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1&2

作者: Capufish (Capufish)   2018-06-09 14:57:17
※ 引述《lindanew (水球好好玩的感覺)》之銘言:
: 例如:稍微研究一下,就可以發現自卑感及卓越,這兩點其實在原學說中,似乎是密不可
: 分的,但在書中似乎被拆開解釋。另外,書中阿德勒的目的論解釋:「人並非受制於過去
: 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其實,這點似乎也與第二集中,家
: 庭排序與性格的解釋有落差。簡單來說,我這外行人看起來會感覺如下:啊你不是說不要
: 被過去設限,那怎麼又提到老大老么會影響性格?
這邊原PO可能有點誤會,個體心理學提到過去性格,是想表達一個人思考的「因」。
例如老大會因為老二出生而感到失寵,進而做出吸引父母的行為,例如偷竊、吵鬧等。
自卑是「因」,偷竊吵鬧是「果」。
我們如果單純改變「果」,那就是叫小孩不要偷竊打架鬧事而已。
但這並不能改變「因」,小孩會去尋找其他方式來證明自己。
支持廢除死刑的人其中一個論點也是如此,我們看到的犯罪只是「果」。
但如果整個社會的「因」沒有解決,問題還是會發生。
所以與其把重點放在「果」,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改善「因」。
創造出一個比較少犯罪的社會。
所以阿德勒的目的論強調的是從「因」下去做改變,從源頭改變自己目的。
這樣就能夠將原本「家庭的因」改掉,進而結成「良好的果」。
阿德勒是讓一個小孩變好,而不是懲罰小孩,然後讓錯的人繼續重蹈覆轍。
阿德勒講述的是一種未來導向的思考方式。
不受限於過去的經驗,是以一種樂觀勇氣去面對的心理學。
所以他很討厭「宿命論」,因為宿命論者會將失敗原因歸咎於「本來就是這樣」
這些人的口頭禪是:「我知道,但是...」
這個「但是」就是逃避,也就是受限於過去的認知。
所以不管在《被討厭的勇氣》,還是阿德勒自己的著作都會強調一點
過去不等於未來,事情就只是事情本身,你怎麼「認知」才是重點。
我認為「認知」這兩個字,就是阿德勒的精華所在。
阿德勒又稱為勇氣心理學,也就是讓人提起勇氣去面對人生,而非逃避。
但講勇氣很難定義,我自己的結論是「勇氣=認知」。
有勇氣去挑戰的人,就是在「認知」上與別人不同。
選擇逃避的失敗者都是敗在「認知」上頭。
因為認知受限,導致沒有行動的意願,因為認知受限,所以被過去不好的經驗所纏身。
同樣一件事情,有人會覺得再接再厲。有人卻會一蹶不振。
這其中的差異,就是認知。
如果能夠從「認知=勇氣」這點,重新體會阿德勒,相信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你認為可以,就是可以。
改變認知,就可以不再讓自己受限。
阿德勒要說的其實就這麼簡單,也可以說是比較深入探討的哲學雞湯啦。
順手推薦兩本,看完應該就差不多了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https://goo.gl/PJxUxC
《自卑與超越》https://goo.gl/M6JCpP
: 除此之外,我剛好最近有稍微翻了印度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的「人生不可不想的事」,
: 他也是用問與答的方式,書中並也提到柏拉圖為蘇格拉底紀錄亦是採取對話的方式。我想
: ,會不會用這種方式了解阿德勒雖然有效率,卻仍然會陷入「用單一角度看世界」的迷思
: 中?
: 不過,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如果要總括這兩本書,我想用這句話代表:愛是自立,
: 是成為大人,也正因為如此愛是艱難的。
: 延伸來說,我們不要被過去失敗經驗捆綁,不用被別人的稱讚及批評限制,一個自我中心
: 的人,不是太重視自己,而是不相信及不愛自己。
: 另外,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必須分清楚自己及他人的課題,學習明白信任及信用的
: 差別,學習與這世界連結,為他人貢獻付出,並明白愛是我們存在的意義,試著去愛,並
: 明白看似平淡現下的每一刻都是考驗,都是幸福的確據。
針對「課題」這件事情,我認為有一派哲學更適合談課題。
而且講述的更加清楚明白,那就是「斯多葛學派」。
許多人應該看過這段話:「寧靜禱文」
作者: hwider (海裡的星辰)   2018-06-09 15:17:00
謝謝分享
作者: RayKer (可能)   2018-06-09 15:56:00
推一個
作者: Leeling (李鈴)   2018-06-09 15:57:00
推~清楚簡潔又好懂!!
作者: slugger ( )   2018-06-09 16:21:00
謝謝分享
作者: willy0618 (草帽阿寶)   2018-06-09 17:16:00
作者: legendrl (Legend R/L)   2018-06-09 17:21:00
感謝分享
作者: kjkhurst88 (kjk)   2018-06-09 17:37:00
作者: ID3238 (默默)   2018-06-09 17:37:00
推 很棒的觀點 謝謝分享
作者: edoggiagia (鷹狗甲甲)   2018-06-09 17:38:00
作者: hsiflow (hsiflow)   2018-06-09 18:04:00
推簡單明瞭說明阿德勒的中心思想~關於勇氣=認知這部分,也可以搭配成長型思維來思考
作者: kazushige (千森)   2018-06-09 18:54:00
作者: lindanew (水球好好玩的感覺)   2018-06-09 19:19:00
太棒了,我是原po,謝謝你解答我讀完心中的困惑,也就是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不是不追究過去的原生家庭,而是理解之後,針對可以改變的地方去改善,不能控制的地方則交給神去處理,是這個意思嗎?我想了很久,原來他要強調的意思是這樣,我一直以為他要傳達的意思是「過去」與「未來」無關。
作者: ficolins (Iris)   2018-06-09 20:15:00
推,這篇真的很棒,感謝C大分享。
作者: lindanew (水球好好玩的感覺)   2018-06-09 20:24:00
覺得非常詳細,果然需要把問題提出來,板上許多神人啊!
作者: lionadon (inside out)   2018-06-09 21:02:00
作者: Sarladin (沙拉丁 )   2018-06-09 21:36:00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8-06-09 21:38:00
謝謝分享~推~
作者: allnight (歐耐)   2018-06-09 22:57:00
推推~
作者: RLH (我們很近也很遠)   2018-06-09 23:17:00
馬上入手!
作者: roxetee (MIC)   2018-06-10 00:27:00
淺顯易懂,謝謝C大
作者: aidsai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   2018-06-10 00:45:00
推 !!!
作者: ptlove1222 (濕濕感冒嬌男)   2018-06-10 01:19:00
作者: kenshin078 (Esther)   2018-06-10 01:32:00
很有收穫 謝謝原po
作者: Freezebreeze (freezebreeze)   2018-06-10 06:55:00
嗯 來訂斯多噶 謝謝分享這麼棒的心得
作者: Yiing (腹有詩書氣自華)   2018-06-10 09:27:00
好文
作者: hereiam1022 (迴旋舞)   2018-06-10 18:19:00
推原po分析+推薦書!
作者: enc06 (記得要早睡...)   2018-06-10 19:23:00
謝謝C大的分享!收穫良多
作者: benbon (benbon)   2018-06-10 20:20:00
這本之前偶然翻到覺得不錯 再找機會來讀
作者: xj3zj17 (xj3zj17)   2018-06-10 23:29:00
推推!
作者: calvincock (凱爾文雞)   2018-06-11 00:04:00
只能推了
作者: glory5566 (榮耀5566)   2018-06-11 00:45:00
高手
作者: aqns13 (平蕪盡處是春山)   2018-06-11 15:23:00
好文推 這段話也適合用來解讀論語:道之以政齊之以刑 這則對教學上很有幫助 感謝分享
作者: emilian1116 (為什麼半夜要睡覺QAQ)   2018-06-11 16:11:00
原PO提到可控制與不可控制一說算是解了我對於這本書最後一章的疑惑了!!立馬收入最後原PO推的書
作者: yeh0416 (東哥)   2018-06-11 21:42:00
作者: EDGE (選前擾民選後隱形)   2018-06-12 00:44:00
    感謝分享!
作者: spider605228 (百哥)   2018-06-12 18:07:00
真的是太棒的分析了 推
作者: XDmoon (桃色狂想)   2018-06-14 03:25:00
推~淺顯易懂的分享!!!
作者: l040408g (霖霖)   2018-06-14 17:39:00
大推 想去了解斯多葛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