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人生的長尾效應》心得筆記

作者: MAXjames (麥酷斯)   2021-12-03 23:16:56
圖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the-long-view/
你滿意你現在的工作嗎?如果要你想像一下自己10年、20年後的畫面,會長什麼樣呢?現
在世界變動劇烈,我們正面臨勞資關係崩裂、退休年齡延後、人工智慧取代等各種挑戰。
如果你覺得每天忙轉輪迴,未來卻一團模糊的話,這本《人生的長尾效應》或可幫你指點
迷津。
作者費思桐是奧美集團前執行長。他在此書提出「長尾職涯」的概念,將每個人的工作歷
程視為一場馬拉松,認為只要事前規劃、配速得當,就能順利在跑道上奔馳、轉換,從而
步向終點。
這篇心得會分3個部分。第1部份簡述長尾職涯的三個階段;第2部分介紹推動職涯的三個
主動力來源;第3部分則會分析職涯中必須定時檢視的四個因子。
【職涯的三段思維】
此書提出一個重要觀念:職涯是一場馬拉松。
一個人生命中有超過四十年的時間要與工作為伍。我們花在工作時間甚至超過睡眠與陪伴
家人的時間。
然而許多人卻錯把職涯把它當作短跑競賽,只想著今年如何升遷、明年如何跳到下份「好
」工作。當我們對職涯缺乏長期、整體的規劃,面對不斷迭代的世界,往往無法精準掌握
躍升時機。
職業生涯是一趟漫長的旅程。大多數人過分低估了職涯的長度,因此錯失良機。
-《人生的長尾效應》
有鑑於此,作者提出了所謂長尾職涯,讓人能有基礎軌道來配置方向。這套策略分成三階
段,每段約十五年,各有不同的目標:
〔一、厚植實力〕
初入職場時要為接下來的兩個階段奠定基礎。因此要在職涯初期建立能力、經驗和人脈系
統。並利用這段時間去探索,把自己當成「品牌」來經營,找到擅長、熱愛以及能力的交
會點。
〔二、大展身手〕
有了第一階段的累積,第二階段的關鍵便是要創造差異性,展現他人無法輕易複製的專業
度。利用上階段培養出來的交會點,大展拳腳,一展長才。
〔三、投資傳承〕
人均壽命漸長的現在,如何在工作末期乃至退休後依然生活精彩,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
題。因此第三階段我們要學著轉換身分,用顧問或貢獻者等腳色將一身本事交遞傳承給未
來的世代。
書的第二部針對這三階段有許多細節建議,並提供大量真實案例,相信不管你身處何種行
業,都能從中找到相關啟發,推薦大家閱讀參照。
【職涯動力三因子】
而在這三階職涯中,有三個主要的動力因子是需要你不斷累積、培養,才能維持推進動能
,分別是共通能力、重大經驗和穩固關係。
〔一、共通能力〕
共通能力指的是可轉移到各個展業的能力。時代巨輪快速轉動的現在,從一而終的工作機
會幾已不存,每個人一輩子多半都需要經歷數次轉職,因此能無縫接軌的共通能力就相當
值得培養。
那有共通能力有那些呢?舉書中其中3個共通能力供大家參考:
1. 解決問題能力
任何工作的本質都在解決某些問題,進而滿足某些需求。因此培養出一套面對問題的應對
之道就非常重要。每個人偏好的處世方式不同,沒有一定。在職涯前期就要盡力探索,試
著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模式。
2. 具說服力的溝通模式
不管身在哪個產業,說服力都是硬需求。不管是對面、電話、書面報告或是上台簡報的能
力都要不斷培養、精進。
3. 情緒智力
另一項很重要的共通能力是情商,也就是EQ。情緒智力先驅丹尼爾.高曼的研究指出,無
論身在哪個領域,情緒智力對頂尖表現的影響是智商(IQ)的兩倍之多。有興趣可參考我
之前介紹過的《情緒解鎖》,讓你更了解自己的情緒。
當然共通能力不只這些。所以今天當你想學習、強化一項能力時,不彷思考一下如果今天
你要跳到一個完全不相關的領域,它還能派上用場嗎?
〔二、重大經驗〕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很多事只有親身體會經歷,才能真正成長。而這樣的經驗就會是推動
職涯的重要動力。記得我前輩就曾說,一定要有遇到重大問題,在會議上被客戶釘到頭抬
不起來的經驗,才能長成獨當一面的工程師。
當然重大經驗不只限於工作上,各種生活中的體悟也都值得累積。如旅行、公開演說、諮
詢指導都能累積人生厚度,大大拓展你的職涯寬度。
〔三、穩固關係〕
人是群居動物,幾乎沒有人能獨立生活在現在的世界。因此,培養各種穩固的關係對職涯
發展至關重要。書中將關係分成5層:
1. 聯絡人
聯絡人是最原始的關係資料庫,如電子信箱、LinkedIn聯絡人、FB好友、IG追蹤等。記得
要一直拓展連結,並定時更新資料庫,確保重視的人沒有斷掉聯絡。
2. 專家社群
結識各領域專家對職涯絕對有利無弊,像我剛開始寫部落格時,就曾尋求過瓦基的建議。
試著思考遇到問題時,你會向那些專家求救。比如遇到法律糾紛,律師朋友就能幫忙提點
;遇到重大傷病,熟識的醫生朋友更是救命稻草。當然,這些關係平時就得培養,創造互
利機會,不要出事才想到人家。
3. 關鍵同僚
關鍵同僚指的是你現職中,對職涯有決定影響力的特定五到十人。可以是你的主管、同部
門或跨部門的同事。身在半導體業,我對這點非常有感。不管是加薪、升遷,乃至是跳槽
、換跑道,認識「對」的人都至關重要。
4. 支持者
這類人能提供建議、支持並鞭策你的職涯,可說是你生命中的貴人。他們像陣陣東風般,
為你帶來滿滿箭羽。像我一路上寫文、弄粉專,遇上問題都會諮詢幾個身邊信任的好友,
可說是他們支撐我一路寫下去。
5. 你
最後是「你自己」。記住,你才是位於職涯系統的中心的主控。務必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
好好經營。
這5類由下而上組成了職涯生態的金字塔,層層堆起你的關係支持系統。
【職涯盤點四要素】
最後談談職涯中需要不斷定時盤點的四個要素:學習、報酬、樂趣和影響。可問針對這4
面向問問自己:
1. 學習
我是否有持續學習成長?
2. 影響
我是否對他人、公司甚至是整個社會帶來影響?
3. 樂趣
我是否有從中得到樂趣?
4. 報酬
我是否有得到合理的報酬?
藉由這些審問,找出自己缺乏的面向,並思考要如何調整改善。作者認為至少每年都要回
顧一次,確認四個要素是否都有均衡顧及。
書中建議可先根據每個項目對自己的重要性分配權重;接著從1到10,評估每項的分數,
越滿意越高;然後將加權乘上分數便可得到每個項目的效益分數,四項加總就是年度效益
總分(如下表)。
https://imgur.com/KykXhGU
職涯效益評估表格(截自《人生的長尾效應》)
我在讀了此書後,便遵循建議將這表格加入我年檢視清單中。下圖便是我2018年時的評估
表格,也放上來給大家參考。
https://imgur.com/dMgtZ3e
我的2018職涯效益評估表格
【總結】
來到總結時間。首先我們了解到職涯是場馬拉松,藉由三階段長尾設定掌握職涯走向;接
著要持續培養推動職涯的三個動力源:共通能力、重大經驗和穩固關係;最後則要定時回
顧四個關鍵要素:學習、報酬、樂趣和影響,均衡自己的職涯。
分享個有趣發現。當我查作者資料時,發現他的職涯與出書時又有不同,在2017年時從
CEO轉成CPO(Chief People Officer),專注培養員工,2021年則成為WPP集團的Senior
Talent Advisor,致力發掘新時代天分。可說是親身實踐書所謂長尾職涯。
初讀此書是2018年,對那時初入職場不滿兩年的我來說,給了很大的啟發。也是在那時發
現我在影響面向的不足,而開始有分享讀書心得的念頭。寫心得到現在一年有餘,回頭看
這些紀錄不免有些感慨。看到在2019年因沒有動筆寫,把自己念了一頓不免莞爾。但或許
這些都是過程吧?
我想,我們永遠無法精準預期人生走向,但只要事先規劃、累積能量,機會總是會來敲門
的。最後這邊,就祝大家在這場人生馬拉松上,都能跑出精彩囉!
作者: brella (府城嚴選臭懶趴)   2021-12-04 13:4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