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廳》中譯問題(二)

作者: l10nel (小失)   2018-01-20 19:12:31
轉載 https://goo.gl/X5HwsD
《狼廳》(Wolf Hall)中譯探微(二):優美文筆夾雜硬傷與胡譯
 
 
續上一篇:《狼廳》(Wolf Hall)中譯首頁印象(一)
https://www.facebook.com/Transfabulation/posts/159639804813720
 
 
//Inch by inch. Inch by inch forward. Never mind if he calls you an eel or a
worm or a snake. Head down, don’t provoke him. His nose is clotted with
blood and he has to open his mouth to breathe. His father’s momentary
distraction at the loss of his good boot allows him the leisure to vomit. 【“
That’s right,” Walter yells. “Spew everywhere.” Spew everywhere, on my
good cobbles. 】
原譯:不管他叫你鰻魚、蟲子,還是蛇,你都得低著頭,一吋一吋地往前爬。別激怒他。
他因鼻血凝固而鼻塞,只能張開嘴巴呼吸。老爹現在只顧他的寶貝靴子,暫時沒空理他,
他利用這個空檔大吐特吐。【「好,」他老爹叫道,「你就吐個痛快,吐在每一顆石頭上
。】//
 
 
12. 翻譯表面上讀來順暢:老爹踢到湯瑪斯(阿湯)嘔吐,見他如此狼狽,老爹心裡應該
「很爽」,所以「鼓勵」他吐個痛快。但原文my GOOD cobbles卻透露,阿湯的嘔吐其實
是讓老爹氣急敗壞的,老爹的語氣應該是:「好小子,你就到處亂吐吧,儘管吐髒了我漂
亮的鵝卵石!」good一字左右了理解,不懂為何漏譯這字?結果中文讀起來,像是老爹興
高采烈地喊:好耶!加油!吐!吐!吐!
順便一提,這good cobbles呼應了上一篇第2點指出的,這片鵝卵石地是漂亮、光滑而好
走的,不要翻譯成令人想不出怎麼可能會good的「碎石地」。
 
 
//“Come on, boy, get up. Let’s see you get up. 【By the blood of creeping
Christ】, stand on your feet.”
原譯:「來吧,小子,起來吧,給我站起來。【少裝了。】你給我站起來!」//
原意:「看在潛行的基督的血的份上,你給我站起來!」
 
 
13. 西方基督教文化喜歡用「基督之名」或「基督之血」這種字眼來表達強烈情緒,如咒
罵、發誓等,這裡by the blood of Christ(以基督之血)就是。請注意老爹的用語,多
了creeping一字變成「潛行的基督」,中譯卻把文化意象高到爆表的「以基督之血」這詞
完全刪去,非常反常。英譯中小說一般而言,少有譯者會選擇弱化這詞,更別說砍掉。譯
者多半採「異化」(foreignization)翻譯策略保留之,少數可能採用「歸化」
(domestication)策略將之譯成「看在老天的份上」。
推測起來,漏譯這詞,顯然為了規避處理creeping一字,好方便啊!等等,這不是刪去,
是將creeping Christ「腦補」成為「少裝了」,於是,原本只是借基督聖血加強語氣的
命令,就如此變味,攙添了原文沒有的指控。弱化的命令語氣,尚可接受,但這「少裝了
」,難逃被疑為譯者不懂裝懂的敷衍虛飾。
 
 
//【Creeping Christ?】 he thinks. 【What does he mean? 】
原譯:【我哪是裝的?】他想,【老爹真是口不擇言。】//
原意:「潛行的基督?」他納悶,這話是啥意思?
 
 
14. 看吧,好的作家不會無故用了反常的creeping Christ一詞而不有所交代。緊接的下
一句,阿湯立刻注意到老爹的不尋常用語,也只是很自然地納悶老爹在說什麼。
前句才剛故意砍掉,後句怎麼處理這creeping Christ又鬼鬼祟祟活現起來的困境?(哭
)「好」翻譯當然懂得劇情連貫嘍!所以Creeping Christ?繼續將錯就錯,改編為(荒謬
的)「我哪是裝的?」,進而把「這話什麼意思?」圓為「真是口不擇言!」也在所不惜
。反正人都砍死了,再多捅他三刀結果還不是一樣?
試問,翻譯到這一處,難道心裡沒有一絲「背叛原意」的不安?為何選擇花心思亂改意思
,且不惜創新錯圓舊錯,也不願照著毫不困難的字面意思平實直譯出,輕鬆交代真確情節
?新添的料真的讓讀者吃起來比較美味嗎?不,簡直是給讀者吃了一大口瘦肉精!
故事接下來要跳過幾行,各位可參考附圖的譯文。梗概:阿湯昏去一段時間,醒來後去姊
姊凱特開的小酒館,倒在門外。凱特發現阿湯一身是傷是血,嚇壞了,問他是不是老爹幹
的。
  
//【Yes, he says, vigorously nodding, making his nose drop gouts of blood:】
原譯:【是,是老爹,他猛點頭】,鼻子又鮮血直流。//
原意:是,是老爹,他一邊說,一邊猛點頭,……
 
 
15. 漏譯「說」字,讀者會以為他沒說話,只是點頭回應「是」。這一點,大部分情況不
會構成問題,很不巧,在這兒卻有問題,請看下一句。
 
 
// 【yes, he indicates himself, as if to say, Walter was here. 】
原譯:【似乎只要他一開口說「是」,老爹又會出現在眼前。】//
原意:他示意了(或:他用手指了指)自己身體,好像在說,老爹華特到此一遊(或:這
是老爹華特的傑作)。
 
 
16. 前一句的英文he says有什麼難懂嗎?阿湯開口說「是」,卻譯成只是點頭示意。後
一句話馬上讓你倒栽蔥:原文具體描述阿湯的動作,翻譯卻沒了動作,變成對阿湯內心的
臆測:似乎開口說出一聲「是」,老爹就會魔法般的出現在眼前,繼續毒打他一頓,所以
阿湯只敢點頭不敢開口。
這句稍微需要用心理解,但真的也不難。譯者是卡在Walter was here,心想,這在說啥
鬼?不懂,當然就慣用硬譯的伎倆,任想像馳騁,天馬行空。was是過去式,表示已發生
的事,譯文的「會出現」,是未來的可能,如何能使兩者相容?還有indicate(指示)也
被吞掉。翻譯這句話,憑藉的是什麼?除了胡思亂想和敷衍苟且的心態,看起來是絕對沒
有心存什麼語法和字義的!
X was here不是罕見的話,指某人到某地,臨走時塗鴉寫下「某某人到此一遊」,以示留
念。作者這句「華特到此一遊」很幽默,也顯出阿湯的無奈和狼狽。作者的用心慘遭譯文
摧毀,可以這麼說。
 
 
//Kat calls for a basin, for water, for water in a basin, for a cloth, 【for
the devil to rise up, right now, and take away Walter his servant.】
原譯:凱特叫人端臉盆過來,臉盆裡要裝水,還要一條毛巾。【真是活見鬼了,這死老頭
簡直是魔鬼的爪牙,給我滾吧。】//
 
 
17. 上一篇說過,作者Hilary Mantel喜歡巧用文字,這裡就出現一個所謂「共軛修辭」
(zeugma)的手法,舉個簡明例子:
(普通句子)She broke his vase, broke his car, and broke his heart.
(共軛修辭)She broke his vase, his car, and his heart.
共軛修辭:一個字詞/語法成分被意義範疇不相同的其他語法成分所共用,造成奇怪或奇
妙的文字效果。這裡,break a vase是東西真的破掉,break a car是譬喻「破掉」實則
「弄壞東西」的半譬喻,而break a heart則是不折不扣的譬喻(使人傷心/心碎)。
break只出現一次,讓三種相異的語法成分(受詞)共用,製造一點文趣。
比較兩種譯法:
(忽略原文的修辭結構)
She broke his vase, his car, and his heart.
a 她打破他的花瓶,弄壞他的車子,讓他心碎。
b 她不僅打破他的花瓶,弄壞他的車子,還讓他心碎了。
(按:原文可能兩種涵義:a 較明顯的是因果關係,b 較不明顯但不無可能的是兩件事無
因果,只不過都發生了,用「不僅……也」表達。)
(設法保留原文的共軛修辭)
c1 她傷毀他的花瓶、他的車、他的心。
(共用動詞「傷毀」)
c2 她弄破他的花瓶,弄壞他的車,弄碎他的心。
(共用動詞組當中的「弄」,但變化其中表結果的狀態詞,即破、壞、碎三字)
共軛修辭通常不易在翻譯中保留,原因很明顯:修辭之能成立,跟原文的字詞和語法緊緊
相扣,翻譯後的語言如果沒有類似的字詞和語法結構,恐怕就很難迻譯。
《狼廳》這句的共軛修辭:
calls for a basin, for water, for water in a basin, for a cloth, for the
devil to rise up
call for a basin
call for water
call for water in a basin
call for a cloth
call for the devil to rise up
前四樣是具體無生命的東西,叫人去拿取,第五樣是叫喚人、鬼、神這類生命體或超自然
體,請對方出現。不同語意範疇卻共用動詞call,這手法叫英文讀者讀來不禁莞爾。這句
話的翻譯,並非困難到無解而必須割捨那個修辭法,因為中文「叫」跟英文剛好一樣也可
用在這兩種語意範疇上:
<叫>人拿水/盆/毛巾
<叫>魔鬼出來
故,此句或可譯成一組共用「叫」字的平行結構:
「凱特叫人拿盆、
     拿水、
     拿裝水的盆子、
     拿毛巾過來,還
   叫魔鬼趕快從地獄升上凡間,把華特這鬼爪牙帶走。」
相信中文讀者讀了,可以達到跟英文讀者一樣幾乎等效的莞爾一笑。中文作家的寫作中,
一定有類似的共軛修辭。萬一真的沒有,如此藉「翻譯」新文體來引介這個修辭法,應該
利大於弊。任何語言要能不斷改變,不斷外借、創新,才是自我豐富與存續之道。
回到原譯:譯者割捨了這個修辭結構,放棄秀一下巧妙中文讓讀者嘴角上揚的機會,也就
算了,沒啥好責怪。但是,怎奈又動了歪曲原意的腦筋:第一,從凱特本該有意地祈求魔
鬼出來帶走老爹的心態(這個角色顯然敬鬼神,畏懼老爹,智識平凡但言行都鮮活可愛)
變成凱特感受令她驚嚇反感的「活見鬼」場面!第二,凱特生性畏懼老爹,原本只是把老
爹當作魔鬼的爪牙,只敢求力量想必超過老爹的魔鬼出來把他帶走。這合理的劇情,結果
變成她「出格」,咒罵老爹,要他「給我滾吧」!
以下最後這段中譯,顯現對作者有關事件時間的描述,及對英文語法中「與過去事實相反
的虛擬語氣」(國高中程度的英文)不甚理解,進而亂譯。任何閱讀時會思考情節前後銜
接與邏輯合理與否的讀者,鐵定邊讀邊納悶,這到底在寫什麼東西?
 
 
//He tries to explain that he has just got up. Out of the yard. It could be
an hour ago, it could even be a day, and 【for all he knows, today might be
tomorrow;】
原譯:他微微張開嘴巴,想要解釋說他才剛從院子爬起來。那或許是一個小時前,甚至可
能是一天前的事。 【唉, 今天的事,明天又可能重演。】
原意:……。搞不好,他以為還是今天,其實已經是隔天了也說不定。
 
 
18. 「今天的事,明天又可能重演」根本是看字編故事的胡扯,電影Groundhog Day看太
多了嗎?
Today might be tomorrow = 他以為是今天,其實可能已經是隔天了(明天=今天的隔天
),這和前面「那或許是一個小時前,甚至可能是一天前的事」兩句話是完全同一個意思
,作者只是用一句新穎簡短的話重述!
 
 
//【except that if he had lain there for a day,】【surely either Walter would
have come and killed him,】for being in the way, 【or his wounds would have
clotted a bit, and by now he would be hurting all over and almost too stiff
to move;】from deep experience of Walter’s fists and boots, he knows that
the second day can be worse than the first.
 
原譯:【要是他還躺在院子裡】,礙了老爹的路,【說不定會被他一腳踢上西天】,如果
沒死,【傷口的血應該可以止住一點。此時,他全身疼痛、僵硬,動彈不得。】 老爹對
他拳腳相向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根據過去的經驗,第二天的疼痛要比第一天更甚。//
原意: 只不過,要是他真的已經趟了一整天,一定會礙了老爹的路,老爹絕對會一腳踢
得他一命嗚呼。再不然,傷口的血應該早已稍微凝結,照理,此時的他全身應該疼痛不已
,僵硬到幾乎動彈不得才對。
 
 
19. IF he HAD lain there FOR A DAY,這是「與過去事實相反的虛擬語氣」的條件句(
要是他真的已經趟了一整天),其中「躺了一整天」是他接下來要推理,並且排除其可能
的第一種狀況。這關鍵意思「一整天」不能刪去,否則接下來的語句會不知所云。
 
 
20. surely明明是「要是……一定會」,怎麼變成「說不定」?排除一個假設,重要的是
做如下思考:
若:躺了一天 => 則:他一定被殺死
但他現在沒死,故:不可能躺了一天
以上推理中,「一定」不能改換為「說不定」,否則你想叫讀者推理出什麼?
 
 
21. wounds WOULD HAVE clotted是欲推翻可能的第二種假設狀況,「血應該早已稍微凝
結」,跟目的在安慰自己(死不了啦!)的「血應該可以止住一點」,意思是有差別的。
 
 
22. and by now he WOULD be hurting 依舊是欲推翻的假設,「(如果真的躺了一整天
)他此時應該/一定會疼痛不已」,其中「應該/一定」萬不可省,省略了,如原譯,意思
變成敘述現在的事實:「此時,他全身疼痛」,那就令人不知所云了,因為跟原意相反!
  
 
至此兩篇仔細討論《狼廳》的22個問題,有的屬於低級錯誤(硬傷),硬譯,甚至胡扯亂
編那種(隨便你怎麼看),少數是不精確、小遺漏,情節較輕,但仍值得討論,請自行判
斷,自行歸類。不過,「碎話」這麼多,竟也只涵蓋了中譯本區區頭兩頁而已,粗略估計
,整本書類似此類的翻譯問題,會有 22 x (521頁/ 2) = 5731 個。約略記得看過專業出
版人/編輯公開宣稱,一本品質好的翻譯,錯誤率不應超過每萬字一個錯。根據這「萬分
之一」的標準,這本翻譯如果要合格,總中文字數必須超過5731 x 10000 = 5731萬字,
但實際上這本正文521頁的長篇小說,粗估大約40萬字,故,據此極粗略的估算,此書的
錯誤率,與專家建議的合格標準相比,可能是超標了5731/40,約140倍。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8-01-20 19:53:00
慘烈!
作者: calcium2 (響音)   2018-01-21 22:08:00
推!真的有差耶。
作者: Levesque (IPA吸到飽 讚讚!)   2018-01-22 01:15:00
好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