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學得更好

作者: licklabium (76600ferio)   2019-05-18 01:55:48
「我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學,關你屁事!」
G是個從學習中逃走的學生,來自單親且親子關係惡劣的家庭,出缺席狀況
不穩定,也是訓導處的頭痛人物,但在本校國三實施數理分組的適性組中,並不
顯得突出。全班都對學習失去動力,許多人甚至對「老師」充滿不信任的情緒。
在一次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條斜線,要求他們畫出它的垂直線時,我逐一檢視,發
現G不會畫,他如此回應了我。
前晚帶著我孩子在超商練習數學,一題「24的2/3」難倒了他。我先以課本的
方法解釋了好幾次給他聽,他說他懂了,接著問他36的的2/3是多少,他立即又卡
住,我們又再一次回到課本的內容重新講解,如此來回了幾次,他仍然無法理解。
於是我試著畫圓形圖用面積講解,幾次後他抓了抓頭;我又試著畫了二十四個圓,
分成三堆,他說他看懂了,但來到36的2/3卻仍然卡住。四十分鐘過去,旁邊一桌
的幾個大學生看著我們,輕聲說著「就除法3再乘以2就好了」,我小孩的五官靠
得愈來愈近,幾乎快哭出來。
踏入教育圈近二十年來,我從「K書高手」、「讀書別靠意志力」、「讀書別
靠蠻力」、「記憶拼圖」、「心智圖聖經」、多本「XX教你做筆記」、「如何閱讀
一本書」、「大腦的祕密檔案」、「刻意練習」…找了不少學習相關的書來看,也
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去上「Learn about learning」的課程。這些年來我試著利用放
學後開讀書會,教孩子們怎麼看課外讀物;也試著利用放學後或假日,辦了十幾次
的「學習如何學習」的講座,好幾次整間教室都擠滿自願來參加的學生,會後也給
了滿滿的回饋。然而這些學習方法更落實在我自己身上:在我的羽球俱樂部中,我
讓自己從輸多贏少,變成輸少贏多(今天竟然拿下五連勝);不曾上過教練課的我,
六角槓硬舉從不到100公斤到破210公斤,安全槓深蹲也破220公斤;從得花兩個半小
時騎公路車上熊空山,延途休息二十幾次,到一小時可以完騎且全程足不落地;去
年自己能上網學會畫室內設計圖,將自己34年的老公寓重新設計規劃,自行監工發
包,忙了兩個多月卻省下數十萬元;受邀的十多場演講中,我試著把運動融,以
「健身你的人生」為主題,也舉辦過「運動中的科學」營隊;在網路上開始寫文章
分享心得,有一間出版社和一間科學雜誌因此多次向我邀稿。我想在自己的身上體
現「發表是最好的吸收。」
上週看完了「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作者以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介切入,描述
了老師可以如何協助學生學得更好,覺得收獲頗豐;接著看到了曾經被心理醫生、
社工和學校老師診斷為嚴重學習障礙,最後卻能從常春藤大學畢業,現任美國智庫
「美國進步中心」高級研究員、比爾與梅琳達.蓋滋益金會顧問、希拉蕊.柯林頓總
統競選活動顧問的烏瑞克.鮑澤所寫的「學得更好」,竟不忍釋手,一口氣看完。
看的過程,腦中不禁浮起了三十年前,那個100公尺全班倒數第二,成績在放牛班中
倒數第三的廋小男孩,站在媽媽和輔導室老師旁邊,老師拿著智力測驗結果,問媽
媽是否考慮讓小孩進入資源班的畫面…我就是那男孩。
學習,絕對不僅限於紙筆或課本,更不只是在校園。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學習:
新的電動玩具、新的技術、新的人際互動、新的樂曲;騎機車、開車技術需要學習
、運動技巧需要學習、談戀愛需要學習、婚姻經營需要學習;股票投資、公司經營
、健康管理、時間規劃、說話藝術、情緒控管…無處不需要學習。在看似南轅北轍
的表像下,學習各項能力卻有著十分相似的共同點。
學習是一種生產活動,人們藉由主動製造自己知道的東西,來習得專業知識和
技能,而不單純只是複製資訊,那意味著學習者需要知道自己要學什麼,並有能力
從新資訊中形成自己的見解;學習是種心智活動,越是積極主動參與,學得越多,
而單純的畫重點、被動地多聽幾次課或是反覆看同一份資料,這樣的效果是很差的;
學習是個人化的活動,只有學習者找到學習內容與自己之間的關聯、意義和價值,
才會產生學習效果。(或許你可以想想《當個創世神》這款遊戲為何大賣。)
學習需要結構式的指導,卻也需要給予個人空間,那代表著教學者除了給予知
識內容,也要給予學習者創造的空間,並引導他們「學習塑造」;想成為專家,那
麼學習不該只停留在情境動機,還得能進入深層動機,那是促使一個人願意花數十
年鑽研籃球、鋼琴、電玩或有機化學的「陷井」;當內容變困難 ,學習需要要情緒
的支持、需要歸屬感的支持,心智的努力會傳染,「衝滿動力」的感覺會在彼此緊
密連繫的團體中,從一個人身上跳到另一個人身上。
學習是個累積的過程,知識是學習的基礎,熟記也依舊是強大的學習手段,想
要精通某一項專業,必須熟練基本功。你知道的事物,往往最能用來預測你可以學
些什麼;知識是建構學習重要基礎材料,是打造理解的磚塊,也是最能預測學習成
效的事物。如果你對某樣事物一無所知,就很難學得會;相反的,你懂得愈多,就
學得愈好,如同重訓一般,你舉得愈重,就愈想讓自己能舉更重。事實上,知識和
思考是混合在一起,內容與認知是相互支撐的。嚴格說來,我們想要學習的任個東
西,都是以已經學會的東西為基礎,透過舊知識學習新知識。
並非所有的學習都需要按部就班,「核心概念」的形成才需要,所謂的核心概
念是指在你所學的領域中,會反覆不停出現的知識,好比籃球中的運球、投籃;學
習需要先進行切割,再透過熟悉而組塊化,因為大腦的工作記憶容易很小、容易超
載,那表示在背景音樂下學習效果會變差,學習時最好與會增加認知負荷的事物保
持距離;把兩個主題結合在一起,例如以英文來教導不熟悉英文的學生科學,他們
將學得更少。如果能結合大腦與肢體,將學得更好,那有助於形成心象,想想珠算
高手在沒有算上時,手指的動作。羽球名將楊晨曾說當他一項技術還沒學起來,他
會在練習後不停在紙上書寫下來。學習往往可以歸結為一種知識管理,關乎「設定
目標」、「制定計劃」、「獲取基本技巧」和「鎖定專業技能。」 學習的本質是動
態的,必須在稍微超出自身技能的層次上學習,也就是學習沒有舒適區,正如心理
學家珍妮特.梅特卡夫說的:「卓越的學習沒有舒適區。」最佳的學習位置,就是
在比我們現在有能力稍微超出一點點的地方。這不正是重量訓練的基本原則?(話雖
這麼說,每次深蹲面對220公斤的槓鈴,然後還要再加重,說不怕是騙人的~~)我們
很容易停在已經知道的範圍而沒學到,或是面對太難的內容而放棄。認知科學家麗
莎.孩堅信「困難是有價值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允許孩子接受不舒服,接受不知
道答案。」她教的小孩數學時,永遠不會說出正確答案,永遠不會!
有效的學習需要聚焦,一對一的指導效果是最好的,但十分昴貴,想想家教的
費用;但或許我們可以透過提問自己後設認知的問題,來增加學習的效果;自我論
辯甚至與人論辯,可以讓自己深刻思索自己邏輯中的盲點,進而強化學習成效。前
陣子看完「詩性的宇宙」一書,作者正是十分札實地體現高超的自我論辯。指導別
人是十分有效的方式,如果你知道理查.費曼和大衛.古斯丁的故事,那是個很棒
的反証。
「學習如何學習」是一種專案監督,涉及學習和思考時,情緒是第一道防線,
那意味著想學得好,你得有良好的情緒控管,得有良好的「自我效能」,一種對自
己能力的信賴,一種認為自己會成功的感覺,或者你知道這就是「自我驗証預言」。
當你認為自己學不起來,那就真的學不起來。改對自我對話的方式,不要說「我糟
透了」,而要說「我正在努力」;記錄自己每一次的小進步,和自己打賭,配合上
「番茄工作法」,可以提升自我效能。單純的反覆練習是無效的,想學得更好,需
要自我監測自己究竟學得如何,也需要在情緒上騰出空間;學習同時也是一種向前
發展,了解愈多,就需要愈多的開放式活動,在缺乏結構的新問題上,練習運用自
己的知識。
專業領域的成長,始於回饋意見,追踨記錄成果有可能使人難堪,接受同領域
專家的評鑑壓力很大,更多人則幾乎不關注自己的表現。但意見回饋的效果良好,
如同貝盧茲研究發現,能有效減重且長期不復胖的,不是採用生酮飲食或節食或任
何補給品的人,而是那些善於追縱記錄自己吃了多少、體重多重的人。我硬舉、深
蹲的重量也在我著手確實記錄後,才有了長足的進步。
天賦在學習中扮演的角色被誇大,部分是因為不實宣傳(想想開發右腦的廣告)
,部分則是藉口。我一個學生在確實落實讀書計劃後半年,在札記中寫下「現在回
頭去看以前自己說『已經盡全力,無奈我就是沒有天分』的話語,真是一齣笑話。」
學習會改變大腦結構,增加神經突觸的連結。我們去理解一個概念,去和一個專業
知識或技能博鬥,意味著錯誤不可避免。沒人喜歡錯誤,錯誤如同失戀讓人苦澀、
讓人痛苦,但「犯錯的價值」一書說,錯誤是積極思考一定會有的一部分,犯錯是
人性的核心,即使是天才也是一樣,我們得平等地看待成功與失敗。專業的學習需
要多樣化、需要有質疑精神,需要以提問、懷疑和挑戰來抵抗定錨效應,所以聲名
大噪的波耳喜歡找當年仍沒沒無聞的費曼討論,因為費曼總針對性地提問。
G的事件後,我決定在每堂課開始後加入一個小故事、一段影片、一段TED演講
、一段廣告,或是一段MV,我們看過「火星爺爺」、「生死的智慧」、「壓力是你
的好朋友」、周杰倫的「稻香」、金城武的「世界愈快,心,則愈慢」…還有許許
多多我或我的學生、朋友的故事,包裏著我想傳達給他們的,可能是人生觀、價值
觀,或是知識,或是寫文章的技巧。雖然這會壓縮到我上正課的時間,事實上學生
們在聽故事時,反而最專注。過了一個多學期的三下第二次段考後,下課時G問我可
不可以跟我聊聊,我們兩靠在欄桿上望向遠方,他說:「老師,你知道要找你講這
些話,需要多的的勇氣嗎?你上課講的每一個故事,我全都有聽進心裡。剛剛看到我
的理化成績,不知道為什麼,我好感動,我想讓你知道我的感動。」一個高壯的大
男生,眼眶泛著淚光,他拿了63分,他回到學習現場了。
我到櫃台換了三十個十元硬幣,要我兒子數二十四個後,分成三堆,要他數一
數每一堆有幾個;接著要他數一數兩堆有幾個,他答對了,我告訴他這就是2/3的概
念。然後我要他分成2堆、四堆、六堆、八堆…然後考他一堆、三堆、五堆、七堆有
幾個。突然間他開心地大叫:「阿哈!我懂了!原來這麼簡單!」(錢果然是世界共通
的語言!)接下來的二十分鐘,他獨立完成了六頁題目。寫完後,我問他:「萬一明
天又忘了,怎麼辦?」他回答我:「再重來一次!」
回家的路上,我跟老婆說:「我們的兒子真的學得比較慢,要花比較多時間,
想比較多方法。」她擔心地問:「那要怎麼辦?」
「學得慢不是壞事,他會學到耐心。」我腦海中又再次浮起國三時老師告訴我
的:「即使明天要聯考了,你今晚才開始想振作,永遠都來得及。」
作者: winken2004 (新竹肥宅)   2019-05-18 02:19:00
作者: dismine (dismine)   2019-05-18 07:16:00
作者: x111222333 (試驗者)   2019-05-18 09:01:00
好文
作者: xj3zj17 (xj3zj17)   2019-05-18 09:15:00
推最後一句 我是專職家教也一直跟學生這樣說今明兩天就要會考了
作者: KelvinQQQ (小草)   2019-05-18 10:42:00
推 寫的很好 自己也有學習上的障礙正在努力進步中
作者: mayjan   2019-05-18 11:38:00
有時候 要站在小孩子的角度 想事情 這個可能有點難度你要教他們學東西 其實是在試著理解他這個人的過往以2/3來說 我的理解 是符號 那種陌生的東西精進之道有提到 作者教別人 如果教得不好 是自己有待改進
作者: rerun (禮讓)   2019-05-18 17:38:00
還是不想學
作者: daidaiken (loveyou)   2019-05-18 18:25:00
很棒的分享!
作者: danadanad (大笨豬)   2019-05-19 15:03:00
開頭第二段的最後「發現A不會」 這個A是..?
作者: powernew123   2019-05-19 19:02:00
最後一句鋪陳有點感動
作者: alicia85 (alicia)   2019-05-19 23:02:00
作者: nightheart (stargazer)   2019-05-21 01:24:00
推本文......
作者: HeadShoot (不要打我的頭)   2019-05-21 15:29:00
真想有原PO的學習態度 很棒的文章
作者: hhbbookao   2019-05-21 16:32:00
作者: waffle11 (比比)   2019-05-23 22:47:00
作者: whitytsubasa (whitytsubasa)   2019-05-26 20:37:00
謝謝你的分享請問有經營部落格或個人網頁能拜讀嗎?
作者: clarksuper (Clark)   2019-05-28 17:27:00
跪下淚推!!請問有其他文章可以拜讀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