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

作者: plumate (毣)   2019-04-15 23:03:20
ISBN:9789861371955
嫌われる勇気:自己啓発の源流「アドラー」の教え
這是近期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
去年6月中看完後,我一直嘗試實踐這個哲學,並把這本書的重點整理出來。
結果就到了現在,回頭重新看這本書,檢視自己做到多少,有哪些地方該再加油。
以此分享給各位。
 ◎最單純的目標,也就是該做的事明明就在眼前,
  卻又要拚命替自己找一堆「不去做的理由」
真的好難改善(摀臉),想做的事好多,假如不先仔細想想重要性而是考慮便捷性,就會
不自覺地一直在做簡單卻不重要的事。
更多是想好了之後又有其他事件出現,結果又一團亂了,或許我還是沒想清楚吧……得再
加油。
 ◎意見的正確性和勝負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不管其他人的意見是什麼,
  都應該在這裡畫下句點。
太講究對錯的我,光是把目光轉而關注於「這是誰的課題」就花了好多時間,目前仍在努
力於不要太快把價值判斷脫口而出。
 ◎無論彼此之間的關係有多麼困難,都不能迴避正面相對,或是拖延問題。
  即使最後的選擇還是以剪刀來切割,都還是得先面對面。
  最糟的是「保持現狀」,停留在目前的狀態下。
這段是在描述家庭問題,到目前為止所有嘗試都是失敗的。家人的壞處是切不斷,好處也
是切不斷,其實我是想過反正最糟就是切割,所以什麼都能嘗試。一直以來最困難的就是
勇氣,得一再換方式嘗試溝通。
 ◎因為當事者在某個階段「想要終止這段關係」,
  為了尋找可以結束關係的理由,於是有了那樣的感受。
  對方其實一點也沒變,只是自己的「目的」改變了。
這是在我看這本書才知道的新觀念。在這之前,我認為生活中難免會有我討厭或討厭我的
人,剛看完這本書時,我甚至是不認為自己討厭誰,只覺得某些人不知為何的討厭我,於
是下意識的會刻意避開這些人。一直到實踐這本書一陣子後,發覺自己在不得不與這些人
接觸時總是令我煩躁,起初我歸結於我討厭這個人,當我開始拆解自己為何想要終止與他
們的關聯時,我才知道那是對自己的厭惡,對自己無法負起某些責任的厭惡,而這當然包
含自己該負起的責任與和我無關的責任,我逃避去處理這些責任歸屬的事務,於是間接逃
避某些相關的人。
這順勢又回到必須不想被討厭的心情,的確就像書中所述:不是善惡,也不是道德問題,
而是「勇氣」的問題。
我只是想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逃避自己可能被討厭罷了。
光是逐步體認到這部分,就已經過了一年。
 ◎把對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
 ◎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的。
 ◎在害怕關係崩壞的恐懼下過日子,其實只是為別人而活,是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這部分與上一段和上上一段呼應,不論是家人或是同事,我都怕會破壞關係因此忍耐著許
多事,而我自己甚至是不知道的狀態。
因為執著於自我,單純維持關係就已經異常困難,我沒意識到關係是不可能永遠不變的,
只是一直想著維持別人眼中的我的形象,是無法維持關係的。
說起來很天真,我曾以為關心別人是很容易的,嘗試後才發現拿捏分寸卻令我無比困窘與
笨拙,起初覺得這種刻意也是害怕關係崩壞,但釐清目的就能明白,若無法讓對方舒服的
關心,不過是在自我滿足。意識到這點的我……我會再努力的。
 ◎最重要的是,不「評價」他人。
直到重看這本書我才正視這句話,不論是喜歡誰或討厭誰,都會給自己一個理由,而這個
理由就是「評價」。可是與其歸因於外的「這個人如何」不如「我感覺如何」。
例如我看見誰就想逃,不是因為他這個人如何,而是我害怕什麼,該怎麼處理這個害怕?
只能逃避嗎?一旦確定這個原因的責任歸屬,該我處理的就著手處理,該別人處理的就讓
這個人去找別人,這種主動權,是我接下來(在忙碌的職場中)努力的方向。
 ◎不以「行為」的層級,而是以「存在」的層級來看待別人。
越簡單越難,知難行亦難。知道不能要求他人,而且他人做沒做什麼也不代表任何事,一
切只關乎於自己怎麼想的。對方做了什麼正巧幫助到我,於是我道謝,即便對方不是刻意
的,反之,他人做了什麼害到我,也只需依照固定的模式處理就好。
我覺得與其去思考周遭的人的存在之於我的意義,必須把重點擺在「反求諸己」才行,習
慣的問「是不是應該幫助他人」,或是「他人為什麼不來幫我」的人,甚至有被害妄想傾
向的人,應該嘗試去接受每個人都不特別,因此在需要幫助時才能自然的開口,也能更感
受到他人存在的價值。這是我練習至今的感觸。
但僅止於陌生人或同事是不夠的,越密切的對象要做到無欲無求越難。
 ◎重要的是,在意識上是對等的,而且該堅持的地方就堅持,坦坦蕩蕩不退縮。
工作時,我已經能努力做到這點了,之前會分不清什麼是「該堅持的地方」,以前不認為
這是需要思考的,因為當時我只關注對錯,忘了這是誰的課題,或說這是誰的責任。畢竟
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我的責任是在執行時明確回報我發現的疑慮並提供建議,而非堅持
我的想法才是對的。
切割後也比較能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上,重點在於讓主管明白我的疑慮與建議是什麼,幾次
之後主管也清楚這是沒有勝負心的對談後,就比較能夠持續做到這件事。
但有時我還是會短暫的遲疑,該怎麼說與是否該切入他人的談話等,還是需要多多練習才
能熟練。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
 ◎歸根究底,還是社會意識。
  具體來說,就是要把對自己的執著切換成對他人的關心,擁有社會意識。
  其中需要的是「接納自我」「信任他人」還有「貢獻他人」這三項。
 ◎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接納原本的「這個我」,
  而且對於可以改變的事物,抱持改變的「勇氣」。
光接納自我就很難,尤其是接納自己的弱點。慶幸的是,三者是可以並進的。實踐到目前
的我大致能理解實踐這個哲學為何會被討厭,想像每個人外側都有一層膜,那是當事人對
每件事的可接受距離,在相同文化中的人會有類似的膜,最近距離就是兩人可接受距離加
總。假如此時有個人沒有這層膜,他會逐漸逼近甚至貼在對方的膜上,不了解的人可能會
有種違和感,尤其這個人三不五時就突破一些很需要勇氣才做得到的瓶頸時。
因此,當我在面對他人的質疑時,還是需要心理建設(摀臉)。
 ◎缺乏「人生協調」的生活方式,
  只看見事物的一小部分,就拿來當成整體的判斷依據。
 ◎誤把焦點放在無關緊要的一小部分,甚至打算用那種狹隘的觀點來評論全世界。
讀這本書之前,我已在這部分努力改變了很久,例如星座生肖血型等都屬於這個範疇,雖
然知道無法強迫他人接受,我還是會嘗試提醒他人不要以偏概全的根據性別、地區這類資
訊來評斷某個族群。
但懶惰的大腦還是會經常自顧自的產生誤導,為此只好努力讓自己更慢、更從容一點了。
 ◎甘於平凡的勇氣
 ◎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
 ◎如果你將目標設定在遙遠的未來,把現在當成醞釀準備期,
  心裡想:「雖然我真正想做的是這件事,不過暫且等到時機來的時候再做吧。」
  這是虛耗、拖延自己人生的做法。只要你選擇了這麼做,就哪裡也去不了,
  覺得每天都像黑白照片。因為「當下」對你來說只不過是準備期,
  分分秒秒都在忍耐與等待。沒有目標也沒關係。
  只要認真活在「當下」,它本身就已經是一段舞。沒有必要太過嚴肅;
  不要把認真和嚴肅搞混了。
第一次讀完這本書時,心裡充滿能量試圖去改變很多事,但我經常把認真與嚴肅搞混,我
忘了自己是想認真生活,而不是把自己活成教科書,因此中斷許多次又重新開始切割目標

重新再看這本書,回頭檢視這一年所做的,與如今獲得的,雖然仍有很多的迷惘與需要改
進的地方,卻也知道自己的心態改變了許多。
再多的規劃不如珍重每一步,雖然有人說第一步最重要,於我卻是每一步都很重要,謹慎
、認真,也要享受。
最後: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
  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相信我和看完這篇心得的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並有勇氣實踐它。
作者: gausong (東漢末年)   2019-04-16 09:30:00
作者: serena5410 (絕對無敵)   2019-04-16 13:12:00
推推
作者: lionadon (inside out)   2019-04-16 22:49:00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19-04-16 23:07:00
作者: x81236900 (剎)   2019-04-19 13:3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