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南門書局老闆超嗆:反對圖書秩序制度法!!

作者: jodawa (jodaway)   2023-04-29 21:13:05
※ 引述《newoldme (^o6)》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請問出版社業者在書籍市場扮演什麼角色呢?
: 就我部分的理解
: 找作者洽談 排版 印刷 銷售
: 大概是這樣嗎?
覺得您的問題蠻好的,回文一下
出版業者扮演的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樑,
這中間有很多環節是出版業者的工作,如:
作者開發、培養與協助作者;版權洽談,引入國內;翻譯
排版、美編;印務;行銷、包裝;銷售、鋪貨上市等
: 如果書籍的內容是作者撰寫
: 出社版附加價值在催稿 校正 排版 印刷
: 這些技能的可取代性確實蠻高的
出版業的門檻不能算很高,但是出版業的長期經營和經驗傳承是重要的
: 若是這樣不太懂為什麼要保護這些業者
: 感覺這樣比較圖利他們
其實我在po的前文已經說過了,
1. 出版業對於文化發展是有重要影響的(無論是紙本或電子、無論是暢銷或冷門)
2. 現在討論的議題焦點是[圖書定價制],問題來源是兩大網路通路商為了搶客,
把折扣打得極不合理。然後出版業者希望糾正。
"沒有圖利出版業者啊XDD"
(惡性競爭亂象,可以設想以前漫畫店硬搶客時打著內閱1元。
然後你再想像當租書店大到不行,可以強迫漫畫業者低價配合的時候)
: 自由市場 隨著時代轉型才能存活
: 電商業者規模大當然可以推出一些銷售手法
: 小型電商也要想辦法找到自己的獨特利益點
: 如果嫌通路售價太便宜 議價能力太強
: 那統一超商呢 全聯超市
: 要不要都介入一下
: 一起保護那些價格比較高的實體店面
: 另外 實體店面會倒
: 是因為消費者選擇不去那買
: 跟出版社一樣不是嗎
:
你說的沒錯,而其實當一個產業有寡占壟斷情形時,也很可能是會有政府介入的。
比如假設今天石油業者,只剩2~3家大的,假設它們一起抬價,
你猜政府是否會介入?
假設今天水、電業寡占乃至獨佔,擁有絕對訂價權,政府會不會介入?
(當然會,且有些就直接是公營事業)
超商食品是一個不錯的對比案例,所幸我們目前看到的情況,
超商雖大,但還不算對各供應商有著絕對的宰制權。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小小跡象,
有些大型超市已經開始端出一些自家品牌的食品,然後價格硬是比供應商的還低個
1~2元。假設有一天,一個連鎖超市(比如統一),大到壟斷所有超商,
然後進而大到壟斷所有供應商品 (他可以決定上架、決定價格、還能決定製作食品
的成分! )
您覺得這對消費者會是好事嗎? 那會很可怕的
誠品門市沒有盈利 大家都來看白書不購買
: 那就關一關 很簡單
: 譴責消費者的消費模式 很好笑
: 重點是要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吧
: 作者如果覺得價格太賤賣
: 應該一開始就可以談好分潤的價格
: 若是他覺得不划算
: 也可以自己發行電子書籍不用被剝一層皮
: 或是拍攝影片課程講座來賣
: 自己行銷 自己銷售
: 有實力的人出頭 就這樣
: 議價能力太低 那就不要接受
我們來想像一下,完全沒有制度去涉入,最後可能發生甚麼事。
本來的出版業:
有出版自由,自由選擇出版品,自由定價,"自由"與通路合作,盈虧自負,
虧者淘汰。 產業內百花齊放,有各類出版品,如人文史地、科技技術、
商業財金....。作者版權金、國外版群金、翻譯費...等,自訂。
通路壟斷下的出版業:
階段一:電商的重點不是賣書賺錢,折扣要多低有多低,封面要吸睛有多吸睛,
5折狂銷字眼要多大有多大。最好是下單瞬間,馬上在平台上跳出推薦美容品、
保養品、健康食品、奢侈品...等高毛利商品,我才賺得多啊。
消費者越衝動我越開心。
出版社進書要多低打多低,甚麼,敢不配合? 不要上架他的書,
上一些阿貓阿狗寫的書也可以啦,書名取狂一點,封面做漂亮點就好了。
階段二:
很多出版社撐不下去倒了,尤其高成本相對冷門書,從市場消失。
只剩下吸眼球、快滿足、粗製濫造的"大眾商業書籍"
(其實這也一點一滴在發生,在出版業、媒體業、新聞業、電影業、影視業...)
階段三:
文化能量流失,文化產業衰退外移,外來文化強勢。
於是,人民品味降低,文化素養降低,教育水準降低,產業發展失衡。
然後再繼續惡性循環,進一步的文化能量再流失、產業再外移...。
(是否覺得有點熟悉? 是的,可能正在發生中)
國內沒有好的產業環境培養好的作者、好的出版業、好的編輯、好的翻譯,
於是人才流出國外,或直接消失。
(是否覺得有點熟悉? 套到電影、影視業好像也蠻通的)
作者: freeunixer (御劍客)   2023-04-29 21:18:00
以前去茉莉都會看到上市才幾天就出現在那裏的新書六折假設禁止新書出版半年內不能低於八折,那茉莉就哭哭了.因為它只是賣二手的結果也中槍..
作者: richardplch (小路)   2023-04-29 21:20:00
有一點覺得不解。乾脆全體不賣給博客來,讓它成為沒書可賣的網路書店不行嗎?寶瓶不就可以不賣momo?怕網路電商不賣書?說真的就看是買書順便買百貨的人多?還是買百貨順便買書的人多?又、如果怕7-11不給出版社寄貨,那集體到蝦皮開賣場總得了吧?!就是不賣博客萊和Momo!只是,想必還有合約等其他因素…不然不可能沒想到吧
作者: freeunixer (御劍客)   2023-04-29 21:20:00
那個六折我隨便講的,都十幾年前的事,忘了確實的折數.只是看到有人拚著兩三天看完再去拿去賣,覺得很神奇...
作者: jodawa (jodaway)   2023-04-29 21:22:00
可能可以讓制度限於網路通路,或是開放二手之類的回rich大,確實不是不可能,有可能會形成出版聯盟跟通路談也可能出版聯盟合力架個線上平台,這不是不可能
作者: richardplch (小路)   2023-04-29 21:27:00
謝謝回覆
作者: jodawa (jodaway)   2023-04-29 21:28:00
不會啦 交流交流
作者: newoldme (^o6)   2023-04-29 21:35:00
感謝您的詳盡回覆及分享。比較常見的介入是禁止壟斷哄抬物價,比較少見是禁止低價。我個人覺得折扣是假議題,他要打66折,只要把新書售價拉上去再折下來即可拉高毛利,何不所有出版社聯合抬高售價呢?感覺比較像要透過政府的手跟網路通路商較量什麼,亮亮肌肉這樣
作者: freeunixer (御劍客)   2023-04-29 21:40:00
有出版社的確是用抬價的方式因應,但這會自傷 800,因為你在網商沒打折的時候或其他折扣低的經銷點更難賣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3-04-29 22:11:00
跟上篇一樣,認定「文化保存」== 保存「現有出版形式」+「現有出版社」+「現有銷售模式」,所以必須特別保護。但現實上,此前各種業界前例,例如音樂,都說明了當這三者都換上新玩家後,會有新的發展形式和空間。如果社會有需求,生命自有出路。臺灣推圖書定價制真正意義是什麼呢?跟國外幾百年來的理由不同,說穿了只是臺灣出版社不願意讓利給通路,可是又要想要通路幫忙賣書。商場上有這麼便宜的事嗎?沒有!所以才要以文化保存名義,要求政府伸出第三隻手。那為什麼通路商權力變代,都折扣戰害的?那是藉口,真正原因是書從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雖然前面有人說漫畫不是,但其實也是,不過那是另個議題。)為什麼變成買方市場?根本原因不就是:書不再是唯一需求,讀者流失了。所以聲稱什麼先不用管讀者流失問題先救出版社再說,那才是支離破滅的發言。你越施加保護,這些出版社就越囿於現況不思改變。
作者: freeunixer (御劍客)   2023-04-29 22:14:00
就像租書店都倒了,我預付的花蝶館會員卡的金額還有500我也不要求拿回500,但哪有加盟店讓我看完這500的機會?
作者: richardplch (小路)   2023-04-29 22:17:00
freeunixer你真是太幽默了XD
作者: freeunixer (御劍客)   2023-04-29 22:21:00
說實在的,都過多少年了,也沒需要去計較沒跟他退 500了但是想到卡裡有500沒用還是會心痛啊,所以至少讓我看完但租書店,dvd出租店倒光,就是使用人口流失的結果啊,會有500沒用完,就是因為我太久沒去,所以不知道它收了.
作者: moswu (蚊子)   2023-04-29 22:55:00
保護重要產業,其實這個帽子還滿大的XDDD
作者: rehtra (武英殿大學士爾雅)   2023-04-29 23:00:00
那個....推文那麼多,怎麼不直接回文啊?
作者: isaka (101%)   2023-04-29 23:04:00
台灣閱讀風氣不如以往,這法立意是好的但最終是否會導致加速把餅做小的惡果還需多加考量
作者: moswu (蚊子)   2023-04-29 23:42:00
我只能說利益的東西用勸說手段很天真啦,謝謝你打一大篇文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3-04-29 23:45:00
只要你認定平台/通路是你唯一存活的路,那就只能繼續這樣被主宰,無論是不是透過折扣形式。
作者: lorena409 (羅蕾娜)   2023-04-29 23:50:00
老實說我覺得圖書定價制,反而是加速實體書轉向電子書的推手。
作者: cherisheng (cherisheng)   2023-04-29 23:53:00
這問題討論講白了就是情勒讀者 今天被議價 不就是這些人需要通路 沒利潤就不要給通路阿 換個方式講 你今天不給通路生存的下去嘛?是這些出版業經營方式的問題還是通路的問題 搞不好實際上是這些人今日指責的通路延長了你的壽命呢
作者: moswu (蚊子)   2023-04-29 23:57:00
我舉個比較沒那麼直接關係的例子:我小孩一直有在聽親子天下的有聲書,我偶爾也跟著他們聽。有陣子他們在聽一個叫詞靈系列的故事,我上星期才發現原來這是有出版的實體小說!他們接著還聽什麼詩妖還是其他什麼系列。然後你猜對了,他們從來沒看過那系列的實體小說,但我們訂親子天下有聲書已經超過三年了。時代前進,讀者前進,然後出版社想要停在原地,我只能說好喔
作者: lorena409 (羅蕾娜)   2023-04-30 00:00:00
而且剛好認識台灣影視產業的人,根本不是j說得這樣,反而是業界的很希望台灣影視能搶上串流平台推廣向國際,而有良心的串流平臺則也會投資影視產業,打造共贏局面。而實體電影院依然有它的不可取代性:就是所謂的高階設備帶來觀影體驗!簡單來說除非你是跟彰化死不改進的電影院一個樣,不然不可能被淘汰掉。
作者: AppleAlice   2023-04-30 00:01:00
儲值金沒拿回來應該要在當時就找消保官處理吧?? 跟出版業完全無關的事.....親子天下的有聲書真的做的很棒,我們家也會聽,有些也會找實體書來看
作者: lorena409 (羅蕾娜)   2023-04-30 00:03:00
大家會討論為什麼轉型,就是因為「圖書定價」是假議題!現實就是「不賺錢」!不然書可以賣高價誰要折價賣?人家還是大通路了!真的以為換小出版社自己出來賣就可以不用折價嗎?
作者: moswu (蚊子)   2023-04-30 00:03:00
影視類型看南韓跟NF那麼麻吉就知道一二了
作者: lorena409 (羅蕾娜)   2023-04-30 00:05:00
博客來/摸摸和出版社該想得就是怎麼轉型,而不是在那邊想著大家如何一起削價搶市,干擾「自由市場」。更正 「一起糾結價格問題」
作者: moswu (蚊子)   2023-04-30 00:12:00
假設有個通路可以完全配合這些出版業的想法,那會怎麼樣?我猜結果只會更慘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3-04-30 00:16:00
其實想想「通路為什麼要配合你」就知道了。以 MoMo 的
作者: jeanvanjohn (尚市長)   2023-04-30 00:16:00
噓你胡說八道.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3-04-30 00:17:00
狀況就是它可以完全不幫你賣還不痛,也實際發生了。再想想為什麼你不敢自己從 MoMo 下架,就知道這想法有多天真了。「折扣亂象」本來就是藉口和假議題,不然你問問城邦幹嘛自己網站要六折賣。
作者: moswu (蚊子)   2023-04-30 00:33:00
剛剛回頭看了你對串流的「想像」,其實對面的b站差不多就是這樣,然後他們賠到快脫褲子了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3-04-30 00:46:00
你對串流的想像就完全錯誤啦。現在是製作單位愈來愈搶手,投資愈來愈高,因為串流平台需要好的作品留客
作者: Dayton (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2023-04-30 00:53:00
我是聽說現在書本的定價都已經把折扣考慮進去了…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23-04-30 01:01:00
以台灣人的閱讀習慣 有折扣 出版業是慢性死亡 不能折扣恐怕出版業是直接死亡XD出版業跟影視業有個很大的差別 影視業越來越多觀眾看反之 出版業是越來越少人看
作者: skullxism   2023-04-30 01:04:00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自己架網站不然上蝦皮啊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23-04-30 01:05:00
簡單來說 就是網路商店恐怕是少數能把書賣出去的通路如果今天你再跟網路商店對幹 恐怕連唯一能幫你把書賣掉的通路都斷了 自己直接死掉
作者: skyviviema (天澤)   2023-04-30 01:19:00
這其實跟很多蝦皮賣家邊罵蝦皮一直漲手續費卻又一直無法不在蝦皮上架一樣 確實是因為能賣的通路實在太少其他生計跟蝦皮無關的人也只會嗆不爽不要上蝦皮賣別期待對沒有身歷其境的人說出困境會被同理只能自己想辦法找出路
作者: lorena409 (羅蕾娜)   2023-04-30 01:37:00
等到蝦皮有競爭者以後,大家就會跑光光了。 但是台灣做不出競爭者那也沒辦法。其實現在就算蝦皮賣家跟著手續費一起漲價,消費者大概也沒轍,因為真的方便好用。
作者: freeunixer (御劍客)   2023-04-30 01:42:00
蝦皮的用戶哪來的,yahoo跳露天,露天又跳過去的啊..還不都是因為手續費戰這樣跳來跳去
作者: lorena409 (羅蕾娜)   2023-04-30 01:48:00
反了,是因為客人都到蝦皮了,才只好到蝦皮開店。 不然很多賣家才不想在蝦皮開。 而且消費者會去蝦皮更多就是因為app好用/「運費便宜」。為什麼台灣人要挑便宜的,有折扣的買?我覺得這種事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吧XDD
作者: skyviviema (天澤)   2023-04-30 01:56:00
有當過蝦皮賣家的就會知道現在其他拍賣平台的銷量幾乎死水XD 感覺也只能等其他通路起來 但有新通路之前生計就是難以避免地會被獨大的蝦皮把持局外人喊轉型、換平台都很容易啦 真的就像這篇講的一
作者: MEOWWW (meow)   2023-04-30 01:58:00
回個一樓,還買得到的新書跑去買二手書店買,作者和出版社都少賺一筆啊。
作者: skyviviema (天澤)   2023-04-30 01:58:00
樣 當局者有誰不知道這個道理 但就是在有可行新方案之前總是會有過渡期 要轉型也要先撐過過渡期
作者: lovesakuya (雪情)   2023-04-30 02:00:00
只有我還在露天嗎
作者: skyviviema (天澤)   2023-04-30 02:01:00
或許出版業認為圖書折扣秩序制是一個可以渡過過渡期的辦法吧? 但實際上會如何很難說 過和不過結果都是出版社得去承擔後續的成敗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3-04-30 02:03:00
博客來獨大過渡到現在多久了,就跟只會等下一個蝦皮一樣,只要走通路還能賣,出版業只會想要過渡等下個平台然後繼續被綁死。
作者: skullxism   2023-04-30 02:07:00
最近明明其他的拍賣也努力改變了(沒有蝦皮以前那些網站多難用就知道都什麼德性)
作者: lorena409 (羅蕾娜)   2023-04-30 02:07:00
而且蝦皮作為平臺,靠折扣好不容易養大使用者數量,都知道要開始調高價錢回本;那越折越多卻回復不了正常價格的博客來摸摸不就..........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23-04-30 08:37:00
不是台灣人只挑便宜的買 是正常人都會挑便宜的買
作者: durian96 (老猴)   2023-04-30 09:10:00
文中提到的超商跟供應商的狀況,其實實際上的狀況比你說的還嚴重,超商基本上話語權很大,大到可以決定供應商的生產了,所以現在擔心出版社跟通路的問題其實在食品業已經就這樣了,差別在於食品是必須品能不斷賺錢而書不是,在堅持不改變真的會加速死亡,我想只有會逛這版的人才會重視書本吧,左轉之後沒人關心了
作者: minyo10v1 (minyo)   2023-04-30 09:12:00
以我年購近百本(大多是人文社科與商經或科普類型)的個人看法,越來越多書售價動輒五、六百或七、八百後,現在會仔細看版權頁(有些舊書改名、換封面再出;原文書籍出版於多年前),也盡可能到書店翻閱後考慮是否購買,接著,大多都等通路折扣後才買,僅少數是在書店買。對我來說,收入沒增加但書漲價,是資源有限後謹慎選擇購買,畢竟市場就是逐年縮水。因此,即便理解物價通膨而漲價,但也認為產業凋零與沒落是(書籍漲價&通路折扣)不可避免的原因。
作者: sevenqueen (冬眠眠)   2023-04-30 09:18:00
看到串流影音很有感,在還沒有mod或網飛,想看多一點的電視節目只能跟當地第四台業者買,大家服務遇到障礙時,這些業者沒有要解決,我們也沒有第二家可以選,是很無奈的狀態
作者: widec (☑30cm)   2023-04-30 09:59:00
把出版物變低能怪到通路商身上是不是牽拖太多了我比較同意micbrimac的看法通路商搞不好還是在幫出版商續命咧
作者: jodawa (jodaway)   2023-04-30 10:40:00
我不是要講影音串流的現況,我的用意是換個主題來設想,產業壟斷可能會有何影響
作者: maria001 (maria)   2023-04-30 12:11:00
出版業保護後會像科技業一樣發展出競爭力,還是跟國產車一樣專坑國人?以產業發展來看很可能是壟斷方從通路改成出版商而已
作者: lorena409 (羅蕾娜)   2023-04-30 12:37:00
哪裡產業壟斷了?readmoo?hyread?kobo?bookwalker?
作者: tran628 (tran628)   2023-04-30 14:58:00
後面串流平台壟斷,推論到最後有點滑坡了而且也與事實不符台灣影視產業衰敗跟串流一點關係也沒相反,正是因為串流平台出現,才給了台灣影劇新的生機而這也是網路平台帶新競爭帶來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除非必要,政府不該過多干預市場你能想像如果沒有串流平台,現在閱聽人跟製作人繼續被第四台業者宰制的狀況嗎如果所以如果出版業要談介入壟斷就該把論述重心放在平台如何替書籍內容帶來不好的結果而不是對出版業通路帶來衝擊因為對政府跟消費者來說,關心的只有內容內容才是文化的核心,但紙本出版通路不是,書店也不是現在的狀況是平台快要取代紙本跟傳統銷售通路了而不是平台讓書籍內容活不下去
作者: cyora (小鳴)   2023-04-30 18:52:00
書越來越不值錢+大人跳下來自己做電商,傳統銷售很難競爭啦
作者: onepiecefan (OPfan)   2023-04-30 18:59:00
通路不一樣而已 書一樣存在而且搞不好會促進出版社轉型加速出版電子書的速度
作者: whu328 (whu328)   2023-04-30 19:49:00
用心好文,推
作者: cknas (A.S)   2023-05-01 02:46:00
原po只是用串流比喻而已怎麼一堆人抓不到重點……還是要換成當年被第四台業者宰制的歷史大家才看得懂?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3-05-01 08:27:00
如果要用頻道商、頻道代理商、系統商的歷史來看書商的主張會覺得書商真的很天真,而且現在這三個業者都在哭哭的,真正的內容提供者都在新世界開拓新市場。如果自己都不懂產業壟斷是什麼狀況就別亂舉例了
作者: onepiecefan (OPfan)   2023-05-01 10:13:00
所以現在第四台都被串流搞的快死了阿 不轉型就等死只剩老人在看了
作者: ypes970813 (josh)   2023-05-01 13:40:00
買書的人口就是越來越少 這產業就是註定要蕭條 哭哭啼啼找政府幫你立一些奇怪的規定是沒用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