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有人實踐<被討厭的勇氣>於生活嗎?

作者: peanut97 (丁丁)   2017-07-25 19:06:36
※ 引述《kevinapo (龍羽)》之銘言:
: 跟朋友聊起這本書 反應兩極
: 喜歡的很喜歡 討厭的就會覺得看完根本沒差
: 作者的主要觀點是:
: 既然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 你無法影響別人 介入他人課題 卻可以好好改變自己的想法
: 投入自己奉獻他人 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 所以呢?
: 有的人被討厭 他也在努力做自己啊 (只是做一個被討厭的自己而且不自知)
: 人之所以被歧視 大部分都不是因為行為惹人厭煩
: 而是在當下已經不能改變的既定事實吧?(外表 職業 所得 出身 學歷 天生缺陷)
: 就像那句成語 同樣捧心蹙眉 西施作起來就傾國傾城 東施效顰就活見鬼
: 不知道有沒有誤解作者的意圖 但是不太知道要怎麼實踐在生活上
: 跟版友討論一下閱讀完此書前後的差異 有沒有改變了您的生活或心態?
: 歡迎意見討論
推文有人講到:
目的論有什麼用?例例更生人下定決心
改過自新 但處處碰壁社會一直拒絕他。你講那是別人的課題有屁用?
別人的拒絕就是客觀事實。你想改變想法 但別人的行為會一直提醒你
再努力也沒用。
目的論沒辦法讓你完全達到你想要的目的。
唯一能控制、改變的只有自己。
更生人改過自新,但是處處碰壁,那只能說那是別人的課題。
如果更生人他給自己的『目的』就是:「我要別人接受我」。
這個目的已經超出了個人的範圍,達成的機率很小。
就像是「我希望我周圍的人都能喜歡我」一樣不可能。
一定有人能喜歡你,一些人不能。
這就是課題分離核心,要了解到事實是沒辦法控制別人的感受的。
更生人可以把『目的』改成「我希望有燦爛的人生」。
他沒辦法控制別人對他的排擠,但是他可以控制自己。
比方說從現在開始「主動」關心身邊的人,爸媽朋友,甚至一天內
遇到的所有陌生人。
然後也可以開始寫作,寫他在監獄裡的故事,監獄裡和社會有什麼不同。
《被討厭的勇氣》第4章裡說只要你的方向是「貢獻他人」,那就不會太偏離軌道。
這位更生人只要朝著把自己貢獻給他人的方向去做事、待人,
或是先做志工做3個月。
一樣有很大的機會得到「我希望有燦爛的人生」的目的。
作者: scimonster (紫色的初夏)   2017-07-25 22:36:00
其實更生人只是想活著 沒有那麼大的夢想
作者: PeakOil (安寤生)   2017-07-25 23:29:00
控制自己改變目的,正面看是樂知天命 轉念而行;反面看是閹割需求、精神鴉片。人需要找一個東西來相信才能支撐下去打開眼界心胸是第三條路了,讓選擇更多,如你說的寫作、善待周遭的人,做能做好的事,這個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不然改變目的,想像力和心胸沒有,做不到的執念過深,會陷入自欺、消極放棄,想做的事壓得很小很小。目的的改變本身就是一場自我掙扎,能真誠為人服務也要一點天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