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們如何定義「母愛」?《是誰帶走他?》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7-10-11 15:46:18
我們如何定義「母愛」?
──《是誰帶走他?》試讀心得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538257015
書名:是誰帶走她?
作者:蕾貝卡‧德雷克
譯者:劉泗翰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17/10/02
定價:399元
金石堂書介頁面:https://goo.gl/ZmyP4M
--------------------
母愛的魔力,在於母親可以為了子女義無反顧
,而這也正是母愛令人畏懼之處。
七月的某一天,吉兒‧賴希特帶著三歲的女兒
蘇菲亞到公園,女兒玩著玩的竟不見了。雖然
不久就找到了蘇菲亞,吉兒卻在她的手臂內側
發現一個針孔,但除了吉兒之外,沒人當一回
事,連醫生也沒有測到毒物反應。
三個月後,就在一個為了幫丈夫大衛做面子的
社交場合,兩人為了蘇菲亞想騎馬卻搞到掃興
與狼狽的隔天早晨,吉兒發現原該待在房裡睡
覺的女兒不見了,警方在接獲報案後也隨即組
織群眾,在附近找尋蘇菲亞的蹤影,怎料都沒
看到任何蛛絲馬跡。吉兒和大衛更因此被懷疑
是否已經殺害了蘇菲亞,畢竟他們前一個小孩
,是死於嬰兒猝死症,一種死因雖然不明,卻
能引發很多遐想的症狀……
另一方面,神秘婦人碧雅在吉兒住家附近承租
的一棟房子,她同時也很輕易地便混入清潔公
司當員工,趁清掃著賴希特家之際,偷走他們
家中備份鑰匙,最後更在黑夜裡帶走了蘇菲亞
,並隨口喊她「艾薇莉」。
在局勢對賴希特夫婦越來越嚴苛的情況中,他
們能否找回蘇菲亞,並重新挽回那搖搖欲墜的
家庭生活?而神祕婦人究竟為何帶走蘇菲亞?
又是什麼因素讓她佈下網羅,企圖讓賴希特夫
婦承擔著殺害女兒的罪名?
蕾貝卡‧德雷克在《是誰帶走她?》中,讓我
們看到身為母親在面臨失去兒女的脆弱,與想
為兒女報復、那種無所不用其極的強悍。在同
時我們也可以發現,原來即使我們口口聲聲說
愛著自己的孩子,卻可能會在危機面前讓承諾
顯得那麼不堪一擊,彷彿輕輕一推,就能讓這
樣的信念支離破碎。
蘇菲亞剛失蹤時,在網絡中得知訊息的人們無
不祈禱小女孩可以早日回到父母的懷抱,而隨
著渺無音訊的時間越久,加上狀況證據與物證
隨之出現的每一個當下,都逐漸增添蘇菲亞其
實是被父母虐死的可能性。連以前在學校都抱
怨著蘇菲亞難搞的老師也來落井下石時,這時
我們才知道,無須經由審判,廣大且無所不能
的鄉民們早已判吉兒與大衛死刑。
這似乎也同時呼應了吉兒曾有過的念頭:『養
兒育女讓人覺得好像是一個不斷自我打臉的練
習。』
作者從不同的角度來讓我們看見母親的愛是多
麼的偉大:對鄉民來說,要證明「不愛」似乎
遠比證明「愛」容易,你只要稍微蒐集母親在
照顧時所發出的微詞、無意間對丈夫或小孩的
抱怨、以及對單身生活的羨慕,都能影射著,
如果沒有現在這個小孩(蘇菲亞)該有多好!
這不僅揭露出我們對於母愛的苛求,也證明我
們對於母愛存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若非如此
,過去曾有過的電影臺詞「生塊叉燒總比生下
你好」,若有父母曾對孩子這麼說的話,可能
還真得感謝孩子一路平安無事順利長大,不然
是否也將為自己攬上殺人罪嫌?
從碧雅的一切言行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她想為
女兒復仇,並且她女兒的死似乎跟吉兒與大衛
夫婦有關,只是令人不解的是,為何她要擄走
蘇菲亞並改稱她為艾薇莉?而從她對艾薇莉所
採取的行為,卻又可以看見她其實極為照顧著
這個任性的三歲小女孩。正當讀者知道蘇菲亞
其實是被匿名領養而來的孩子、並開始懷疑蘇
菲亞的身世時,作者在書末埋著那顆等待讀者
發現的震撼彈,讓我們窺見在母親扭曲而執著
的愛意背後,竟也隱藏著父親醜陋而自私的意
圖。
綜觀碧雅的行動,其實是粗糙不堪的,甚至隨
時都有讓事蹟敗露的可能,然而卻也是那種為
女兒復仇的強烈企圖,讓她幾乎就要得逞了。
而原以為在自己很努力去經營的情況下,生命
就會井然有序、家庭也能美滿幸福的吉兒,卻
發現原來人生常常充斥著發生在相框外、在相
框邊緣的意外。
但不管在哪一個母親的背後,我們都看到對子
女那種滿滿的疼愛與呵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