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謝金魚《御前孤娘》

作者: lucialucy (小部)   2017-09-18 00:25:01
網誌好讀版見此:https://lucialucy02.blogspot.tw/2017/08/blog-post_13.html
(內有暴雷,請注意)
  在小說的創作史中,重寫的一再出現,已儼然成為一寫作樣態。重寫,指同樣的故事、情節、人物,在不同時代被反覆摹寫。[1]中國所謂世代累積型的長篇章回小說,如《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都經歷了此一過程。一些短篇小說、戲曲,亦有相似歷程。馮夢龍的《三言》(《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也並非一空依傍、自行創作的作品,大部分前有所承,取材自前人筆記、宋元說話人話本、文人擬話本為資料。而其中,《警世通言》的第二十一卷〈趙太祖千里送京娘〉,以現有的資料考證,尚找不出比馮夢龍更早的相關本事。
  〈趙太祖千里送京娘〉,以趙匡胤年輕時豪俠救助了被盜匪所虜的女子趙京娘,送她回家為主軸。小說描述兩人結為義兄妹,趙沿途收拾匪人,收服一幫嘍囉,過程中女有情男無意,京娘暗示明示,終遭拒絕。卻又因家人提議婚事,趙氣憤離去,京娘為保全恩人及自己名聲清白,上吊自殺。多年後趙成了皇帝,偶然想到這民間義妹,得知憾事後追封她為貞義夫人,另立祠廟供奉,香火不墜。
  〈趙太祖千里送京娘〉一篇的寫作用意,馮夢龍透過一石老人回應「宋朝何者勝於漢唐」之問,以「惟不貪女色勝」闡明主旨。趙京娘在小說中,以一潔身自好的女子,作為佐證趙匡胤不戀私情不畏強[2]的存在。此番描繪,以今人的價值觀來說,難免有難以接受之處。故謝金魚的《御前孤娘》,乃刻意續寫及重編〈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對這英雄不能戀愛,而美人必須癡情的安排,做了逆寫。
  在《御前孤娘》內,趙京娘死後,成了俗話中的孤娘。孤娘為未婚早夭的女鬼,不入宗廟,無法被祭祀。唯一能回到父系體制內的辦法,只剩冥婚。在謝金魚的詮釋內,京娘經歷冥婚、與趙匡胤相逢、回想起失落記憶,重新還原了真相──原來趙太祖千里送京娘的故事為假,實為京娘拯救落魄的趙匡胤,兩人一路相伴,男有意女無情,京娘無法抑制自身殘虐本性、尋求修行,卻因路途共抗賊人,體驗殺戮快感,終究無法靜心。她死前祈求掩去所有記憶,換得人魂在世十二年尋覓當年真相。
  《御前孤娘》在結構、內容上,已大幅度跳脫其原文本[3]〈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加入作者的匠心獨運。謝金魚在書寫此書時,帶著高度的明確意識[4],透過種種逆向安排,表現她對前文本的認識及評價。小說的前後,分別有其引言〈孤娘〉,及附錄〈千里送京娘:不戀愛的英雄與他的乾妹妹〉,作為認識書寫動機的線索。
  而細觀《御前孤娘》,可發現這是兩層「陰」的抵抗,陰性及陰間。京娘既為女性,又為女鬼,生前受制於父權體系之層層壓迫,死後也必須藉著冥婚回歸家庭倫理秩序。而其作為大厲,亦受地府判官算計,意圖引她入世為魔,動搖諸國,以助紫微星君(趙匡胤)一統天下。小說既描寫了京娘的身不由己,亦描寫其能動性及自我抉擇,乃至影響人世的龐大影響力。
  對《三言》中的女性形象描寫,現今已有不少研究,然謝金魚《御前孤娘》一書,以今人之筆重寫女性處境,其逆反安排及翻新詮釋,乃一獨特的折射鏡,更可見今人的重新省視。馮夢龍當年寫下〈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有其諷諭的教化意圖。而謝金魚《御前孤娘》一書,不也如此?歷代的累積重寫,往往透過刪改、添補,回應了時代處境,及當前焦慮,重新安頓故事同時,亦找尋新的自我定位。透過文本分析法及重寫概念切入,細讀文本,耙梳隱藏在《御前孤娘》背後的認知模式及批判意識,我們也可藉由剖析其創作傾向,找尋舊故事的新定位。
作者: dlance (片羽)   2017-09-18 11:29:00
謝謝幫忙解說了背景,終於能夠理解內容的安排不然一頭霧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