望,也要記得這種精神。不要一次就
想要「大刀闊斧」全面修改,或是一口氣下定決心要「大澈大悟」改變所有生活習慣。更
好的做法,是一次只改一個地方就好,然後把結果記錄下來,再回去仔細研究。如果沒效
果,就放棄;如果有效果,就繼續沿用。
你想做的如果是一件創新的事情,戴森給我們一個提醒:「我們在戴森並不特別重視經驗
,經驗是告訴你該怎麼做、應該避開哪些比較好,如果你在意的是不犯錯,那麼經驗是有
用的。但是如果你要的是開創、發明新技術,你就必須跨入未知,而在未知的這塊領域,
經驗反而可能是阻礙。」
這個道理在個人成長領域也一樣適用,像是以「你想打造一個全新的生活習慣」來說。如
果你只相信「經驗」,你可能會告訴自己,根據經驗,「我沒有意志力」、「我沒有紀律
」。但是,如果你相信「創新」,你會願意嘗試新的方法,同時也願意接受失敗的可能性
,然後繼續嘗試。
重點不是經驗告訴你什麼,而是你願意持續嘗試多久。
2.勇於質疑和相信直覺
雖然在發明的過程當中,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聽起來是一件很有科學精神的事情,但是
戴森仍然提醒我們要「勇於提出質疑」,甚至偶爾要「相信直覺」。
戴森在書中寫下他創立公司的精神:「不斷質疑一個想法或一個產品的正確性,在這個日
新月異的全球化商業市場或許很天真,但是對我和 Dyson 是有用的,我認為對未來的發
明者、工程師、設計師和製造者也會有用。」
他舉 Dyson 推出的第一款大受歡迎的無袋吸塵器為例子。
當時的零售商警告他,無袋吸塵器 DC01 的售價高達 200 英鎊,是其他吸塵器的三倍,
真的是太貴了。但是戴森質疑這個建議,他相信這款吸塵器的技術遠高於其他產品,他認
為其他人也會跟他有一樣感覺。結果,這款 DC01 推出之後賣得非常好,消費者認為這台
機器的技術比起其他廠牌的現有設計好太多了,減輕了高成本所導致的高訂價硬傷。
市場調查專家也警告戴森,沒有人想看到透明的容器裡面裝了一堆灰塵,而且市場調查也
證實了這點。不過詹姆斯和他的工程師看著「吸取灰塵髒汙的細節」看得很開心,他們「
不想隱藏機器辛勤工作的成果」。所以他們決定不理會市場調查。
結果,產品推出之後,消費者很開心看到機器的強大吸力,而且吸力不減,看到那些容器
裡的灰塵也一樣很開心。原來這個透明集塵筒的設計背後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看到自
己成功收集了這麼多灰塵的滿足感。
戴森的透明集塵筒大獲成功,其他的追隨者開始陸續效法。他們仿效,是因為透明集塵筒
象徵了成功的新技術,而且賣得特別好,銷量持續提高。
就如同他在書中寫道:「如果我們只相信科學,卻不信任自己的直覺,終將走上乏味的從
眾之路。」我們會發現,秉持著科學實驗精神,加上藝術家直覺的完美融合,正好就是
Dyson 的產品能夠與眾不同的主要原因。
3.支持網絡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要做一件困難的事,尤其像是戴森這樣的發明家,一定會不斷遭遇失敗跟挫折。
這個時候,我們希望身邊的親朋好友是怎樣的人?
是會扯你後腿的、不斷打擊你的那種人?還是願意支持你,給予你精神依靠的人?
從戴森的故事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他身邊的人大多是後者,也就是支持他的人。
例如他的家人給予他的支持,戴森在書中寫道:「通常當我身上沾滿灰塵、債務越陷越深
時,我卻感到無比快樂且全神貫注於工作。幸運的是,我的妻子 Deirdre 允許我冒著我
們的房子和家庭生活的風險,而銀行也慷慨地借給我們錢。她和我們的孩子從未對我每天
的所作所為表示懷疑。他們給予我鼓勵、愛與理解。沒有這些,我可能早已放棄。」
此外,他的朋友們也給予他支持,他在書中寫道:「他們一定以為我瘋了,浪費時間,把
家庭帶入貧困。但他們從未這樣說。相反地,他們支持我們,給予不間斷的鼓勵,沒有這
些鼓勵,我也懷疑自己能否堅持到底。他們是真正的好朋友。」
我認為,從書中的種種跡象看來,戴森擁有一個很強大的「支持網絡」(support
network)。支持網絡在心理學中,指的是一個人在生活中可以依靠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連
結,包括家人、朋友、同事和其他支持者。這些關係提供情感支持、實質幫助、資訊分享
和社交互動,對於個人的心理健康和應對壓力非常重要。良好的支持網絡可以增強一個人
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韌性。
不過我們也要留意,「支持網絡」跟「同溫層」不太一樣。支持網絡是一種情感上的支持
,像是戴森的朋友們還是會給他建設性的批評和指教,但是仍然鼓勵他繼續向前。同溫層
則是想法的一言堂,容不下其他的聲音,反而有可能導致更多的盲點。因此,辨認意見回
饋的來源很重要。
總結來說,我們會發現要遇到「情感上支持我們」、又能給我們「理性的建設性回饋」的
人,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所以成功的人不只是「個人能力」很強而已,他們連「選擇伴
侶」和「挑選朋友」的眼光都很出色,才能形成一張強大的支持網絡,支持自己勇往直前

後記:失敗是一輩子的事
總結來說,我認為《詹姆斯.戴森的發明人生》是一本很詳細且用心的書,書中收錄了
Dyson 產品研發的珍貴手稿,還有將近 100 張的精彩照片。如果你本身就是 Dyson 的粉
絲,這本書必讀。如果你有心成為創業者、設計師或工程師,戴森在書中的故事會帶給你
許多新的啟發。
最後,我特別摘錄了幾句戴森說過的話,用來鼓勵我們繼續前進。他說:「當開路先鋒並
不容易,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成功。你會跌跤,然後重新振作起來,相信自己會成功
。這很可怕,我一直感到害怕。然而,恐懼有時是件好事,因為它可以激發腎上腺素,激
勵人們前進,正如同在運動員身上所見的。」也就是說,恐懼不是壞事,而是能夠激發偉
大成就的好事。
另一句話,是給予想要冒險,卻仍然猶豫不決的人的建議,他說:「我們展開這些冒險,
不是因為必然會成功,我們非常清楚可能會失敗。」他強調:「心裡一直覺得不滿足、甚
至感到害怕,並沒有錯。我們應該追隨自己的興趣和直覺,不可盡信專家之言,明白人生
是一趟漫長的學習旅程、經常從錯誤中學習。」
你願意繼續失敗多少次、嘗試多少時間?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是一輩子。
作者: happyennovy (喵)   2024-01-02 12:46:00
推一下!這本剛買還沒看
作者: fickle85 (PV=nRT)   2024-01-03 20:18:00
推推,正在讀這本,是很不一樣,也很講真話的自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