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預測愛情方程式──《再見凱薩琳》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7-07-10 13:17:56
預測愛情方程式──《再見凱薩琳》讀後心得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518275220
書名:再見凱薩琳
作者:約翰‧葛林
譯者:黃涓芳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03
定價:320元
金石堂書介:https://goo.gl/zZ4Zc2
--------------------
在愛情中,拋棄者或被拋棄者,有沒有一個算
式可以預測出結果?
柯林從小就嶄露出他在文字與學習上的天賦,
然而卻在感情方面接連受挫。讓人弄不清楚的
是,令他著迷的,到底是叫做凱薩琳這個名字
的女孩們,還是只因為他喜歡凱薩琳這個名字
?接連十九次的愛戀後又被甩,讓他鎮日鬱鬱
寡歡。
阿拉伯裔好友哈桑為了讓他轉換心境,而提議
了公路之旅。一路從芝加哥到了葛夏鎮,在那
裡遇見琳西,參觀了斐迪南大公的墳墓,並受
琳西母親荷莉絲之邀,開始打工、記錄葛夏鎮
的口述歷史,也開始經歷不那麼自我中心的人
生。
約翰‧葛林的《再見凱薩琳》中,柯林被他的
父母、周遭朋友們傳說是個天才兒童,然而卻
也是個不懂得跟人交際的青少年。對於愛情,
他惶然失措,也對自己缺乏信心,這也是導致
他和凱薩琳十九世分手的原因:他期望、也屢
屢詢問對方還愛他嗎?是否能給他承諾?而這
樣的質疑即使只在於柯林缺乏安全感,卻也讓
對方心力交瘁,並可能因此對愛情產生質疑。
讓人覺得有意思的是,柯林在數理上的才華,
竟使得他開始想要去發展一個方程式,是不是
可以預測兩個人從相愛到分手的所有可能?
而好友哈桑的個性則幾乎跟柯林相反,他選擇
當一個小丑,遊戲人間是他的人生職志,對於
信仰雖然口口聲聲叫柯林異教徒,但其自身卻
也並非是個多麼虔誠的穆斯林,凡事選擇沒有
作為,其實是因為對他來說,活著的辛苦讓他
卻步,也使他寧可選擇不被傷害。
兩種不同人生的典型:一個凡事認真看待,想
要在人際交往間尋求一個可以通用的定理;而
另一個則是得過且過,藉由不做該做(與不該
做)的事,避免讓自己感到失落而哀傷。
然而,愛情真的能以簡單(或複雜)的方程式
來做預測嗎?而預測出結果,是否也真能使我
們對於維持該段感情有所幫助?若方程式告訴
我們,這段戀情只能維持短短幾天,那又該如
何去看待?
同樣的,當我們以裝傻、扮小丑的態度來面對
人生的一切磨練與經歷時,固然不會讓我們屢
屢沉浸在刻骨銘心的苦痛之中,但是否也同時
讓我們忽略了某些精彩的風景,使得我們人生
因此乏善可陳?更何況,這是否也代表我們忽
視了自己內在深層的感受與需求?
他(柯林)大聲說:「我理解了一件事:未來
是不可預知的。」
哈桑說:「這位異教徒先生有時會用很深刻的
語氣說出顯而易見的事實。」
其實柯林這句話,對也不對。固然未來將如何
我們無從算起,然而我們總是可以從中學習經
驗吧?把可取的經驗留著,而失敗的經驗當作
一種學習代價,是不是就有可能預知下一段更
讓人滿意的愛情?
我很喜歡約翰‧葛林處理書中每個在愛情中觸
礁的青少年的態度。失戀、被劈腿,或者愛上
錯的人,都不是人生末日,也非自己自此不夠
格談戀愛,而是提醒大家,當藉由認真去體驗
人生的每個時刻,讓我們從中學習調整自己的
態度與想法,或許只是目前還沒遇上對的人而
已。
書中幾乎沒有大人那種自以為是的批判與教訓
,而是一種近乎信任的態度讓孩子們去探索自
己對於愛情的認識。同時大人也並非默不關心
孩子們的需求,當柯林等人深入去了解與記錄
這份口述歷史的工作時,才知道大人們也有他
們的煩惱與堅持,同時也才感受到,自己自始
至終,都是被關注著的。
正因為未來的不可預知性,前方的路途才會那
麼刺激、好玩而令人感到期待,不是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