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6-09-29 09:55:53
向那段美好的歲月致意
──《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試讀心得
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mingerkant/wretch/454364170
出版社製作的小短片:
https://youtu.be/BhAgfK_Smgw
--------------------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身的情誼堅固到無懈可
擊,直到很後來、一切都分崩離析之後才恍然
發現,原來彼此之間的關係正因某些看似微不
足道的小事,一點一滴地被侵蝕、剝落,等到
我們發現時,已經是千瘡百孔,再也無法挽回
了。
馬庫斯、希勒、伍迪,三個勾德曼幫的堂兄弟
,雖然並不總住在一起,但童年時期三人都是
彼此最佳的心靈支柱,一起玩耍、渡假、當園
丁、為對方打抱不平。那一刻,三人的關係好
像可以維持到永恆。
馬庫斯所屬的蒙克雷家的勾德曼分支,父母平
庸無奇,使得馬庫斯很期待到巴爾的摩,享受
索爾伯父及安妮塔伯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
那種一切都高人一等的生活。有一天,亞歷山
妲走入他們三人的生命,成為第四個成員。而
後,勾德曼幫隨著年紀的增加,彼此間的情誼
更加緊密,卻也更加容易以為對於某些只笑笑
即帶過的差異與衝突,自己並不那麼在乎。
原先,勾德曼幫的四人是前途似錦的:馬庫斯
成為名作家、希勒繼承父親的衣缽成為有名氣
的律師,伍迪是美式足球中頂級的選手,亞歷
山妲則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然而,八年前的
那通電話,以及稍後發生的悲劇,讓這一切不
再一樣,也讓巴爾的摩的勾德曼家,迅速地凋
零。
喬艾爾‧狄克《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中,描
寫著青少年那種無畏、義氣相挺,到彼此愛上
同一個女孩後的互動、對於大學生活的憧憬與
活躍,到最後因為一些認知上的差距,以及那
善於見縫插針的自卑心理,終究導致了彼此間
的漏洞無法修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情走向
毀滅,而自己則因為無能為力,只能自責並且
不斷的懊悔。
這是一部讓人想一口氣看完的作品,不只是想
多了解到底悲劇是什麼(大概中盤可以猜到,
但到故事快結尾時才揭曉),同時對於發生在
勾德曼幫身上的事情,也讓人無限的感慨與感
傷。
本書涉及親子教養、校園霸凌、師生衝突、青
澀戀愛、正義與暴力的兩難、兄弟之情與矛盾
等議題,雖是如此,長達556頁的篇幅,卻沒
有多餘的字語(雖然我也喜歡看史蒂芬‧金的
作品,但不可否認某些細節描寫得過於詳盡,
而很影響閱讀的流暢性),於是就一直在想,
這麼讓人喜歡的家族,何以會走到這般田地?
伍迪不是會因為希勒被霸凌,而仗義執言(雖
然有時加上暴力)?而希勒不也為了伍迪有個
能安棲的學校,使計讓校長同意他入學?馬庫
斯跟亞歷山妲跟他們兩人,不更是彼此分享喜
悅、共同承擔痛苦的好夥伴?
藉由馬庫斯對於回憶的爬梳,以及亞歷山妲的
引導,終於讓我們看到,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
到底是什麼,也才知道原來勾德曼幫間可以無
界限地共度患難,卻難以面對彼此間那無不在
的、促使他們互相比較與角力的心魔。
於是伍迪可以接受馬庫斯偷跑,竟然跟亞歷山
妲交往(當初的協議是三人都不准追她),但
信任感也因此逐漸消失殆盡;於是希勒可以接
受伍迪當自己的好兄弟,卻對於父母及亞歷山
妲的父親派翠克給伍迪的關注與褒獎感到吃味
;而馬庫斯則因長時間沒跟另外兩人在一起,
加上因屬於平凡家族而來的自卑感,頗有種被
排除在外的感受。
本書在看完之時其實還滿感到哀傷的,整個世
界很難滿足特殊孩子的需求與並容忍他們的獨
特性,而大人們只顧著自己的需求與面子,而
刻意忽視孩子的呼救與渴望,以無謂的威嚴展
現自己的權力,卻也同時扼殺了許多的可能。
而勾德曼幫彼此間的親暱與緊密的結合,反而
害了彼此間的和諧與溝通的機會,也許就是因
為那麼的親近,彼此間的心靈才更加需要交流
,這樣才不致於誤踩了對方的底線。
而最後我很喜歡索爾伯父跟亞歷山妲給馬庫斯
的建議:你要試著從過去的悲傷走出來,你有
你的人生要過。所以本書可以算是馬庫斯終於
跟過去告別,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的起點,「
靠著書本,一切都抹去了,一切都遺忘了,一
切都被原諒了,一切都修復了。」過去的美好
留在心中,而曾有的遺憾、虧欠,就讓它隨風
而逝,被破壞的關係也將會因此重新建立起來

人的際遇很難一言道盡,在蓋棺之前也難以論
定,雖然走到這種景況讓人滿是唏噓,或許剩
下可以做的事,就是好好地活著,失去的人不
會回來,然而前方還有人正等著自己,這當也
是種記念過去那段美好情誼的最佳方式!
(我的手機可以看一行20個字,如果改成這樣,用手機看是不是好些?
不過如果用電腦,就會比較頻繁的換行。
如果可以,希望大家能給予一些意見或想法嚕,包括內文,感恩。)
作者: qui0914 (Q)   2016-10-01 01:24:00
手機看不錯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6-10-03 18:37:00
謝謝回饋。
作者: susy8234 (BOOK)   2016-10-07 20:39:00
手機看ok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