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翻譯跟審訂是兩門截然不同的專業/王乾任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16-06-28 01:18:52
http://showwe.tw/news/news.aspx?n=1172
翻譯跟審訂是兩門截然不同的專業/王乾任
2016/6/24 上午 09:30 撰稿:王乾任
前一陣子有一位腦科學學者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說,建議台灣的出版界
,讓審訂稿件的審訂人可以根據審訂所揪出之錯誤,每個錯誤向譯者收取五百元的獎
勵,甚至錯誤超過二十個以上時,每一個錯誤的獎勵可以拉高到一千元。
這位專家認為,如果台灣有多家出版社可以聯手做這樣的事情,翻譯品質一定能大幅
提升。
這則貼文讓我想起十幾年前,經常批判台灣翻譯作品品質的傅大為教授,有一次終於
決定自己跳下來示範給眾多譯者看,甚麼是好翻譯,帶了一批學生一起翻譯薩依德的
《東方主義》,出版之後還對外宣布,只要有人能挑出一個錯誤就給一百元賞金(費
用由出版社支付)。
結果,被揪出的翻譯錯誤之多,讓出版社付賞金付到手軟,而過去長年批判翻譯錯誤
的傅教授,後來也收斂了好一陣子。
翻譯跟審訂,基本上是兩種專業。
如果腦科學專家的說法成立,真正能賺大錢的應該是協力出版社校稿的外包編輯或責
編,根本輪不到這些審訂稿件的專家來賺這些獎金。
在出版業當過編輯的朋友都知道,沒有任何一個譯者交出來的初稿,錯誤可以壓低到
二十個以下。翻譯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問,因為兩個語言之間有諸多的不可通譯性存
在,譯者跟校對對同一個東西有不同的翻譯見解很常見,好比說賴明珠跟林少華翻譯
村上春樹各有其翻譯理論作為後盾支撐,各成一派,很難說誰對誰錯。此其一,翻譯
在語言學上的困難。
第二、專業譯者並非專家,專業的譯者通常會翻各種領域的作品,雖然在翻譯過程會
盡力查證各種專業術語概念理論與用法的翻譯方式,但是在專業知識上市遠不如專家
來得精通,所以出版社通常會再邀請專家學者來協助審訂翻譯稿件,為的就是借助專
家的專業知識,挑出譯者力有未逮之處,給予補強。
通常一個合格的專業審訂人,不會對譯者的專業概念誤譯有太多非難(除非很誇張),
只要不是在語言翻譯上出現非常要命的失誤,只是揪出專業知識概念翻譯錯誤的層次
時,這類的翻譯錯誤的問題不能全歸咎於譯者,而是一種專業分工使然。畢竟作為商
業的出版業和翻譯這一行,必須接觸的知識領域五花八門,不可能有任何一個人全都
懂,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為什麼出版社希望能有精通外文和專業知識的專家投入翻譯的
緣故,如果不行,退而求其次,就是由專業譯者翻譯出初稿再由專家進行專業知識審
訂。就好像國外有很多學者專家跟記者/作家合作寫書一樣的概念。
第三、翻譯是從無到有的一個漫長過程。一部二三十萬字的大部頭作品,不可能在初
稿上就能零失誤,放眼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一個專業譯者敢說自己翻譯出來的大部頭作
品能夠將失誤壓低到二十個以下(業界公認能夠接受的出版後翻譯錯誤也是一萬個字
一到兩個)。那位認為重賞就能換得好翻譯的腦科學專家,也許應該是自己試著跳下
來翻譯一本書,然後丟到市面上讓大家審訂看看,也許能夠更多體會到翻譯這一行的
困難以及侷限,也許將來在對自己不懂的出版業這一行提出建言之前,可以先請教一
下其他人,或者懂得謙虛一些。
退一萬步來說,假設台灣出版業先進突然都集體發傻,採納了該腦科學專家的建言,
真的在給譯者的合約上註明凡被審訂方挑出錯誤就一個錯誤就由譯者方的報酬抽出五
百元給審訂者,恐怕第一個先被淘汰的是台灣的翻譯書產業,絕對不會有譯者傻到去
簽這種對自己極度不利的合約,把自己辛苦勞動結果拱手讓給那些根本不懂翻譯專業
的所謂專業審訂人,以成就好翻譯之名。
真有出版社這樣幹,那麼這家出版社將來恐怕不用再出翻譯書了,絕對找不到譯者幫
忙翻譯。
當然,我在想腦科學專家也許是意在言外,想諷刺台灣某些翻譯出版專業圖書卻不找
審訂,卻放任某些號稱專家的人投入翻譯,將書搞砸的狀況。偏偏被搞砸的書剛好都
是腦科學專業,因為恨鐵不成鋼,又不敢明言直說,於是寫了這種婉轉諷刺但卻得罪
一票出版界編輯跟譯者的文章。
想要對自己專業以外的事情發言之前,如果能夠多一些詢問跟思考而不只是想當然爾
的侃侃而談,也許就算發言有失誤,人們還能因為其誠意而給予寬容看待。腦科學專
家的審訂獎賞建言在我看來,不過又一次台灣社會不尊重也不認為翻譯或出版是一門
專業的例證,這類情況在出版界經常可見,不少需要出版社協力出書的專家或學者教
授,也許參與過幾次出版或寫作就開始自以為很懂出版業而比手畫腳起來,卻不知道
自己已經被業界貼上一堆標籤,敬而遠之。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16-06-28 01:23:00
對那篇最好笑的有力辯駁就是:此法對洪蘭完全無效。
作者: shinewind (舞佾江月任八方)   2016-06-28 08:44:00
有時候會想到,為什麼我們的翻譯不能找該領域出身的呢當然,我知道翻譯者最多都是來自英文系相關就是了他們也有受過翻譯的專業訓練,但有的書真的不適合門外漢去譯阿...
作者: pirreluke (pirreluke)   2016-06-28 09:41:00
其實很多理論書的翻譯者都是該領域的學者。不過翻譯工作艱辛,在制度上對於學術工作沒有幫助,工作的薪資及待遇也不高,很多教授是不願意跳這個坑的。
作者: yomiko (読子)   2016-06-28 09:49:00
我的教授曾經審訂過一本書,一本才一萬,但幾乎是從頭改到尾,跟重翻差不多......而且有些改過的地方出書時還是沒修正到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6-06-28 11:05:00
台灣是知識入超國,翻譯本當受到學界重視,其實卻不然。學界不把翻譯當作研究績效,造成大多數學者不願投入翻譯而少數做翻譯的學者,卻樂得享受翻譯不受學術審查的權利出了大包還拿著專業的傲慢盡情狡辯,洪蘭是最惡劣的案例但絕非唯一的案例
作者: pirreluke (pirreluke)   2016-06-28 11:43:00
好想知道樓上說的各種案例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6-06-28 12:05:00
東吳大學的謝瑤玲教授 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比較文學博士:是的,只不過現代的祕教者並沒有兩根可以搓在一起的陰莖google一下就知道她的豐功偉業不少
作者: faithless (this is me)   2016-06-28 14:20:00
處理過專業人士的翻譯稿,結果改稿改到死重寫還差不多翻譯也是一個專業領域,某個專業領域的人剛好又對翻譯有某個程度的能力,機率非常低。曾經還有教授對我說:我英文比你們這些作翻譯的好,原文一看就知道,只是中打很慢所以才找你們翻譯....
作者: rkbey (Kai)   2016-06-28 14:45:00
謝搖鈴,玫瑰的名字 沒讀過,但聽大學老師說,很悲劇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16-06-28 15:36:00
專業人士對專業領域理解很好 可是大多中文不好...
作者: antonio888 (安東尼)   2016-06-28 15:36:00
洪蘭非常可惡..這種人居然有那麼多人崇拜.真是荒謬><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16-06-28 15:37:00
就算他知道了 也不知道怎麼全用中文說 通常都要夾雜英文 話說世界上荒謬的事可多了 唉唉唉
作者: valenci (birdy)   2016-06-28 16:12:00
翻譯非常困難,以現在的作業流程跟非母語的原文知識,要全懂原文幾乎不可能,何況翻譯過來還需要「中文寫作」能力。因此,近來愈來愈不喜歡中譯本,這也不能怪譯者,檔期就那麼短,工作實質上極為艱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