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林蔚昀《我媽媽的寄生蟲》

作者: cheeshan (家酒)   2019-08-17 11:23:00
痛的寄生/
  
乍看書名,可能會以為是輕鬆小品,或者厭世隨筆,其實不然──儘管林蔚昀的文字並不
難讀,寫來真誠、自然,沒有刻意艱深的哲理,亦沒有賣弄技巧與才華,但書中呈現的某
些生命經驗,其實是很難接住的。
  
雙親皆是教授,尤其媽媽更是享譽盛名的寄生蟲學家。身為從小在父母光環生長下的孩子
,一邊被眾人寄予厚望,還要一邊被父母諄諄告誡:不傑出也沒關係。
  
除此之外,林蔚昀自小也知悉母親曾流產多次(有些胚胎甚至尚未成形),那些無法一同
出世的(可能的)兄姊,好像成群結隊跟在她的背後,要她連同他們的份一起努力活下去
──生來就註定做一個得來不易的孩子。
  
於此種種,矛盾、衝突與自我厭棄,她視自己是母親培育寄生蟲的化身,一面吸吮原生家
庭給予的養分(一個安穩、優渥、健全的環境),一面出門流浪──從體制內的教育制度
流浪到體制外、從流浪英國再到流浪波蘭。
  
割傷自己作為懲罰,憂鬱的暴動使他人受痛。直到她的波蘭丈夫在越洋電話對著岳母聲討
,直到吞藥自殺未遂,剛洗胃完的她終於對著母親怒吼:「反正我討厭你們!我討厭你們
所有人!」再嘔出活性碳與治療。
  
寄生蟲的媽媽終於開口:「就算妳討厭我,我還是愛妳。」
  
原來,愛可以使人忘記被寄生的事實嗎?  
  
林蔚昀在《我媽媽的寄生蟲》讓我看見了她對自己的解答,她說:
  
「是啊,一切都是練習。有混亂的情緒,表示我有練習面對情緒的機會,我兒子也可以藉
此練習面對他的情緒。只要我們的情緒不要強大到把我們的家震垮、讓我們受傷,一切都
還在可接受的正常光譜內。
  
萬一,有一天真的震垮了,我也相信我們可以在廢墟中重新建立一個新家。」
  
寄生蟲也可以變成蝴蝶嗎?結束寄生並不是簡單的事,可能要耗費人生大半,要時時刻刻
逼迫自己寫下遺書,要忍住割腕與傷害自己的慾望,可是是有可能的。
在我與朋友繞了一圈又一圈的迷茫時刻,我赫然發現,即使此後我們還是不斷產出大大小
小的爭執,愛也沒有讓人忘記被寄生的事實——
可是、愛的的確確在某些時刻,是可以讓人不在乎被寄生的。
  
原寫於2018.7,改寫於2019.8
  
作者: yafugogo (是非心)   2019-08-17 20:43:00
推,我也喜歡這本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