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Grit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作者: happyread (樂讀)   2018-09-04 20:52:02
書名:Grit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博士Angela Duckworth,PhD.
評價:✩✩✩✩✩
天賦或努力,都不是成就的唯一條件,持久熱情(passion)+堅持毅力(perseverance)
是比智商IQ、天賦更重要的致勝關鍵
所謂的熱情,不只是指你現在很在乎某件事而已,而是持久關注同樣的終極目標,你始終
付出努力,目標明確不變。
作者提到:
熱情是支撐你一切的人生哲學
頂層目標不是達成目的的方法,它其實就是目的的本身. 而心理學家喜歡稱此為「終極目
標」(ultimate concern). 作者她將「終極目標」比喻想像成羅盤,不僅指引方向,也
賦予底下各層目標意義,包括有低層、中層,頂層目標.
首先確定了你的人生終極目標是什麼,而底層是最具體、明確的目標,僅是只是一個「達
成目地的方法」。
當目標層級越高,就愈抽象,愈全面,也愈重要。
目標本身就愈接近最後的目的,而不只是「達成目的的方法」。
有恆毅力的人,是長期專注於同樣的頂級目標,恆毅力高的人中層目標和底層目標通常
都和終極目標相關。相反地,缺乏恆毅力可能是因為目標層級彼此之間不太連貫。
舉例來說:
我今天計劃在早上八點以前能夠準時出門,同時必須回覆電話給我的事業伙伴,以及完成
昨天寫到一半等待合作廠商的那一封e-mail。
那麼,八點以前出門是底層目標,它很重要是因為你想要守時,為什麼你在乎守時?
(為完成底層目標),因為守時表示你與你一起共事的團隊組員的尊重與信任關係建立
的開始.
為什麼團隊成員彼此的尊重很重要?(中層目標).
因為你想成為賢能的團隊領導者(頂層目標).
如果在你問你自己一連串「為什麼」的過程中,得到了「沒有別的原因」的答案時,
就表示你已經達到目標層級的頂端.
以下是「巴菲特縮減目標」的秘訣,如何在目標中找出目的的三步驟方法:
第一步,寫下二十五個職業生涯的目標。
第二步,深入的思考、自省,從二十五個目標中圈出五個最優先的目標,五個就好。
第三步,認真看一遍你沒有選的那二十個目標,那些就是你無論如何都要盡力避開的事情
,它們只會讓你分心,並佔用你的時間和精力,讓你無法專注於更重要的目標。
成功的人要決定「要做什麼」之前
必須要先決定「他不做什麼」
用這種找出優先要務的方式,就能成為名人嗎?或是成為世界首富?可能不會。
但你更有機會在你在乎的領域成功,更接近你想要到達的目標。
你的目標越是集中於同一個目標階層(這很重要,表示他們都是為了達成同樣的終極目標 ,那麼你的熱情就會越專注。
本書的作者畢業於一般人公認哈佛大學及牛津大學等頂尖學校拿到高等教育學位文憑。
她自述從小智力測驗成績還不能夠進入資優班的資格。
她從小老是被父親認定:「妳不是屬於「天才」型的孩子」,並且擔心她如此在智力上的
弱勢會侷限人生未來的發展。後來,她自己以及親朋家人都感到意外之下,卻於2013年榮
獲麥克阿瑟獎。
*何謂「麥克阿瑟獎?
麥克阿瑟基金會每年頒發給各領域持續進行創造性工作、展現超凡能力與潛力的人,又稱
為「天才獎」。
她之所以得獎,是因為發現熱情和毅力對成就的影響比天賦還多。
聚焦天賦和聰明是給自己努力獲得成就的藉口。
她經過多年以來,以研究成就與人格特質與恆毅力之間相關性的科學論證出他的想法,
她認為恆毅力不是固定不變的,從她的研究中發現如何培養恆毅力。所以,將研究成果
歸納出這本書之後,讓她也對恆毅力更進一步的了解。
她回想如果時間可以倒轉到獲獎的那一刻。她會想跟她的爸爸說:「你說我不是天才,我
沒意見,你知道很多人都比我聰明。但是長大之後,我會找到一個志業,每天都會挑戰自
己。當我被擊倒,我會站起來,我可能不是最聰明的人,但我會努力成為非常有恆毅力
(grit)的人。
作者表示:以長遠來看,恆毅力,可能比天分更重要。
因為,恆毅力往往是被低估的成就必要條件,有潛力也不等於發揮潛力。換言之,無論什
麼領域,高成就人士一般都是堅持不懈的人,擁有強烈的決心,不僅僅只是從打心底認定
,他們堅定認為這就是他們想做的,更有明確的方向,而且具備熱情與毅力兩項的結合。
透過不斷的努力,刻意練習,發揮你的才華,使你更出類拔萃。
那麼可以這麼說,卓越是可以經過時間勤練唸出來的,並且是由是有許多個別能力所組成
的,每一項能力項目是可以訓練的。
探討優秀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作者在書中提出社會學家丹.錢布利斯的研究:《卓越見於平凡》以及19世紀德國哲學家
尼采均得到一樣的結論:
創造卓越的人是「專注於一個方向,竭盡所能,充滿熱情地內省、觀察自己以及別人,
在所有事物中洞察各種行爲模式和動機,不斷地整合找到各種你認為可行的方法」。
反思恆毅力有多少程度是由受到DNA決定的影響?
我們直覺認為,例如:身高之類的特質應該由基因決定的。作者認為這個問題是值得深入
探討,她以科學角度對於基因(先天)、經驗(後天)以及基因與經驗的交互作用對我們
均受到影響,她在這方面已經有長足的研究成果。
這本書探討了運用恆毅力來發揮潛力。我們的一生的成就,主要是看恆毅力而定,也就是
對長期目標的熱情和毅力,為了重新定義天賦,她提出結論:
第一,「從外而內」恆毅力是可以培養的。
第二,如果我變得更有恆毅力,更成功,會不會變得很不快樂?
如果定義天才是不費吹灰之力達到卓越,那麼她小時候父親常對她說:「你不是天才」。
寫這本書以後,她知道他那樣說不是只針對我,也是父親對自己一個自我對話吧!
那麼她更認為父親說的一點也沒錯,她確實不是天才,他的父親也不是。
不過如果我們重新定義天才,可以這樣說是全力以赴,努力不懈地追求卓越的。
那麼她父親是天才,作者也是。只要你願意,你也會是天才。
人生的高峰不見得是由天生敏捷的人所征服,而是由堅持不懈、撐過難關、不斷願意嘗試
的人攻頂。
2018/8/31 by Alicia Wang
轉錄於<Happy Read 樂讀> https://goo.gl/zpydhY
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 Angela Lee Duckwort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v=H14bBuluwB8
作者: shihfeng (方)   2018-09-04 21:11: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