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以及相關延伸閱讀

作者: wackynoteis (Wacky)   2019-08-04 08:31:43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6個議題省思以及延伸閱讀
從不同視角切入解讀,跳脫「唱衰台灣」的焦慮思維
圖文連結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lowest-hanging-fruit/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顏擇雅寫《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的初衷:「就是受不了大家在唱衰台灣。台灣問題
就是最低的水果摘完了,如今應該趕緊打造工具去摘更高的水果。」作者認為台灣的許多
問題,都是能夠突破以及解決的。
作者描述台灣當前困境用的譬喻「最低的水果摘完」,指的是八○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時
候,成為產業中的「追隨者」,只要透過代工、製造和出口,就能用較低的門檻取得大量
報酬。
然而時至今日,台灣面臨中國大陸的崛起,以及世界競爭加劇,台灣已經「摘完某一高度
水果」,接下來面臨的是「知識」和「取捨」問題。我們必須發揮智慧和創意去搭建更強
而有力的工具,摘取果樹上更高的水果。
這本書透過分析和論述,回擊那些喜歡唱衰台灣的人。書中從年輕人開始分析,談到台灣
與中國的比較,對教育制度的觀察,最後評論企業家應有的風範和態度。
我從這本書學到什麼
自己亦有感於「鬼島」這個名詞,常在親朋好友間飯後閒聊之餘被提起。不外乎抱怨台灣
薪資沒成長、就業環境差、政黨惡鬥文化、能出國發展就不要留在台灣。
雖然我踏足許多國家的經驗卻告訴我,台灣沒有這麼糟,甚至仍是我心中最適合居住的國
家。但愧於對台灣的認識和國際觀察還不夠深入,以前對這種話題較常保持緘默的態度。
閱讀《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彷彿開啟一扇「視野之窗」,從作者的視角切入,剖析近年
來媒體如何「評論台灣」的相關話題。
我從這本書學到的,不是如何逞口舌之快去反擊爭辯,而是大幅拓展了我的認知和理解,
也開啟了我對諸多議題的興趣。
自從2019年初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延伸閱讀了許多相關議題的書目。以下是6個議題在書
中的重點彙整,以及我透過延伸閱讀所學到的事情。
1.小確幸的詮釋
村上春樹在《尋找漩渦貓的方法》稱「耐著性子激烈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就是
所謂的「小確幸」。他天天秉持長跑、寫作、聽音樂、閱讀的規律生活。作者說這種小確
幸與自律是互為表裡,藉由自律的生活達成高產出。
然而媒體扭曲了大眾最這個名詞的認知,變成「不敢奢求大夢想,只能追求小確幸。成了
買不起房、工作缺乏成就感的刻意追求」。自此,無論自己是否自律,只要能追求短暫的
歡樂和消遣,就成了小確幸的代名詞。
我回顧《活出意義來》學到的詮釋「追求生命意義的人,會在給予他人時享受到愉悅」。
以及從《跑出全世界的人》讀到Nike創辦人堅信「跑步」這件小事會讓世界更好的念頭,
持續堅持而且從不退卻,打造出世上最大的運動用品企業。
2.喝咖啡可以投資自己?
許多年輕人困於低技能、低工資、沒前景的工作,其部分肇因來自於九○年代後的服務業
的大舉擴張。「投資自己」成了媒體愛用的口號,許多企業家也常以此為題發表論述。
王品董座戴勝益在2013年中興大學畢業演講,勸年輕人如果1個月薪資只有3萬元,「你要
寫信或打電話回家,跟你的爸媽要2萬元」。這個主張擔心年輕人沒錢和同事喝咖啡,以
至於沒辦法「投資自己」的人脈和視野。
作者提醒這種喝咖啡累積人脈存摺的方式,有三個問題要注意:
浪費時間:社群媒體發達,過度在意同儕眼光,想做到人人喜歡。
搞錯對象:對象不該是同樣缺乏經驗和視野的同梯,而是上司或者資深前輩。
閱歷不深:需分辨出對方和你喝咖啡,是看中你的能力還是你所代表的公司。
跟同事喝咖啡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喝出什麼。是忙著抱怨老闆豬頭,還是視野上的切磋
琢磨?
3.創業腦的好處
作者提到我們必須具備「創業腦」,隨時保有危機意識:「當所有雇主看不到你的價值時
,你有辦法為自己創造價值嗎?」此外也要學會謙虛:「到底是你需要公司,還是公司需
要你?」創業腦額外的好處還有擴大視野以及正向思考。
工作心態上的轉換,可以從「假如我來當老闆」的思考模式出發。如果我是老闆,我會怎
麼做決定?如果我是老闆,就可以防範未然嗎?
我對此題的延伸閱讀是《獲利時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兩本書,進一步理解如何拆
解商業模式,以及如何創造自己和團隊的價值。
我也學到一個重要觀念「夢幻工作是創造出來、而不是找到的。要有這樣的創造,需要很
深入的自我認識」。詳細心得寫在另一篇〈商業模式圖:用一張圖「翻轉」人生和職場的
標準答案〉。
4.公投、國族、民粹
書中引述柴契爾夫人「公投是煽動家與獨裁者的工具」,以及美國第四任總統麥迪遜「直
接名主一定會戕害少數權益,造成社會撕裂」,對應到台灣2018公民投票的結果,真是讓
人心有戚戚焉。作者提倡代議制度,好處還能節省時間和金錢,值得深思。
作者也提到人民選擇認同國族的原因,是因為自由、平等、民主這些普世價值,無法憑個
人實現,只能加入集體追求。但國族主義訴求的血統論述很難追本溯源,因此往往需要神
話來撐腰,中國清末突然冒出「炎黃子孫」就是一例。
身邊亦有長輩對於炎黃子孫抱持強烈的認同情感。從延伸閱讀《人類大歷史》和《槍炮、
病菌與鋼鐵》看來,這恰好是對於「神話故事」和「真實現況」理解的差異,也讓我認識
到,為何人們有自我認知是「中國人」和「台灣人」兩種傾向的差異存在。
對於民粹,作者給出一個有趣的定義:「有什麼老百姓支持的政策,是菁英不喜歡的,菁
英就說是民粹」。批評者往往不解是對方到底是哪裡不理性。人民應該要求這種批評者講
出理由,否則就只是「我是菁英,我不喜歡」而已。
作者評論政治的這篇文章〈質疑韓粉的素質,其實忽略了民主真諦〉,讓我反省自己對於
時事的評判態度,這篇文也值得不同陣營支持者細細閱讀。
延伸閱讀了《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理解為何「比起灰色地帶,人們傾向非黑即
白,總是用過度自信去支持過度簡化的信念」,並學習運用邏輯去濾除雜訊和避開偏誤陷
阱。
5.談教育與線上課程
作者批評教育部長吳思華的謬論「再怎麼先進,也只能六成人口唸大學」,這種對教育的
說法不是指辦學水準,而是用人類平均智力水平來定義。這完全是搞錯教育水平的因果關
係,一國所需的教育水平並不是看人民會念書的程度,而是經濟複雜程度。
另外對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批評矛頭指向台大寡佔太多資源。作者提到教育券的
想法:學生人人一張,選哪個校系,經費就去哪裡。刺激院校無論公私立,都更重視學生
權利。
課程線上化帶來的好處是,讓高等教育突破生產力瓶頸,解除時間、地點、服務人次的限
制。大學很難靠「教學品質」招徠學生,最大原因是教學品質很難評比,但線上課程會改
變這一切。
舉桑德爾在哈佛大學開設的〈正義〉線上課程為例,課程跟哈佛簽約,保證給的成績經得
起檢核。此課程熱門的程度,也奠定了哈佛大學在線上課程的權威地位。目前台灣主事者
大多煩惱少子化的招生危機,壓縮教育大海嘯(線上課程)來襲的黃金應變期。
我延伸閱讀《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學習如何將正義與平等的議題,回歸到自我的道德
省思。也理解到從「福祉、自由、美德」不同角度出發,對於同一個政策或議題會得到不
同的結論,也因此接受「正義不是絕對」的多元概念。
6.為什麼要學歷史?
學歷史目的無非是希望能「鑑往知來」,知名創投家彼得·提爾說:「我最愛讀古人寫的
有關歷史的書」。他尤其喜歡古人預測錯誤的歷史書籍,藉由如何預測錯誤,精進自己預
測的能力。做出準確的創投判斷需要歷史知識,複雜思考,不停發問。
書中提到很有趣的一點,英文「History」語源「historein」在希臘文的本意就是發問。
西方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將作品取為《發問》,此字才轉借為歷史之義。歷史的原意是一門
探問推理之學。
歷史之於投資理財的應用,我很喜歡《投資人宣言》這句「唯有了解過去,才能坦然面對
市場中令人難受的低靡熊市,以及在萬里無雲的高漲牛市中還能保持冷靜」。
歷史雖然不見得可以預測未來,但是它所訓練的複雜思考,卻有助於想像未來的各種可能
變局。只要有興趣探索未來,歷史就是一門值得終身學習的學問。
延伸閱讀彼得·提爾的《從0到1》學到「失敗的公司是因為無法跳脫競爭:沒做出差異化
」。也從《未來地圖》體認到「不懂歷史的人,無法解析現況,更無法預測未來」。
後記:關於作者
稍微研究作者顏擇雅,她創立雅言文化這間一人出版公司,每年只出版一本她精挑細選的
英文讀物。我印象深刻的《世界是平的》這本書竟是她出版的,以前倒沒特別注意過。
我折服於她流暢的文字、引經據典且論述有條,加上她對於時事的洞察有自己的一套見解
,因此也追蹤了她的Facebook頁面,從此被圈粉。
她不時會在頁面上評論時事,以及推薦經典讀物,更有趣的是她會張貼「異溫層」的資訊
來源,推薦讀者主動去閱讀並接受刺激。這就是《知識的假象》中提到「 懂得剖析不同
觀點之後,挑出不同立場的解析和評論來避免身陷同溫層的狀況」的實際典範。
===
讀這本書後激發很多思考,如果板友有其他延伸閱讀的好書推薦,也歡迎交流指教!
作者: geofrania (三葉蟲)   2019-08-04 09:09:00
好書
作者: avion (小秉)   2019-08-04 09:20:00
作者: observer0117 (ob)   2019-08-04 10:00:00
推心得
作者: torah   2019-08-04 10:40:00
作者: denijh (昏⊙ ♥⊙ )   2019-08-04 11:14:00
謝謝分享
作者: ab060986 (黃影)   2019-08-04 11:51:00
推好文 好書
作者: cielQ (ciel)   2019-08-04 12:56:00
謝謝分享
作者: x76882 (x767676882)   2019-08-04 13:28:00
推心得
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2019-08-04 13:36:00
感謝分享
作者: perartlit (Ann)   2019-08-04 13:48:00
謝謝分享
作者: Sonderrr799 (姍笛)   2019-08-04 17:27:00
推好書
作者: apley (佛渡有緣人)   2019-08-04 18:45:00
代議、公投等玩法不會是解藥,因為現今民主制度根本上就有問題存在 ─ 選民不必對自己的選票負責任。 也許大家會覺得選舉結果不論好壞,選民都有承擔,怎麼會沒有? 是,錯就錯在現在民主制度的玩法是全體一起承擔,而不是每個人對自己的選票負責任。 所以不管民主玩法怎麼變,都無法向前的。什麼制度都救不了民主裡,當初在創造這套制度的菁英們所刻意省略掉的魔鬼細節。但您的讀書心得真的很詳細,感謝用心分享。
作者: dsilver (細數遠星永唱泉水)   2019-08-04 19:36:00
雅言這出版社的書都很好
作者: Cordierite (罪孽焚城)   2019-08-04 19:43:00
顏擇雅真的很會挑書…世界是平的賣翻
作者: gobbiby   2019-08-04 20:13:00
好書,也謝謝原po提供的延伸閱讀,每本都要找來看看^^
作者: ryuuki (Eeee)   2019-08-04 21:09:00
作者: wayaya1991 (wayaya1991)   2019-08-04 22:41:00
謝謝分享 很喜歡顏擇雅
作者: banana69 (Sugar&Spice)   2019-08-04 23:23:00
推,喜歡延伸心得
作者: DJRobin (原味洋芋片)   2019-08-04 23:54:00
推這本,因為內容都是切身的問題,所以讀起來特別有感
作者: colingoodboy (wait)   2019-08-04 23:57:00
感謝分享
作者: abby0129 (abby)   2019-08-05 01:16:00
推原po用心的心得!這本好看,確實提供了不一樣的切入點,如果能更進一步了解分別的議題,收穫會更多!
作者: zero09 (simagrak)   2019-08-05 01:21:00
作者: sam397   2019-08-05 13:30:00
推原po用心 還有許多延伸閱讀
作者: uoka (諾卡)   2019-08-05 23:59:00
推用心
作者: DJRobin (原味洋芋片)   2019-08-06 11:37:00
這本也可看作年輕人對媒體及上一代的答辯書
作者: ericx790101   2019-08-06 19:47:00
推!謝謝分享心得!
作者: lionadon (inside out)   2019-08-06 22:00:00
作者: piga2632 (piga)   2019-08-07 09:28:00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19-08-09 01:42:00
你的心得寫得很好,讓我想去找這本書來閱讀。
作者: rawm (rawm)   2019-08-11 12:28:00
這本真的易讀又有趣。
作者: inparadise   2019-08-24 14:42:00
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也很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