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大腦喜歡這樣學

作者: adp0068 (adp0068)   2020-02-12 03:51:23
第一次在板上po文,如果有各位有甚麼建議,都歡迎跟我說!
書名:大腦喜歡這樣學 (A Mind for Numbers)
作者:芭芭拉.歐克莉
出版社:木馬文化
這本書算是我第二次看了,這次重讀,我選擇直接跳到我感興趣的部分看
故這次的心得也只會著重在我看的那部分,如果各位希望我分享其他部分,我再找時間寫
本書如標題所見,是在探討有關於學習的議題,作者在26歲前,極度痛恨數學。但經過一
人生重大轉折使她重新拾起數學,最後甚至當上了美國奧克蘭大學工程學的教授。
她想用她的故事鼓勵任何人,喜歡上學習,不再畏懼數學。
分享的內容中,部分融合我自己的想法
主要內容來自書中【Part 4 如何學得更深入】
p.232 理解,直覺
透過運動的角度,來看學習這件事。以我最熟悉的羽球作為例子,知名羽球選手傅海峰在
影片中是這樣說的:「在我剛進行羽球訓練時,教練不准我們碰球,光是在空中揮拍,我
們就練習了整整三個月」由此可知,揮拍作為羽球的基本不是一天就能練成的,肢體需要
不斷反覆練習,從模仿到理解,最後變成直覺,一個念頭就知道怎麼做,不必回想每個細
微的步驟。
在數學也是同樣的情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5*6=30,一開始你先理解到了5*6隱含的意
義為5+5+5+5+5+5,接著你接受這個想法,最後透過不斷的練習將5*6=30烙印在腦中,進
而成為直覺,一看到5*6就能夠及時反應,而不用將5*6這個思考過程在腦中再理解一次。
再舉幾個例子,如西洋棋大師、急診室醫師、飛行員......經常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
決定(解決問題),而這也都仰賴是否對基本知識的熟悉程度,而這就是靠著大量練習所得
到的直覺。在某些時刻,如:飛機失事(這種對於時間極度敏感的事件),飛行員雖然理解
基本知識,但沒有足夠的直覺(反應速度),會拖慢決策,導致較差的成果。
上述的例子,其實描述的是基本功與解決問題的關聯,先有了能夠以直覺反應的基本功(
工具),才能夠以對基本功的直覺式理解進而解決問題(利用工具解決問題)。
在此說明一下:了解基本功與能實際應用它為兩個不同的層次,當你在面對一個日漸複雜
的問題時,你總不會從最基礎的概念理解,然後再慢慢地解決問題吧。的確,從基礎著手
並不是不可行,除了問題解決的時間長短外,愈熟悉基本概念延伸到其他想法的機率愈大
,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也就愈大。
這裡我想到一個能夠應用的想法「外語」,當愈熟悉一個英文句型,能夠將它變化運用的
可能性就愈大,當句型變成直覺,才能真的將它運用出來。雖然中文為我們的母語,但是
我們真的沒有學過中文嗎?想一想,我們其實在國小都有學過「中文」,還記得國小的照
樣造句嗎,這其實就是我們學習中文的「過程」,如果連母語都要透過學習造樣造句來熟
悉句型,對於我們來說是「外語」的英文,難道能不學習句型,而輕鬆的精通英文嗎?
而這其實與上面的觀念,並不衝突,當我們愈能直覺反應作為基本功的「句型」與「單字
」,我們理應愈能將基本功變化,進而精通這門語言。
知識本身不是重點,重點是怎麼運用習得的知識(思維能力)
→在熟悉知識的前提下
數量不是關鍵,質比量更重要
除了體現對於上述觀念的理解,對於英文這個例子同時也是在寫給我自己看XD
p.247 讓記憶組塊變深厚
用微積分來舉例:一開始從極限的觀念教起並熟悉它(工具的層次),接下來,利用極限
的概念推導出導數(微分),到目前為止微分這個知識已經教完了,或說它已經是一個記憶
組塊,但光是看到這裡你還是沒辦法清楚了解微分的意義。這時,我們就需要給微分這個
知識下結論,讓它有實際上看的到、並且能運用的結論,「微分=變化率」。這時這個記
憶組塊就是一種神經模式,我們不必往回推導極限,便可直接利用「微分」這個概念,而
同時也因為它有了我們能更好理解的意義,我們更可以簡單地記住它,甚至應用。
簡單來說,一個「結論」、「摘要」就是一個濃縮的記憶組塊,書中的說法為一種神經模
式。這個神經模式不但能跟同一學科的其他內容相互呼應,也可能跟其他領域產生共鳴。
在數理領域想要快速學習的方式,就是類比。例如:高電壓與低電壓,就能比喻成高低水
位,當你利用高低水位這個簡單結構建立起電壓這個新概念,接下來你就能利用電壓來建
立起另一個層次的概念,甚至發現比第一結構更好用,就這樣一層接著一層,如此,能幫
助學習其他截然不同的概念。
我的想法:語言的學習與數理不同,數理的知識結構為基本知識(例如符號)→概念→知識
組塊→結論,而語言則比數理簡單很多,語言是由基本符號構成→句型、單字,至於文法
則是所有句型歸納出來的結果(先有句型,才有文法),而文法的出現,實際上是為了方
便外國人學習而產生的。因此語言的重點在於熟悉(重複),而數理則著重在推導,所以學
習數理的所需運用的層次會比語言來的高。這是我的看法~
書中有意思的片段
你也許認為,你得先透徹理解一件事才能開始說明它。但是,請觀察一下,當你跟別人聊
你在學的東西時會發生甚麼狀況?令人驚訝的是,你是先設法對別人或對自己說明事情,
才從這說明之中產生理解,並不是先理解了才能做說明。有些老師經常說,他們是親自上
場教課的時候才真正理解了課程內容。p.262
我的想法:可以試著先理解某向你想了解的內容,接著用文字的方式打出來,真的會發現
,其實你還沒真正理解。絕對不要在心裡說給自己聽,因為當你用想的,往往想的不夠透
徹。實際上去是一次就知道我在說甚麼!
毅力往往比智力重要。抱著「我要靠自己學會」的決心來學習,能讓你更深入知識
聰明 vs 「遲緩」
有些比較「遲緩」的學生陷入掙扎,因為他們無法理解別人一聽就懂的觀念。而這些學生
偶爾會認定是自己不夠聰明。然而,慢條斯理的思考,能使他們看見細微之處的差別。
這好比徒步的登山客聞到松林的芳香、發現小動物在林間的蹤跡,而漫不經心的摩托車騎
士以每小時九十公里的速度呼嘯而過。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   2020-02-12 09:31:00
九九乘法表先是硬背的 理解是後來的事最後一部分 聰明跟笨的差異真實存在 這本書是雞湯類?
作者: mayjan   2020-02-12 09:51:00
這本不錯 不是雞湯類大人 學東西 會先理解 再找學習策略九九乘法那個只是舉例讓讀者了解背後的觀念而已作者以前對理科很排斥認為自己笨 後來找到策略來改變自己
作者: avp0225 (avp)   2020-02-12 10:16:00
決斷2秒間~~~這本也很好看
作者: michelle12 (偉)   2020-02-12 10:31:00
165,這提供的台新已警示 但是我已經匯款4000抱歉推錯問 請幫忙刪掉......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   2020-02-12 14:09:00
說到英文的照樣造句,學生時代的造句練習還會少嗎?XD其實學習第一個工夫就是死記硬背 就算是各種棋類 也是要先死記一大堆定石 才有後面所謂的直覺理科也要背很多東西 差別在文科可以照本宣科 理科要能拿背過的東西 來解釋類似現象
作者: mangogreen17 (芒果青)   2020-02-12 14:45:00
推 這本還有另外一本很像《學習如何學習》內容好像大同小異作者群有赫赫有名的線上課程Learn how to learn交通大學有幫忙開設中文化課程裡面偏大腦、神經科學 不是雞湯題外話 P 大好像誤會這本書講述的重點了這本書記憶跟理解並述另外文理組的分類也太過刻板曲解這本書的知識在文理組都可用的身為理科人不能理解為什麼要特別拉文理科出來?
作者: zaqxsw2230 (qianling)   2020-02-12 15:40:00
我沒背過九九乘法表數值欸 每次考試都一個一個加 加到「背」起來了
作者: cuteman0725 (Q麵)   2020-02-12 16:03:00
類似的書我也推薦一本 雖然是國內的人寫的 但是也提到很多的實用技巧 可以和原PO說的做補充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1635
作者: hamasakino (orange)   2020-02-13 14:34:00
推文兩本的與姜聲泰的白紙回憶複習類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