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輝瑞登月任務》卓越成功背後的三個困難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22-03-19 18:35:17
《輝瑞登月任務》讀後心得:卓越成功背後的三個困難
輝瑞執行長的告白,成功研發全球第一支新冠疫苗的幕後故事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moonshot/
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曾經說過:「困難愈大,克服困難的榮譽就更大。技術高超的舵
手會因為通過暴風雨的考驗而博得名聲。」在研發新冠疫苗拔得頭籌的輝瑞製藥公司,取
得了拯救人類的美名和龐大的利潤。然而,在巨大榮譽的背後,伴隨的是巨大的困難。不
妨,我們來聽聽這艘船的舵手怎麼說。
這本書在說什麼?
《輝瑞登月任務》的作者是輝瑞藥廠的董事長兼執行長艾伯特.博爾拉(Albert Bourla
),他在這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去回憶輝瑞在短時間內開發出全球第一支新冠疫苗的
幕後故事。他把這段故事稱之為「登月任務」,就像 1960 年代美國甘迺迪總統提出的登
月計畫一樣:「不是因為這件事容易辦到,而是這項任務困難重重。」
博爾拉透過這本書闡明了輝瑞公司的價值觀,他還強調了科學的重要、視病患生命為最優
先要務,這也塑造了他不受政治左右的堅定信念。在書中,我們會看到輝瑞如何在動盪的
時局之下,做出艱難的決定,並且發揮團隊的力量突破技術困難。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最感興趣的有三個議題。第一,為什麼輝瑞決定和 BNT 攜手合作
?第二,他們如何加速開發的時程、用了哪些特別的方法?第三,在這場疫苗開發的競賽
中,政治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造成哪些影響?以下是我對這三個議題的讀後筆記。
輝瑞決定梭哈 mRNA 的原因
輝瑞是一家大藥廠,他們的研究團隊在不同的疫苗開發技術平台都有豐富的經驗,像是腺
病毒、重組蛋白、結合型疫苗、mRNA 疫苗等。他們最大的挑戰反而是,決定要使用哪一
種技術來研發疫苗?
首先是技術上的考量。
輝瑞在「腺病毒」和「蛋白質」的技術成熟許多,可是利用腺病毒技術的話,會讓免疫系
統產生對腺病毒的抗體,不利於追加劑的施打;蛋白質技術的量產比較困難,而且面對變
種病毒的時候,要花更長的時間重新研發。「mRNA」技術在面對變種病毒時,只要改變疫
苗中的 RNA 序列(訊息),就能在一、兩週內研發出新的疫苗。但是 mRNA 是一項新穎
的技術,人類史上還沒有用這項技術開發出來的疫苗。這是一個對技術的賭注。
幸好,早在 2018 年,輝瑞就已經和德國 BNT 公司合作 mRNA 技術,用於開發新型的流
感疫苗,他們當時就簽訂了三年的合約。只是出乎意料他們的是,這個合作會讓他們在新
冠疫苗的開發搶得先機。BNT 的兩位執行長對技術的精實態度,更讓輝瑞的執行長和技術
團隊充滿信心。
其次是風險上的考量。
由於 BNT 是一家小公司,在兩家公司合作的前提之下,輝瑞幾乎要吸收所有的研發和生
產成本。萬一失敗,輝瑞只能單獨承擔重大損失。如果成功,則必須和 BNT 分享利潤。
不過,這個說法是從輝瑞的角度來看,在另一本書《疫苗商戰》則指出,對於 BNT 而言
,如果這次跟輝瑞的合作的 mRNA 技術失敗,對 BNT 同樣會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原本
BNT 公司就小,且還沒有任何的疫苗產品,如果這次失敗,公司很可能無法再獲得投資人
青睞,甚至有可能破產。
因此,對兩家公司來說,輝瑞承受的是巨大的資金風險,BNT 承受的則是公司存亡的風險
。兩家公司,都有著不能失敗的原因。最後,輝瑞決定以技術團隊的建議為主,採取
mRNA 這項新穎的技術,並且完全信任 BNT 的技術能力,兩家公司簽訂了合作條約。
加速計畫時程的方法
以往,對於任何醫藥界的專家來說,要在一年以內開發出一款疫苗,根本是天方夜譚。輝
瑞執行長博爾拉深知每一秒鐘的浪費,都代表無數生命的喪失,所以他採取了一個很有效
的方法,要求團隊大幅「加速計畫的時程」。
在決定開發疫苗之後,他請團隊提出開發疫苗的計畫。兩年、一年半、一年,他都不滿意
,他接著要求團隊成員在新計畫的最後一頁放上一項「數字」,指出如果 N 個月內還不
能把疫苗開發出來,會「有多少人染疫死去」。最後團隊提出了能夠在九個月內開發出疫
苗的方法。
首先是臨床實驗的突破。他們巧妙安排第一、二期的臨床試驗,讓每一款候選的疫苗都緊
接著進行測試,而非等到所有候選疫苗都準備好了,然後還重複所有的試驗步驟。接著,
以往這類型的大規模試驗,會招募 1 萬名受試者,花費一年以上的時間。輝瑞決定招募
超過 4 萬 6000 名受試者。而達到這種規的實驗,通常需要 40~60 個試驗地點,他們一
舉提高到 150 個試驗地點。
其次是試驗地點的突破。當持疫情蔓延的當下,通常一個城市出現大規模感染的時候,當
局會採取管制措施,一段時間之後染病率就會下降,造成當地的受試者無法暴露在足量的
病毒風險中,實驗效果會打折扣。因此,研究團隊開發「演算法」去預測,未來哪個地區
、哪個時間的染病率會提高,讓研究人員快速前往設立試驗地點,才能獲得最有效的試驗
結果。
最後是運送方式的突破。採用 mRNA 技術開發的疫苗需要「超低溫」配送(零下 70 度)
,遞送方式是一個大問題。輝瑞決定自己開發超低溫運送箱,填充乾冰來保存。但是,由
於需要的乾冰量太多,最後他們乾脆在自己的工廠裡面直接生產乾冰,搭配 GPS 定位、
溫控、光感儀器,有效掌握了輸送路上的一切資訊。
博爾拉把「目標時程」和「目標實質造成的影響」直接連結起來的做法,激發了團隊前所
未有的創意和執行力。
政治對疫苗的紛擾
對博爾拉來說,在開發疫苗的過程中,最讓他感到痛心的,是來自於政治的紛擾。尤其是
那位名叫川普的美國前總統。
疫苗進入第三期試驗的時候,正好是美國 2020 年的總統大選期間。當時有許多來自官方
和民間的壓力,催促輝瑞在總統大選前要公布第三期的結果。而博爾拉堅決地抗拒了所有
要略過或縮短疫苗第三期試驗的想法。這惹怒了某人。
川普發了一篇推特寫道:「有一股黑暗勢力在控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他們阻礙疫苗研
發,讓藥廠找不到足夠的受試者測試疫苗與治療法。顯然,有人想要拖到 11 月 3 日之
後才拿出解決方案。我們必須集中精神加快速度,拯救人命!」
這篇充滿懷疑論調的指責,讓許多川普的支持者質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誠信,各種陰
謀論甚囂塵上。博爾拉決定求助於嬌生公司的執行長,並聯合其他製藥公司發表共同聲明
1(共有九間大藥廠響應),指出病毒才是最大的敵人,只有經過第三期試驗的疫苗,其
安全性和效力才有保證,也才能向監管機關申請緊急使用授權。藥廠巨頭與科學界用盡全
力,試圖消弭陰謀論的質疑聲音。
在書中,博爾拉也透露了許多川普跟他的對話,我心想:「究竟是選舉重要,還是人命重
要?」要記得,拯救人命的是疫苗,而不是選戰。
後記:科學終將獲勝
博爾拉除了在書中描述輝瑞在美國遇到的政治紛擾之外,還談到世界各國元首跟他的互動
過程,讓我們可以一窺不同元首面對疫情的態度和作風。對比於《輝瑞登月任務》,我前
陣子讀的另一本《疫苗商戰》則偏重在疫苗背後的歷史沿革、各種疫苗技術的科學背景、
各路科學家的個人故事。兩本書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搭配起來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背後
的故事。
輝瑞在這次的疫苗戰役當中,冒著可承擔的風險、做出了許多前瞻的決定,這是一個以科
學為本,團隊齊心向前,突破各種技術困難的故事。這次的疫苗開發的創舉,體現的是「
科學終將獲勝」(Science Will Win)的精神。
如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卓越絕非偶然成功,而是從眾多選擇當中做出
明智的選擇。決定命運的是選擇,而非機運。」透過博爾拉的第一手告白,我們會學到一
個擁有信念和願景的領導人,才能夠在風暴雨來臨之時掌舵,帶領團隊航行在前無古人的
航道當中。信念影響了選擇,而選擇影響了命運。
作者: brella (府城嚴選臭懶趴)   2022-03-19 22:05:00
值得吾人省思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2-03-20 00:54:00
疫苗戰爭內容描述政治面較多,現在是各家廠商都開始出書 疫苗先鋒-牛津 輝瑞登月任務下一個是否換莫德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