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掛鐘.小羊與父親

作者: plumate (毣)   2018-09-12 11:05:47
ISBN:9573313855
究竟是這個時期的小說的特色呢?還是將故事深意包裝再包裝後就會呈現出如此氛圍呢?
又或是,我已經太習慣閱讀某些帶有特定涵義的故事,因此無法單純品味故事了呢?
每篇故事中描寫的角色都是虛無飄渺的活著,沒有什麼一定要做、冠冕堂皇的夢想,揹負
著上一代或手足或社會給予的莫名枷鎖,甚至自己也不想成為那樣的大人,但仍執著的將
自己定義為某些形狀,而後存活在執著中。
或強說愁,或瘋狂的決定,或迷戀崇拜的人,或荒謬的類比兩種無法解釋的事物,或自己
嚇自己的僵化。
小時候的我讀這本書的話,會堅持要從故事裡找出寓意吧!這些「大人們」與和小孩的經
歷,我無法理解,更不像一些偉人傳記或自傳中的主角,對於人生總是能清晰面對一切。
「這些作者難道都看清了嗎?一定是吧!否則如何寫出這些故事的。」於是我開始崇拜寫
出這類作品的作者。
現在,我才知道有時候人是會在迷惑的時候書寫的,有時寫作並不是為了解答,而是提問
,甚至沒有問題或解答,只是描述。不過是在呈現某個畫面、情感,及其流動態。
我很推薦〈兀自旋轉的灰傘〉和〈關於鳥以及奇諾〉,剛好是文案提到「如果童年的夢囈
仍無法散去……」提到的兩篇,雖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所謂「童年的夢囈」,但讀完感覺
到的恐怖感每每回想就縈繞在心中。
〈兀自旋轉的灰傘〉是講述弟弟以各種方法試圖理解已逝去的兄長,在他尚不懂事的童年
,哥哥究竟遭遇與感受到什麼迫使其做出無法挽回的致命舉動。直到故事結束,我仍不知
道弟弟所見的是真,還是因為親眼見到意外的發生而幻想出的畫面。天真的賭氣、燦笑的
脅迫,原是如此深刻的存在,在眼界不足的童年歲月裡成就了天羅地網般的監牢,每個人
都有自己的地獄,儘管經歷過回頭已過萬重山,當下卻是毫無希望的黑暗。
《神探夏洛克》中有句台詞:
"don't be scared, falling is just like flying."
認知成熟的大人對自己會falling還是flying十分清楚,但對自身負荷能力尚不清楚的孩
子,甚至連兩者間的差異都不清楚吧!別說如何求救,連遭遇到什麼情況需要求救都沒有
確切的認知。儘管大人不斷鼓勵孩子們去追尋但要小心,孩子對於追尋什麼與小心什麼能
明白多少呢?或許唯一能做的就僅僅是陪伴,沒有鼓勵與排拒任何可能的陪伴,讓孩子知
道隨時回過頭都能找到支援的陪伴。然而,聽來簡單的事情一直做到其實才是最困難的。
〈關於鳥以及奇諾〉是在講童年時幻想玩伴的故事。究竟擁有一個字認為完全了解自己且
不論喜好、看法都一致的朋友是好是壞呢?童年時這個玩伴不像父母三不五時必須處裡事
情而離開,也不像大人經常不懂自己想表達的,這麼契合的朋友彷彿一輩子在一起也無妨

開始進入人群之後,這個幻想中的玩伴跟自己一樣想跟同幾個人交朋友,但卻不像存在於
現實的自己好像總是有處理不完的意外與挫折,畢竟幻想的過程總是非常順利的,嫉妒到
憎惡原來可以如此快速,嫉妒玩伴擁有了他想要的朋友,憎惡自己是相像的兩人中較差勁
的那個。
忽視、迴避或決裂,再回首已找不到那個曾經無時無刻陪伴自己的幻想玩伴了。
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的幻想玩伴呢?又有多少還記得幻想玩伴是什麼時候如何消失的呢?
也要推薦與書同名的〈掛鐘.小羊與父親〉,閱讀時,與家人的回憶一直閃現腦中,直到
文末我也不知道主角該如何處理那些情緒,不知所措到遺憾,到憤怒,又到想躲起來、想
逃走的心情,其間還會被突如其來的段落殺個措手不及,讀後回憶起來才知道那就是主角
的感受線路。
或許是因為〈兀自旋轉的灰傘〉和〈關於鳥以及奇諾〉描寫的是無可追回的童年,不論如
何都已存在那哩,而〈掛鐘.小羊與父親〉對我還是現在進行式,不像童年如此切身體悟
,倒是看完當下會很想回家抱抱老爸。
書中呈現一部份的眾生相,不一定經歷過,但感受與情緒不時似曾相識的閃現心中,每每
五味雜陳又感謝終於有些歲月的痕跡存留下來。
另外,序也值得一看。
假如怕被序雷到,可以最後再看,還滿有知識性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