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活動] 《日常的中斷》新聞x田調

作者: yung0216 (yung)   2020-08-19 17:10:40
  「新聞與田野工作的迷人處在於,不到現場,永遠不知道會遇到什麼。」
  《日常的中斷》中阿潑爬梳三大天災:日本311海嘯、中國四川大地震與南亞大海嘯
後重建和重生的過程,她分別以記者身分前往日本、以志工角色拜訪四川、以旅人的方式
踏上印尼。
  翻開日本篇,就被阿潑筆下身為記者、在採訪前的掙扎所震懾;也想起那些在媒體路
上堅持著的友人,是否都是這樣在現實和理想之間取捨。
  「只能看到報導結果的閱聽人,總以為記者向受訪者遞出麥克風無一絲猶豫。大部分
人都不清楚攝影機打開前的準備,也不會看到記者在心裡的採訪演練與掙扎懷疑。」
  雖阿潑是三個月後才到災區,「對我來說還是一個情緒亢奮的『新聞現場』」,她感
到焦慮,因為她不想揭人傷痛,「但挖不到故事就是失職」。採訪還沒開始,阿潑便擔心
萬一受訪者都不說話怎麼辦?「但新聞與田野工作的迷人處在於,不到現場,永遠不知道
會遇到什麼」。
  阿潑採訪第一天,因不知從何下手,只好逗弄等候區裡的一隻狗,狗主人竟從狗的名
字談到逃難過程,東北災民沉默堅毅的形象,在阿潑腦海中逐漸褪去,「那些關於災難中
日本人的剛毅堅忍,不在外人面前掉淚的『傳說』,在我眼前悉數破碎」。
  新聞和田調在阿潑筆下完美融合,雖是文字,閱讀起來腦中卻有滿滿的畫面。在網路
看到專訪,才了解阿潑「希望通過單純的文字,讓災難重新被認識與想像」,所以在這本
書「她嘗試不放任何照片,挑戰讀者閱讀災難相關資訊的習慣」。我在閱讀過程,腦中同
時勾勒著書中災難場景、人物模樣,每個人讀起來都會有不同的畫面,也正是阿潑文字奇
妙和魔力所在。
  無論是以何種身分踏上異國,阿潑總把每次旅程當作田野來調查;因著對阿潑田調故
事的好奇,有幸邀請阿潑前來分享她旅遊和田調的經歷,歡迎大家一起來聽聽田調的迷人
之處。
我在島嶼無風帶|田調旅遊經驗分享
時間:109/09/05(六)18:30-20:30
地點:臺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01號3樓
更多詳情:https://bit.ly/islandjourna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